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我真正接觸音樂是在小學五年級,我所在的小學有幸成為音樂學院附小的招生對象之一,由于我自小對音樂很有興趣就報了名。報名的同學要參加考試,我記得考試內容是唱一首歌,重復老師給的一段旋律,重復老師用鉛筆敲的一段節奏,之后老師看了看我的手型。就這樣,我被錄取了,而且是唯一一名學習大提琴的學生,另外幾名被錄取的同學學習的是合唱。
附中的老師每周有兩個下午來我所在的小學給我上課。幾天后,音樂老師帶了一把嶄新的大提琴來,上課地點在班主任的宿舍,音樂老師還帶來了樂譜。我在小學曾學過簡單的五線譜,但我拿到的樂譜卻是一條尾巴好幾個豆,根本看不懂。老師沒問我懂不懂樂譜就直接講弓法,然后拉練習曲,我只能死記硬背。練習曲本身就枯燥,我又看不懂樂譜,學起來很費勁,最初的熱乎勁兒慢慢涼了下來。老師卻仍然十分認真地教我,看我進步緩慢也有些著急。周圍的人看我有機會學習音樂都十分羨慕我,我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但我學習得仍不那么順利,我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老師依然盡職盡責地教,有時因有事耽誤正常上課,讓我周日到他家中練習,有時也到我家為我補課。盡管我的學習進步緩慢,老師從來沒有放棄我。
為了提高我的學習興趣,老師讓我參加音樂學院附中的音樂會。我坐在觀眾席看到小演奏家們個個衣著得體、舉止端莊,不時還流露出一絲優越感,和普通學校的孩子確實不大一樣。我在沒有領略到音樂的高雅之前,先領略到了音樂人的高雅。老師還經常讓我到音樂學院練琴,那里的學生每人有固定的琴房,房間不大,但都有一架鋼琴。一年后,老師讓我準備匯報演出,演出的曲子是秧歌調《滿江紅》,還請了另一位鋼琴老師為我伴奏。匯報演出在音樂學院禮堂,那是一個周日的上午,上臺后我緊張極了,伴奏老師彈完了前奏,我還無動于衷,只得重來,最后在不知不覺中拉完了曲子。
匯報演出不久就要小學畢業了,我面臨報考普通中學還是音樂附中的抉擇。由于在音樂附小的同學全都選擇報考音樂附中,其他不少人也覺得步入音樂殿堂多么風光,在幾乎一面倒的情形下我報了名。初試我被錄取了,接下來是復試,關鍵時刻母親說話了:“就此停止?!蹦赣H認為學音樂并不適合我,與其半途而廢或將就下去,不如及早放棄。
這么多年過去了,今天看來,母親的判斷和選擇是對的。雖然母親的文化不高,但對自己兒子的了解入木三分。母親不仰慕名利,不跟風附勢,雖然她不懂音樂,不可能引導我對音樂產生更大的興趣和悟性,但她通過默默觀察,認識到我對音樂的愛好沒有達到那種執著和能以此為業的程度,并以普通人的平常心為子女選擇人生,這是今天很多母親所不及的。金字塔尖固然風光,而能到塔頂的能有幾人,平平常常才是真。雖然沒有以音樂為職業,但作為愛好,音樂伴我一生。這一段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作為一個懂一點音樂的普通人,我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