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淑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文化課學習,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學校和家庭對于音樂課程的教學也越來越關注。興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增加趣味性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綜合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該文就針對音樂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分析,旨在提升音樂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趣味性 小學音樂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b)-0173-02
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單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現在教育中缺少的是綜合素質全面的創新型人才。所以,社會、學校和家長開始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1],開始關注學生的音樂課程教育。在學生階段,學生還未進入社會,屬于求知的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比較活躍的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動手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比較強,所以,在這個階段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音樂教學,對提升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在音樂教學中實行趣味教學,讓學生對于音樂教學產生興趣,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高,讓教學成果得到提升。
1 音樂教學的現狀分析
如今科學技術在不斷地發展,教育的普及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但是,許多學校對于音樂的教學沒有更多的重視[2],有的學校把教育的重點放在文化課的教學上,甚至都沒有開展音樂課程的學習。教學方式比較傳統落后,課堂教學氣氛壓抑,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活躍程度,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對處于成長期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科學的,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家長和學生往往也忽視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認知上就出現了偏差,覺得音樂教學的學習可有可無,不如文化課那么的重要,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但是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音樂教學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學校應該重視對于學生音樂教學上的培養。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課程教育不受重視的現狀得到了改善,在教學上逐漸推廣興趣教學的方法,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 音樂趣味性教學的影響
音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3],陶冶學生的情操,對于綜合素質的培養上有至關重要作用。音樂可以啟迪人們的心靈,讓生活和學習從音樂中找尋到樂趣。當學生面對挫折和憂傷的時候,音樂可以讓其心靈得到最大的放松和慰藉,從中找尋積極的正能量。所以,音樂教學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音樂,才能將音樂的作用最大化。趣味性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從教學中獲取不一樣的力量和啟發,對心靈上和價值取向上都能產生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
3 實現音樂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措施
3.1 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和學校都比較重視學生文學課的教學,很少會在音樂教學上加深關注力度。認為音樂這類課程對于小學生的作用影響不大,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受教育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知識理解能力都比較強,學好音樂對其將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音樂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教師不僅要對音樂的基礎知識進行講解,還要讓學生了解音樂背后的深刻內涵。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對于音樂知識的講解都是比較片面的,只是單方面的講解音樂知識,對于課外的知識沒有太多的普及,沒有將音樂和生活、情感、現實聯系起來。學生對于大多都比較喜歡新奇的故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科普更多關乎音樂背后的真實故事,讓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更有興趣,從而提高趣味性教學的質量。
3.2 音樂教學上提倡創新性原則,培養學生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的課堂上,學習的氣氛都是相對比較壓抑沉悶的,學生沒有了思維的活躍性,這樣的氛圍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提倡創新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并且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讓音樂教學的課堂氣氛真正地活躍起來。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單方面的講解,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一些與音樂相關的視頻、動畫、影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切入教學點,機房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在教學的課堂上,和學生們進行更多的良性互動,將學生們分組,組里的同學合唱一首音樂性強的歌曲,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時刻確立學生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當趣味性教學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后,學生也就會慢慢接受音樂的教學,當從中獲取不一樣的新奇后,就會激發他們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讓課堂效率提升,最終帶動音樂趣味性教學成果的發展。提高了音樂知識的同時,其思維能力和審美素養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這更利于學生將來綜合方面的發展。
3.3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增進師生感情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在學習、生活以及自身情感上都會出現許多問題,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引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老師和學生長期保持著良性的互動關系,培養出類似于“朋友”之間的友誼,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更利于后續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得學生開始關注老師所教的課程,讓學生因為喜歡關注一個老師而喜歡上這門課程,讓學生從心里接受音樂課程的教學,認可趣味性教育,將音樂的實效性發揮到最大化。
3.4 指導學生模仿音樂,實踐中找尋興趣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單方面讓學生記住腦海中學習的音樂知識,還要在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對于所學的音樂進行模仿。音樂的模仿可以通過歌唱、音樂性的舞蹈、相關曲目的表演等形式來展現,讓學生地從實踐參與中感悟音樂的深刻含義,讓學生從實踐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比如:教師在教學《紅星歌》這課時的時候,可以在備課時就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道具,在教學活動開始時,讓學生能夠邊表演邊演唱,這樣就可以將課堂和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生成了教學主導者。面對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激發大多數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了解音樂中更深刻的情感。這樣深情并茂的教學方式讓教學充滿了趣味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了教學效率,促進了音樂教育的發展。
4 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趣味性教學中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對音樂教學現狀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方法策略。作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接受音樂的教學方式。當趣味性教學應用成功時,提高小學生成績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對于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這值得每個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
參考文獻
[1] 徐萌.小學音樂趣味教學[J].音樂時空,2014(9):178.
[2] 張海燕.小學音樂趣味教學[J].音樂時空,2014,35(9):129.
[3] 趙小紅.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趣味教學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6(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