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菊燕
摘 要:在初中,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英語
一、初中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性
英語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不以升學和就業為主要目標,它的立足點是面向21世紀。受傳統觀念影響,許多家長和學生認為長大以后不出國、不搞外貿,學英語干什么,一些人是害怕英語,英語因此成了次科、爛科。因而當今的中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與四化建設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外語教學與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不相適應。初中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當務之急。只有充分認識素質教育在外語教學中的戰略地位,切實加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能力,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新形勢,造就致力于國家發展的人才。
二、初中英語素質教育的實質和對象
以往的英語教育,其教材總是圍繞“語法—結構”的編排體系兜圈子,教學思想是結構語言主義,教學方法是滿堂灌,學生長期在缺少語境、交際的環境中學習語言,嚴重背離了學習語言是為了交際這一根本宗旨。中學英語新大綱明確提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綜合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基礎。”中學英語教學不但在課堂上傳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即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質。另外,要明確教育目標是全方位培養各種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能重優秀生輕后進生,對于后進生,要及時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差距,樹立信心,使他們盡快趕上。要懂得我們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英語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采用“知識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服務。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節。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課以外,每一課教師所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個部分:①復習已教過的語言材料;②教學新的語言項目如詞匯、語音、語法和句型等;③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即: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復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迷、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項目;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此外,英語學習中的“難記易忘”現象是師生雙方都極為頭痛的事情,語音、詞匯、語言點的記憶積累,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經過“初次識記——遺忘——再識記——再遺忘——最后鞏固記憶”的記憶過程來完成。教師就須站在學習者的立場耐心地向學生“導”之以“法”,幫助學生找到最佳記憶訣竅,如:從點到塊記憶法、愉快自信記憶法、瞬間強化記憶法、集中注意專注記憶法、比較歸納記憶法等。這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充滿了自信,懷著成就感,激發了濃厚的熱情,消除了英語學習中的畏怯心理。
四、促進學生的課外英語學習
當初中生學習英語學科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后,英語老師可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去尋找英語刊物或英語書籍閱讀,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此外,本文建議:初中學校不僅要在英語學科中滲透素質教育,還需要在所有學科中滲透素質教育,唯有如此,“考試教育”的傳統模式才可能被打破,教師才有可能留更多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也才有足夠時間去自學自身感興趣的課程內容。
五、構建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關鍵在于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新形勢下,作為老師光有埋頭苦干的精神是不夠的,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向教學科研要質量,要效益,這是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對老師的迫切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質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體等各種素質,讓他們德、智、體、美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六、提升教學興趣
在初中學校的英語教學中,初中學生們之所以對英語學習無興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在學習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主動學習的機會。但可以明確的是:在舊的教學方式被打破,新的教學方式建立后,初中學生能進行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學習,在學習中有更多的機會思考和發言,學習參與度提高,那么學習興趣自然也會被大大激發出來。
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活動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成如下幾方面的學習習慣: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并進習慣、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