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游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安徽省作為旅游資源大省,旅游經濟對整個安徽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揭示安徽省現階段旅游經濟的發展狀況,同時對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旅游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旅游經濟;發展現狀;發展對策。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和群眾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旅游產業處在黃金的發展機遇時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正在不斷的提高,旅游經濟持續升溫。安徽省作為傳統旅游大省,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既有以黃山為代表的自然景觀又有以徽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源遠流長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觀,還有鳳陽小崗村、花鼓戲等歷史文化景觀,吸引著國內外的游客。但仍存在著管理體制不健全,旅游產業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阻礙了旅游經濟的發展。
一、安徽省旅游經濟發展現狀
1.旅游收入
旅游收入作為衡量一個地區宏觀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一個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收益狀況。旅游收入可分為國內旅游收入和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兩類。安徽省2015年全年旅游總收入4120.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0.4%。其中,旅游外匯收入22.6億美元,增長23%;國內旅游收入3980.5億元,增長20.3%。
由表1可看出旅游收入增長的同時,也可發現國際旅游外匯收入漲幅遠不如國內旅游收入,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占比下降,旅游國際化有待加強。
2.旅游人數
安徽省2015年入境旅游人數為44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8%,其中外國人259.2萬人次、增長11.3%,港澳臺185.4萬人次、增長7.7%。國內游客4.44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7.2%。接待入境游客、國內游客人次和旅游總收入3項指標分別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分列第9、10、11位次,較2010年分別提升了3個、2個和3個位次。
由表2可看出,入境旅游人數所占比例非常小,只占1%左右,境外旅游市場開拓潛力巨大。
3.旅游產業要素
安徽省正在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轉變,逐步形成了“食、住、購、游、行、娛”六要素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其中旅行社和賓館飯店在體系中擁有重要地位。安徽省旅行社數量從2000年的332家增長到2014年的1200家。旅游星級賓館數量也從2000年的163家增加到2014年的466家,為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持。此外,旅游交通條件明顯改善,旅游車船公司和各種旅游工具均有所增加,加強了與其他旅游區和重點城市的聯系。
二、安徽省旅游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
1.旅游需求旺盛
隨著近幾年的經濟改革和發展,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一方面國家政策重視旅游經濟的戰略地位,加大對旅游行業的投資和支持,另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精神文化消費。這些良好的市場條件為安徽省旅游經濟發展創造了較為寬松的發展空間。
2.交通網絡的延伸和拓展
安徽省在全國交通運輸網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地處中部靠東,臨近長江三角洲,具有承東接西、連南接北、臨江近海等區位特征。
“十二五”時期,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如期建成投入運營:岳西至武漢高速公路安徽段通車,打通了大別山區脫貧攻堅新的快速通道;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馬鞍山段建成,成為支撐皖江示范區跨江發展、聯動開發的重要干線;銅南宣高速公路通車,成為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重要的外聯通道。
2015年底寧安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安徽13個城市步入“高鐵時代”。而隨著商合杭高鐵的全面建設,2020年安徽16個市將全部通達高鐵,實現安徽各城市與長三角地區無縫對接,加快皖江旅游經濟發展。2016年12月底合肥至昆明高鐵開通運營,屆時,合肥與春城昆明的“鐵路距離”將被大大拉近,運行時間將在10小時左右。而合青高鐵安徽段有望明年開工,有利于發展西北內陸地區的游客群。
3.電子商務的發展
近幾年“途牛”、“攜程”等旅游網站的發展為旅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它們對產生的大數據進行整合利用,使得資源利用最大化。在10年前,旅游對中國人來說還算是高檔消費,“驢友”和“背包客”也還是新鮮詞匯,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旅游就是報旅行社跟團游。而現在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訂票,訂酒店,訂飯店等一系列活動,自己安排出行計劃,減少了游客到達景區可能面臨買不到票找不到地方住的麻煩,使旅游成為一件十分方便的事情,“說走就走”。
4.大型游樂場的建立
自2007年蕪湖方特歡樂世界建成并開始試營業到2016年被評為AAAAA級景區,形成了以“歡樂世界、夢幻王國、水上樂園、東方神畫”四期組成的方特旅游區,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從此方特成為蕪湖的代表性景區,提到蕪湖必然會想到方特。蕪湖方特僅2015年就接待游客超過562萬人次,十一黃金周接待游客25.98萬人次,門票收入3505.53萬元。顯然,方特已經成為蕪湖市強大的經濟增長點,使蕪湖一躍成為次于黃山和九華山的安徽省內知名旅游景點。方特的建立無疑拉動了蕪湖市旅游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帶動了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優化。2016年8月24日,投資300億的合肥萬達樂園正式開始試營業,9月24日正式營業。萬達城開業當天客流量就達到52萬,這無疑將是安徽旅游經濟又一大增長點。
三、安徽省旅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不完善
雖然與安徽省與過去相比在交通、賓館、飯店等基礎設施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但和其他旅游強省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并不能滿足游客的出行和居住等方面的需求,訂票難,訂房難得情況經常出現。主要機場只有合肥、黃山、池州和阜陽四個,難以滿足內陸地區甚至境外游客的出行。
2.宣傳力度和方法不夠
提到安徽旅游多數人想到的還是只有黃山或者徽文化,甚至有一部分人只知道黃山、迎客松,卻并不知道在安徽省。從2014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黃山風景區接待人數2971092人次,營業收入229500萬元。除了省會合肥市外,其他城市旅游收入均不高,尤其皖北地區。安徽省以“兩山一湖”為重點進行的宣傳不利于旅游整體的發展。游客在對景區進行信息搜索時一般心里都已經有了想要去的目標,所以僅僅完善景區自身網站建設遠遠不夠,還要在其他平臺進行廣告似的宣傳,在平常時間里給游客留下印象。對旅游的宣傳不到位導致安徽省豐富的旅游資源遭到浪費,難以拉動旅游經濟快速發展。
3.產業結構不合理
安徽省旅游業雖然已經逐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為一體的產業體系,然而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六要素中“食、住、行”為基本旅游支出,“游、購、娛”為非基本旅游支出。現階段旅游經濟主要靠基本旅游支出拉動,非基本旅游支出所占比例較小,不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此外,門票收入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這種現象并不合理。門票收入對旅游經營者管理者來說是直接的看得見的收入,競相提價的現象時有發生,不但不利于景區形象,更不利于整體旅游經濟發展,可謂因小失大。
4.景區建設力度小,監管不善
部分景區自我降低標準、放松要求,疏于管理,導致景區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生態環境明顯下降,有的存在管理弱化、服務退化、設施老化、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甚至在旅游安全、環境衛生、服務質量、市場秩序、環境保護等方面出現嚴重隱患或不達標情況。2016年我國3個5A級景區遭到國家旅游局嚴重警告,其中就包括安徽省天柱山景區。天柱山景區因為存在廁所革命滯后、廁所衛生不達標,游客中心功能不足,導覽標識缺項多、農家樂經營不規范等嚴重問題而被國家旅游局嚴重警告,限期6個月整改,這嚴重損害了安徽旅游的形象。除此之外,安徽省旅游局通過4A級旅游景區服務質量專項整治行動撤銷合肥市長豐縣豐樂生態園景區、蚌埠市蚌埠閘水利風景區兩家4A級旅游景區,另外15家旅游景區受到嚴重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
5.旅游資源沒有形成整體優勢,缺乏合作
安徽省重點的旅游資源集中于南部,現階段旅游格局為“皖南熱,皖北冷,黃山九華山熱,其他景點冷”。由表4可看出,2014年黃山、安慶、池州、合肥和蕪湖五個市國內旅游收入達2217.3億元,占全省67%;而淮河以北宿州、亳州、阜陽、蚌埠和淮北五市的國內旅游收入為442億元,僅占全省的13%。安徽省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響亮的知名景點不多,皖北地區的很多旅游資源還沒被充分挖掘,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很難形成連點成線的區域合作,從總體上削弱了安徽旅游競爭力,阻礙旅游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四、促進安徽省旅游經濟發展的對策
1.加強硬件和軟件建設
完善交通網絡,加強省內各市間的交通便捷程度以及與周邊旅游景區以及熱點地區的交通暢達程度。向內陸地區拓展交通網,發展內陸潛在游客。旅游景點做好自身建設,建立購物中心,游樂休閑設施,完善醫療、通訊等生活設施,做好旅行、住宿、餐飲、消費、游玩、購物一條龍服務,促進旅游業向觀光度假休閑旅游發展,增加游客的逗留時間,既促進旅游經濟持續發展,更改善了產業結構,提升“非基本旅游支出”所占比重,使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軟件建設也至關重要。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更多的是服務競爭。安徽省應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的需要,開設旅游培訓機構,在高等院校開設旅游專業等,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旅游人才,打造一流服務團隊。
2.優化產業結構
傳統的以門票支撐收入早已難以適應旅游經濟的發展,創新型、突破型發展是旅游業實現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的根本動力,應轉變發展思路。摒棄“門票經濟”經營模式,投資開發旅游景區、星級飯店、休閑度假區和娛樂設施等,延長旅游鏈,加大“游購娛”對旅游經濟的帶動作用;加快旅游產品升級與多元發展,推出旅游文化小鎮、旅游休閑度假區、森林旅游景區、文化體育娛樂產品等,以推動安徽休閑、度假、娛樂、健康類旅游產品開發,進一步優化旅游產品結構。
3.加大投入,加強宣傳
若要促進旅游經濟發展,政府必須對旅游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對旅游行業的投入,將旅游行業的發展提到戰略意義的層面上來,加強對旅游行業的管理和引導。同時還要繼續進行宣傳,既要對傳統旅游旺地進行宣傳,更要加強對安徽省整體的旅游資源進行宣傳,推薦旅游線路,促進整體發展。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媒體,報刊雜志做好廣告宣傳,景區網站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完善,提高旅游產品知名度。
4.加大對皖北地區的支持與開發
旅游行業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經濟發展程度也是旅游行業能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皖北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后,思想觀念比較陳舊,使其擁有的豐富旅游資源尤其是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與利用。政府應增強對皖北旅游的重視程度,完善皖北交通網絡,加大對皖北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包裝,建設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借助歷史文化資源塑造皖北旅游形象,加大宣傳,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促進安徽整體旅游經濟發展。
5.加強景區監督管理,提升服務意識
服務意識的培養,關系到一個地區旅游市場的興旺發達,沿海旅游城市無不將此視為重要環節。中國旅游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之一就是缺乏服務意識,游客被宰被騙的事情時有發生,導致游客旅游心情變差的同時也不愛護當地的風景和設施,亂扔垃圾,亂割亂劃,破壞設施,形成惡性循環。優良的服務意識和水平是保持和維護旅游市場健康發展的源泉。應重點為游客創造舒適的游玩環境,加強對景區旅游安全、環境衛生、服務質量、市場秩序、環境保護等方面管理,堅決避免自我降低標準、放松要求,堅決不能允許被警告或者撤銷資格這種極其損害形象的事情再次發生。旅游資源特別是自然景觀和歷史遺產擁有不可再生的特點,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定要注重環境保護,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安徽省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具有天生的優勢,因此一定要加強自身建設,把發展旅游經濟提升到戰略意義上來,充分利用每一個旅游資源,尋找發展新思路,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向著由旅游大省發展成為旅游強省的方向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文海.安徽省旅游經濟發展及其對國民經濟作用分析[J].人文地理,2015,(3).
[2]王斌.安徽旅游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與潛力[J].統計教育,2003(2).
[3]安徽省統計局.安徽省統計年鑒[J].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4]百度百科.2016.旅游經濟(百度名片).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Hs3met0NjjajlJe7J1MapbU_pYb7Y2HVQTKvvvx_dhOyBJBDrKUyi3bP2oKHftjxzQOqfkj1VpkXSHj26CyEkhpe3dGREE_s42MygHcJHNop54PEcFCmjcIdvrhKwe3.
[5]馮建平.抓住旅游這個龍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N].中國旅游報,2016-04-04,(3).
[6]胡旭.建設“暢通路”當好“先行官”[N].安徽日報,2016-01-03,(3).
[7]王珂.2家5A級景區被撤消服務功能退化甚至嚴重缺失[N].人民日報,2016-08-04.
作者簡介:任韌(1995- ),女,河北邢臺人,安徽財經大學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貿易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