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麗 陳祖香 孫美花
?
醫用輸液瓶口貼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
葛明麗 陳祖香 孫美花
目的:探討醫用輸液瓶口貼在加藥后的靜脈輸液瓶口封存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7月于本院住院患者所用輸液液體600瓶,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液體分別加入維生素C注射液2 g,觀察組使用醫用輸液瓶口貼封存瓶口;對照組采用碘伏棉球覆蓋瓶口,并用膠帶固定好。兩組分別于30 min,1 h和2 h后做細菌培養和觀察兩組液體輸液反應情況,比較兩組護士操作耗時及耗材的成本。結果:兩組對靜脈輸液瓶口的消毒效果均確切有效,兩組細菌培養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液體續接后輸液反應發生率均較低(P>0.05),但觀察組護士操作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所用成本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用輸液瓶口貼對加藥后靜脈輸液瓶口的封存方法安全可靠,有效地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降低護士勞動強度和醫療成本。
醫用輸液瓶口貼;靜脈輸液;效果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基本護理操作[1],也是搶救病人和治療疾病的重要措施[2],由于靜脈輸液是一種介入性治療手段,所以從藥物配制到給藥的全過程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消毒隔離制度,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開啟的靜脈輸液瓶須注明開瓶時間,超過2 h均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 h也不可使用,但目前對輸液瓶口開啟后的封存問題尚未規范[3],所以做好開啟后輸液瓶口的封存非常重要。目前大眾較為認可并相對較普遍的方法有靜脈輸液瓶加藥后用安爾碘棉球覆蓋其瓶口,并用膠帶加以固定,需要續接液體時,將膠帶打開,取下碘伏棉球,插入輸液器針頭便可輸液。實踐證明此種方法雖然消毒效果可以保證,但存在諸多不便,程序繁雜,操作不夠規范,而且極易造成液體被污染引起發熱反應,且護士耗時延長,加大了護士的勞動強度,影響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醫療成本。針對目前這種狀態,我院引進了醫用輸液瓶口貼來封存加藥后開啟的靜脈輸液瓶口,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試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材料
1.1.1 靜脈輸液瓶 選取2015年1~7月該院住院病人使用的靜脈輸液600瓶。
1.1.2 所需藥物和物品 藥物:維生素C注射液4支,單劑量為0.5 g。物品:醫用輸液瓶口貼,秒表。
1.1.3 傳統消毒用物 無菌包裝好的碘伏棉球、干燥筒、持物鉗、膠布。
1.1.4 細菌培養試劑 營養肉湯、恒溫二氧化硫培養箱、無菌采樣棉簽。
1.2 方法
1.2.1 試驗人員 選擇一位經驗豐富、富有責任心的高年資護士,嚴格按照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規范操作,兩組操作均由同一名護士按秒表進行操作記錄。耗材的記錄也由該護士進行記錄核算。
1.2.2 操作方法 將600瓶靜脈輸液液體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將兩組液體分別加入維生素C注射液2 g。對照組加藥完畢后,將無菌碘伏棉球袋撕開口,將單包在有效期內的干燥筒打開,取出無菌持物鉗夾取無菌碘伏棉球,將碘伏棉球覆蓋在對照組輸液瓶口上,并選擇適當長度的膠帶加以固定,需要續加液體時,直接將膠帶打開,取下碘伏棉球,插入輸液器針頭即可進行輸液。觀察組加藥完畢后,先將醫用瓶口貼的離型紙剝離,然后將瓶口貼覆蓋在輸液瓶口上,含有效碘的吸水墊對準瓶口中心,四周稍稍加壓,使之貼緊瓶口,需要續接液體時,撕下瓶口貼插入輸液器便可進行輸液。
1.2.3 采樣時機 兩組液體分別在實驗開始后30 min,1 h,2 h由檢驗科工作人員進行輸液瓶口的采樣。
1.2.4 兩組輸液瓶口采樣和細菌培養方法 (1)采樣方法。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浸濕的棉拭子在輸液瓶口往返涂擦5次,涂擦過程中同時轉動棉拭子,將棉拭子接觸輸液瓶口部分剪去,投入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及時送檢。(2)培養方法。將采樣管在混勻器上振蕩20 s或用力振打80次,用無菌吸管吸取1.0 ml待檢樣品接種于滅菌平皿,每一樣本接種兩個平皿,平皿內加入已溶化的45~48 ℃的營養瓊脂15~18 ml,邊傾注邊搖勻,待瓊脂凝固,置(36±10)℃溫箱培養48 h,計數菌落數[4]。
1.3 觀察指標 兩組輸液瓶3個不同時段細菌培養情況和導致病人輸液反應情況。

2.1 兩組輸液瓶不同時段細菌培養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輸液瓶不同時段細菌培養陽性情況比較(瓶)
注:兩組在實驗30 min時細菌培養均為陰性
2.2 兩組輸液瓶不同時段輸液反應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輸液瓶不同時段輸液反應情況比較(瓶)
注:兩組在實驗30 min時均未出現輸液反應
2.3 兩組液體在臨床應用中操作時間及耗材成本比較(表3)

表3 兩組液體在臨床應用中操作時間及耗材成本情況比較±s)
靜脈輸液是醫院各科室用于治療疾病的一項主要措施,門診患者有30%要行靜脈輸液加藥物治療,住院患者平均有95%要行靜脈輸液加藥物治療,特別在危重病急救時發揮了重要作用[5]。依照護理技術操作規范的要求,所有的靜脈輸液必須現配現用,但由于臨床上靜脈輸液都集中在上午成批進行,要保證輸液的連續性,護理人員必須提前配置靜脈輸液,配置后通常在治療室暫存0~60 min,少數長達120 min,為了減少輸液反應,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醫院選用了醫用輸液瓶口貼,讓這一問題迎刃而解,醫用輸液瓶口貼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3.1 醫用輸液瓶口貼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輸液瓶口貼由膠面、吸水棉、離型紙組成,吸水棉內含安爾碘消毒液,安爾碘是一種新型含碘復合型消毒劑,主要有效成分為碘、醋酸氯乙定、乙醇,具有殺菌力強、作用迅速和特效殺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殺菌作用,特別是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和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等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其10 s殺菌率99.96%,且殺菌時效較長,5 s殺菌率91.7%[6]。本研究顯示,醫用輸液瓶口貼和碘伏棉球消毒效果均確切有效,但碘伏棉球大小往往難以整齊劃一,覆蓋瓶口吻合度難達100%,況且碘伏棉球如果過濕,消毒劑殘留于瓶塞表面,有可能被輸液器針頭帶入瓶內造成藥液渾濁、變黃、變性[7],極易引起病人輸液反應,從而引起護患糾紛,所以選用醫用輸液瓶口貼的消毒效果是非常可靠的。
3.2 醫用輸液瓶口貼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醫用瓶口貼對皮膚、黏膜無刺激、無毒,消毒液不容易進入輸液瓶內,況且瓶口貼的吸水棉可吸收加藥過程中殘留于瓶口處的液體,明顯減少了污染機會,減少了輸液反應的發生,從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3.3 醫用輸液瓶口貼既實用、快捷又節約成本 傳統方法中碘伏棉球覆蓋瓶口時所用的干燥筒,持物鉗均需要送至消毒供應中心滅菌,干燥筒和持物鉗每4 h需要更換1次,碘伏棉球、膠帶的成本和各種用物送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滅菌的成本,無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而使用醫用輸液瓶口貼則可省去碘伏棉球、干燥筒、持物鉗、消毒膠布還有其滅菌成本,簡化了操作步驟,護士在進行該項操作時,撕下瓶口貼粘貼在瓶口處即可,并且輸液瓶口貼可防塵,封口覆蓋面積大,固定緊,不易脫落,而且安全可靠,使用不必再消毒,即使瓶口倒下時也不會污染瓶口,可直接擺放在臨床治療車上,隨時可更換輸液瓶口貼,大大簡化繁瑣的操作步驟,減少人力、物力。表3可見,觀察組護士操作時間短于對照組,所用成本低于對照組。
3.4 輸液瓶口貼封口牢固,外形美觀 傳統的碘伏棉球覆蓋瓶口,如再用膠布固定,費事費力又不美觀,醫用輸液貼的大小和形狀與輸液瓶口一致,粘貼牢固不易脫落,外形美觀。
總而言之,醫用輸液瓶口貼消毒可靠,應用簡單、方便、快捷、經濟、美觀,不僅能降低醫院感染,在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還能節約醫療成本,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大大降低護士勞動強度,是臨床值得推廣應用的新型醫用材料料。
[1] 李翠娥,柯 娟,尚正琴,等.醫用輸液瓶口貼兩種不同放置方法的細菌學研究[J].護理研究,2014, 28(7B):2520-2521.
[2] 楊 浩,賈瑞剛,朱劍秋.兩種開啟輸液瓶口封瓶法臨床應用比較[J].護理研究,2011,25(8A):2023-2024.
[3] 徐亞全.醫用輸液瓶口貼的臨床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7A):7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S].2012.
[5] 潘雪霞.輸液反應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北方醫藥,2011,8(4):97.
[6] 孫雪梅,屈莉紅,于紅艷,等.輸液瓶口貼用于已開啟液體瓶口消毒效果觀察[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9,45(6):410.
[7] 吳勝林,王懿睿,李紹婷,等.靜脈輸液膠塞穿刺后微粒數的研究[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5):45-46.
(本文編輯 崔蘭英)
330006 南昌市 江西省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葛明麗:女,本科,主管護師
孫美花,女,本科,主管護師
江西省衛計委課題(20155019)
2015-10-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