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蓉
摘要:內部控制這一理念自產生以來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在應用的過程中對于保證經濟資源的安全與完整、保證經濟信息與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等方面充分發揮了其職能作用,是組織管理中的一項新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競爭形勢的日益復雜化,我國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亦越來越激烈,越來越突出。本文將就我國制造企業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探尋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以期為我國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制造企業 內部控制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制造業是支柱性產業,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有效減緩就業壓力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于其他行業,制造業又顯得比較脆弱,隨著我國國內貨幣政策的調整、國際市場的發展、歐盟債務危機的爆發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制造企業的這種脆弱更加凸顯出來,最終導致很多制造企業破產悲劇的發生。我國制造企業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但是,同國際上一些大型制造企業的規模、資金支持、技術更新等方面相比,我國制造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形勢并不容樂觀。因此,我國制造企業要想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突出重圍,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從內部控制著手,找準制造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點,為促進制造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二、制造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重要性認識的逐漸深入,很多企業都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了健全和完善,并有效抵提升了現代企業得經營管理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情況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還嚴重不足
如前所述,我國制造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大部分制造企業的生產規模龐大、經營風險較高、在管理上存在較大難度等基本特征。制造企業不同于商業和服務型企業,這些都要求制造企業能夠加強內部控制。我國制造企業經過了長時間的經營與發展,企業的管理者管控企業的時間較長,有的制造企業的管理者的管理素質、管理能力、管理思想和理念等已經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無法融入到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和全球經濟變化中。例如:有的制造企業的產品生產技術含量低、成本高、缺乏對產品質量的而控制意識;有的制造企業延續著計劃經濟時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各職能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內部控制的盲區較多;有的制造企業缺乏法制意識,不能嚴格相關的財務管理法律和制度執行。
(二)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缺乏完善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制造企業在內部控制機構的設置上缺乏合理性,工作分工也不明確,無法真正實現權利的制衡機制。例如:有的制造企業事前并為進行科學的市場調研和企業內部調研與論證就制定了企業的呢不控制之毒,從而造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使得企業在實際運行中無法順利執行;有的制造企業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并為得到全體職工的認可,造成在執行中企業的員工出現了抵觸情緒,從而降低了內部控制制度效率的發揮;有的制造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在設置時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并未設置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嚴重違反了內部牽制的基本原則;有的制造企業并為按照相關要求對企業內部進行認真、科學、詳細地監督、檢查、評估,不能及時發現制造企業在內部控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還有的制造企業缺乏對企業內部資金成本的有效核算機制,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相互爭奪資源,最終導致企業資源無法實現真正地優化預配置。
(三)內部會計控制環節較為薄弱
制造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是制造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環節,要求制造企業必須合理地設置各項審批手續、對會計記錄記賬簿進行妥善保管、對各項經紀業務活動進行嚴密的監督和審核,這些都是內部會計控制程序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制造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環節薄弱,很多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并不是企業最真實的經營狀況。再例如:有的制造企業隨意虛增“應收賬款”上的金額,少計提或者不計提壞賬,這些行為嚴重掩蓋了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造成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
(四)缺乏內部審計
監督、控制、評價是制造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關鍵環節,這些都需要通過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來完成,例如: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可以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進行審核;可以對企業內部的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審核;對企業經營是否存在違法性進行審核。制造企業通過完善的內部審計可以實現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監督,為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奠定基礎。例如:對于具有較大規模的制造企業而言,其產銷活動涉及面廣、內容繁雜,因此,內部審計對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制造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來看還存在很大問題,如:領導不重視、審計人員由企業的管理層擔任、審計部門工作缺乏權威性和獨立性等。
三、完善與優化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全面提升制造企業的管理水平
(一)轉變觀念,完善制造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為了完善和優化制造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要求制造企業必須盡快構建一套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以此來保證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職責,并在科學的組織結構保證下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運行效率。例如:可以在制造企業內部引進制衡機制。制造企業由于其特殊的性質,要求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不僅要盡快轉變思想認識和觀念,還必須盡快提升企業的技術制造水平、管理水平,這是保證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實現的基本前提。再例如:制造企業在建設內部控制環境時還應該高度關注企業文化的建設、管理理念的更新、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等。
(二)不斷完善制造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這就要求制造企業的領導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構建完善的、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不斷提升企業領導者執法、守法、學法的自覺性,并嚴格按照制度中的規定內容來執行。例如:企業應以有效的內部控制活動將企業內部的所有交易事項實現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并對企業內部的各崗位進行明確地職權劃分,在不同的崗位之間形成有效的潛質機制,這樣相互牽絆的工作網絡狀態是今后制造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的。
(三)加強對制造企業財務控制環節
制造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環節中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企業可以從資金預算、費用的管理、成本的控制等不同的方面進行協同管理。例如:制造企業必須盡快構建完善的費用預算管理體系,資金預算管理體系等,最終實現對資源的進一步優化配置與控制。再例如:制造企業還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在微利時代為企業贏得一點利潤空間。
(四)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環節的完善
企業應在內部成立專門的審計委員會,并有由專業人員擔任內部審計部門中的工作人員,以保證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公正性、獨立性、有效性、客觀性。另外,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思想素養,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熟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新時期還要求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必須擁有寫作、英語、計算機等方面的能力。
總之,目前我國制造企業內部控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體系的構建是保證制造企業正常運轉的基礎。因此,制造企業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為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風險的發生、確保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執行奠定基礎,為促進制造企業的發展搭起一座堅實的橋梁。
參考文獻:
[1]蘇建新.如何完善制造企業內部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3,(23):105-106
[2]武鋼.制造業內控管理中的關鍵細節分析[J].中國外資,2013,(13): 192-193
[3]沈穎.制造業內控管理的關鍵細節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9):19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