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職業經理人隊伍正在不斷壯大,職業經理人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但因其興起時間短,缺乏相應的制度,立法存在著滯后性,公司經理存在著立法上的缺陷、經理權行使及解除方式模糊、公司經理監督機制的缺乏。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重視其地位,在學習國外優異的相關經驗的同時,完善我國的法律規定。
【關鍵詞】職業經理人;經理權;公司
一、我國職業經理人概述
(一)我國職業經理人的概念
學界對職業經理人的概念很多也很龐雜,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有兩種,一種觀點認為,職業經理人是指在企業中擁有管理權,影響企業發展方向和運行模式,是企業這架航班中真正意義的機長;亦有另一種觀點:所稱職業經理人,雖是領薪人員,但卻對企業的未來和命運享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且薪籌非常的豐厚,可歸之為“企業家”檔次。
(二)我國職業經理人的法律地位
職業經理人在公司里的地位不但牽涉他自己的利益及義務,而且也關系到公司、公司的人員以及公司債權人之間的利益協調,在世界各地公司法人治理體系里都具有重要作用。公司股東大會作為公司的最高意思決定機關,監事會或者外部獨立董事對公司業務執行狀況和財務執行狀況具有監督權,董事會負責公司業務執行和日常事務決策管理。而公司經理附屬于董事會,扮演公司經營管理業務的輔助執行人的角色,負責落實和執行董事會的決議,在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和董事會授權范圍內主持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對董事會負責。
二、我國職業經理人的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公司經理的立法缺陷
從歷史層面來看,也許正是經理的多元身份決定了多數成文法國家和地區對經理的立法采取了多維立法模式。《公司法》雖通過一些條款對經理的任職資格、職權、義務、責任等方面作出了簡單規定,有關經理權的授予、行使、解除等共性規則也有所涉及,但只是點到為止,很不全面,并且缺乏必要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切實可行的法律責任追究機制。這也成為公司“內部經理人控制”等問題的制度性原因。
(二)經理權行使及解除方式模糊
公司經理權行使方式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現為我國《民法通則》和《公司法》均未對公司經理行使職權的方式以及簽名的方式作出規定。而這些權利的缺失不僅降低公司的經營效率,影響經理人經營業務的有效展開。
同時,我國公司法中目前未就經理權的解除作出任何規定,在實務中,對不符合公司要求的經理人一般都由董事會隨時撤銷并予以更換,隨后通過公司人事部門走離職程序,以勞動合同法和雙方勞動合同的約定進行善后。
(三)公司經理監督機制的缺乏
在公司法人的經營決策權與業務執行權分離的條件下,職業經理人是現代公司中一個獨立的權力階層,掌握著公司的核心權力,他的利益要求也會在公司的決定里得到展示,人在本質上的逐利性不可能指望一個掌握著絕對權力的經理人顧及股東的利益,甚至于保護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對經理人的監督控制就顯得極為重要。從理論上而言,對公司職業經理人的監督分為兩個部分,即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具體的監督方式包括傳統的公司內部的股東、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監督,還包括職業經理人自身職業的調節規制。
三、我國職業經理人立法的建議
(一)采用系統化的立法體例
立法體例的選擇是在尊重法律部門的基礎上主要考慮現行法律的協調問題。無論是基于中國現實的立法現狀還是基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的需要,都決定了我們目前應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體例。我國目前沒有民法典和商法典,有關經理制度的法律問題大多都由《公司法》調整,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將經理制度的一般性規定納入到未來的《民法典》當中,同時,應當體現出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權和代表權兩項權能。其次,借鑒我國臺灣地區的做法,在未來的《公司法》修改中,將經理制度置于總則中加以規定,起到總括的作用。
(二)進一步完善經理權的制度構造
我們應該就有關經理權利的具體制度構造進行必要的完善,主要應從如下方面考慮:首先,指導思想要與時俱進,將經理的職權改為經理權;第二,增設職業經理人的簽字權,強化其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責任意識;第三,刪除《公司法》中“公司董事可以兼任經理”的規定,避免董事長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情況出現,增加職業經理人的專職性。
(三)進一步強化對職業經理人的監督約束機制
在我國商事活動中,由于無法或沒有依照專門監管機構的地位和理念去執行行使監督權,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首先,強化股東的查閱權、質詢權、核查權以及核查人員請求權,并將妨害上述權利正當行使的法律救濟納入私法保護的架構體系中;其次,進一步強化董事會和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恢復其對經理的監控職能。廢除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人事連鎖規定,借鑒《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由董事會下設各專門委員會,并完善獨立董事制度。
參考文獻:
[1]王保樹.錢玉林.經理法律地位之比較研究[J].法學評論,2002,(2)
[2]雷義霞.論經理法律地位一以新公司法為視覺[J].科學教育,2007(12)
[3]龔建橋.建立與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J].特區理論與實踐,2007,(7)
[4]趙萬一.公司治理: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王鴻.公司經理法律地位的確認與職權區域的界定[J].當代法學,2003(7)
[6]任明利.職業經理人激勵與約束機制若干問題研究[J].特區經濟,2007(2)
[7]繆因知.家族企業治理中的控制股東、職業經理人與獨立董事[J].北大法律評論,2013(14)
[8]嚴鴻和.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流失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7(2)
[9]劉細良.構建我國經理法律制度的宏觀思考[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6)
[10]文杰.張麗琴.對我國引進外部監督制度的法律思考[J].新疆大學學報,2003(3)
作者簡介:
司達顯(1991.4-),男,漢族,河南駐馬店人,貴州民族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