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威
摘 要: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情感豐富的文章,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那么,教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該學科的特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關鍵詞:語文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的初級階段,所以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新時期要求小學生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條件,同時還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夠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小學生自身的原因。
小學生自身性格以及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很多小學生的性格孤僻,不愛與同學交往,在學習上也不與教師溝通,導致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還有的小學生膽小懦弱,對任何事物都有恐懼心理,最終也會出現心理問題。小學生的性格決定了他們成長的速度,積極陽光的學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反則接受能力較差。另外,由于遺傳因素,會使小學生出現相貌不佳或者智力偏低的情況,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小學生由于自卑而出現心理問題,他們擔心會受到同學和教師的歧視。處在童年的小學生身體發展還不平穩,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響,心理波動很大,他們還不具備較為完善的自我調節能力。
2.小學生家庭的原因。
家庭是每一名小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所以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也與家庭有著直接的關系。家庭氛圍的和諧與否對小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都有重要的影響。首先由于父母的溺愛,會使小學生養成自私任性的壞習慣,在學校里對同學也是蠻橫無理,受到委屈就無所適從。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容易誘發小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父母對子女的過分保護和期望,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愛的誤區”。同時,家庭氛圍不和諧也是造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父母離異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因為離異破壞了小學生的正常生活,孩子大多通過法院判決來決定去留,這樣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
3.學校和社會的原因。
小學生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他們背負的期望也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小學生由于受不了這種壓力而出現了心理疾病。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許多教師過分要求小學生,造成他們心理高度緊張,對學習失去興趣。小學階段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課,即使有的小學設置了心理健康課也都是有名無實,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安排學生上自習或者是自己看書,達不到教學的要求。另外,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過早地感受到了社會的艱辛和壓力,使得他們從內心對社會產生恐懼。還有社會上一些人的道德水平低下,不健康的事物在廣泛流傳,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的對小學生的心理造成沖擊,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促進小學生傳遞正能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真誠地面對學生,通過溝通交流與小學生成為朋友;積極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給小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會使小學生身心愉悅,減少情緒的波動,增強學習效率。語文教學更需要注重平等,因為小學生的特點各不相同,教師不能憑借單一的標準就判定小學生的好與壞。在語文課堂上,我鼓勵小學生大膽發言,直抒胸臆,并給小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經過多種語文實踐活動的鍛煉,班級中的小學生都充滿了正能量,都非常愿意上語文課。同時,語文教師還要善于傾聽。小學生的思想很單純,他們的觀點有時候雖然很幼稚,但卻是發自內心的想法。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尊重小學生。語文教師要為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和陽光心態。教師在教學上要盡量挖掘教材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用飽含人文情懷的魅力去感染小學生。
三、善于培養小學生合理控制和調節情緒的能力
小學生的情緒變化快,有時精神飽滿,有時低沉失落,有時自信,有時彷徨。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激勵小學生發揮主動性,讓小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有動力,有勇氣,我在教學中會給小學生設立目標,引導小學生腳踏實地,避免消極情緒的出現。當小學生能夠感受到目標存在的時候,他們也就逐步的長大了。比如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勵志故事,我會選出比較經典的有代表性的故事跟學生分享,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小學生感受到快樂、幸福、滿足,從而使他們對生活充滿期望。同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小學生的個性,培養小學生養成廣泛的愛好,從而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了調動課堂氛圍,培養小學生控制和調節情緒的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小活動,比如成語接龍、背古詩等,調動平時不愛發言和不愛參加集體活動的小學生的積極性,讓語文課堂活躍起來,讓小學生不自卑,有激情,始終保持健康的心態。
四、鼓勵小學生尋找支持,善于與學生互幫互助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多種途徑,比如可以鼓勵小學生尋找支持,如當學習中或者生活中出現心理難題的時候可以找到語文教師。這時,教師應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給予學生支持,幫助小學生走出陰影。讓每一個小學生都活躍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同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當學生能夠互幫互助時,他們也就對教師、對學生、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布置語文作文任務的時候,我經常會讓小學生寫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勵志作文,比如關于感恩、表揚等,讓學生通過寫作文更加注重心理健康。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向小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語文教師不斷摸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陳學法.語文素質教育新探.大連出版社,1999.1.第1版.
[2]王增昌.著名特級教師教學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