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旭東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
俗語說“金張掖,銀武威”。武威,位于甘肅中部,河西走廊東端,地處歐亞大陸橋的咽喉位置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節點,是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深秋時節,記者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到的并不是蒼茫戈壁的荒涼,而是色彩斑斕的塞上江南和火熱的改革熱情。
在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中,武威市適應經濟新常態,創新經營模式,堅持創新驅動、綜合改革,在基層組織恢復改造、轉變經營服務機制和方式、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土地流轉托管服務、農村合作金融等方面積極探索,努力打造為農服務新平臺。目前,全省第一個引進民間資本的改革試點武威農發供銷服務有限公司工作穩步推進,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展態勢。
甘肅九良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推廣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種子企業。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金8018萬元,在古浪縣、涼州區、永昌縣的7個鄉鎮、13個制種村建立有穩定的生產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運營格局,在制種農戶和制種行業中擁有良好的信譽和口碑。公司先后被評為武威市重合同守信用單位、質量服務信得過企業和古浪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4年12月,公司在上海股交所掛牌上市。
2016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九良豐種業公司與武威市供銷社強強聯合,按照因地制宜、開放辦社、資源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共同成立武威農發供銷服務有限公司,按照股份合作制形式聯合建設武威市基層供銷社,推動供銷社綜合改革。建立了甘肅第一個根據中央精神以民間資本進入供銷社的唯一企業,成為甘肅省供銷社重點扶持和參與甘肅省內供銷社改革的唯一企業。
開放辦社,
打通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
武威市三縣一區原有116個供銷社。針對基層組織建設滯后、服務機制不全、手段落后、方式單一等一系列問題,市委市政府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推進改革。在經過廣泛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采取開放辦社、社會資本加盟形式,由武威市供銷社和九良豐種業公司共同成立武威農發供銷服務有限公司,與縣區供銷社具體實施基層供銷社的改革和重建、新建、改建工作,探索建立集農資供應、日用品經銷、農產品收購、再生資源回收、農村電子商務、合作金融服務、物流配送、土地托管、莊稼醫院和惠農政策落實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打造農村“十分鐘服務圈”,打通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具體的工作中,基層供銷社提供土地資源,農發公司全額出資修建。建成后,雙方按實際出資比例按股份制形式共同管理經營。農發公司和基層供銷社各自發揮組織功能,合作建立“統一供應、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結算”的供銷體系;按照“公司+銀行+供銷社+農戶”的模式,建立便民、利民、富民的產、供、銷縱向一體化合作關系,努力打造農民群眾信賴的“供銷品牌”。目前,首批建設的供銷基地的設計圖、施工圖已經完成設計任務,建筑施工合同已經簽訂。古浪縣海子灘、裴家營基層社,民勤縣泉山鎮基層社已經在全面修建之中,涼州區確定的幾個基層試點社也正在測量規劃中。
農發公司堅持基層社建設與全市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實施“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工程相結合,與精準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相結合。做到農村社區建設到哪里,基層供銷社跟建到哪里,實現成龍配套,同步共振,一步到位,實現雙贏。由武威榮華新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投資建設的榮華現代綠洲生態移民·農業產業化基地計劃建成榮華綠洲生態移民示范點,搬遷安置張義山區貧困群眾1萬人。農發公司在政府的支持幫助下,同步規劃建設基層供銷社。積極探索貧困地區供銷服務模式,健全易地搬遷移民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重點在農村商品流通、農民生產生活、農村合作金融、農產品收購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領域,為廣大貧困農戶提供精準、便攜、高效的綜合服務。
打造“網上供銷社”,
豐富金融服務渠道。
緊密結合武威市全力實施“開放外向”和“城鄉融合”戰略,依托武威市產業優勢,公司在加快基層社基地建設的同時,同步加快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打造“網上供銷社”,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支撐體系,通過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的操作模式,實現電子商務與傳統供銷的共同繁榮;通過業態互補,構建遍布城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現代流通體系。
目前,農發公司注冊建設的“甘肅新供銷網”已經完成了電子商務程序的編程工作,“甘肅新供銷網”為注冊用戶提供經過測土化驗專用配方的化肥和地膜等全方位的、品種齊全的農資產品,提供物美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通過質量追溯體系,讓供銷社真正成為農民安全、放心生產的堅強后盾。公司緊緊圍繞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全力拓展服務領域。一是與甘肅劉化集團等省內外的化肥、地膜、農藥、飼料等生產廠家聯系,生產貼有“中國供銷”標志的生產資料,保證產品質量,降低銷售價格,規范銷售渠道,使農民進一步得到實惠。二是會同中國農科院的專家共同主持的“莊稼醫院”服務,對武威市縣區農田莊稼發生的各種病害進行診治和技術指導,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病害進行預防技術培訓和指導。三是與遼寧三色微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引進土壤修復科技成果和綠色有機肥料、飼料添加劑、三色原菌劑等產品,通過線上線下包技術、包肥料、包生產、包銷售的方式,推行“訂單農業”,幫助廣大農民群眾大力發展出口農產品、有機產品。
農發公司借助自身的資金、人力資源和商業網絡優勢,大力發展豐富金融服務渠道,通過“銀行+信息化”的方式,推動“公司+銀行+供銷社+農戶”模式的發展,建立封閉鏈式結構。目前,公司已與甘肅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給涉農企業和農戶提供25億元的貼息貸款,以“供銷一卡通”的方式與農戶簽約發放。已委托上海天好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武威供銷系統電子商務平臺,以此為依托,向農戶、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發放“供銷一卡通”,可通過App購物,可在簽約的購物、餐飲、文化娛樂門點等營業場所消費,可以“供銷一卡通”在簽約醫院進行繳費,可由合作保險公司為注冊用戶提供各類品種的保險業務,可為注冊用戶提供水、電、燃氣、電話費等各類業務代繳費,努力建成面向農村、覆蓋全市、走向全省的金融服務品牌。
與此同時,由公司和各供銷社合作聯合成立了“武威供銷服務有限公司金融服務中心”,支持涉農企業、養殖合作社、種植合作社擔保垡,所擔保的貸款受托支付至供銷社,由供銷社提供企業或合作社所需的農資或飼料。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開門辦社的工作實現了較好的開局。2016年9月,在甘肅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進會暨基層組織現場會上,武威農發公司作了經驗交流。實踐證明,開門辦社給供銷合作社的綜合改革注入了活力,推動了發展,是符合當前中國農村供銷社發展趨勢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