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秀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也逐漸完善,國家的財政實力不斷地增強,整個國家的經濟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對政府財政的管控也越發關注。因而,政府會計的信息披露問題成為了政府工作中的一項重點。
【關鍵詞】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思考
政府作為公共資源與公共財產的保管者和責任者,其所記錄的會計信息可以反映出政府的收入來源,收入金額,支出去向,支出時間,支出金額等一系列政府收支過程。而政府的收支過程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工作的業績,政府會計信息的披露便成為了評定政府是否履行了其職責的一大有力依據。
1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稱:“政府工作要重點把握的五個方面: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準則和條例;堅持堅持再堅持,把作風建設抓到底;實現不敢腐,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勢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標本兼治,凈化政治生態?!睘榉e極響應國家的反腐倡廉行動,政府會計信息的披露問題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在當前的大環境背景下,政府的工作一直受到廣大官員以及市民的關注,政府財政有必要做到真正的公開,公正,透明。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思想。目前我國的政府會計披露信息并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成熟的體系,但是我國的會計披露信息研究的時間相對較早,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處,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可選擇一部分進行參照,例如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相關性,及時性等問題。但是,在披露范圍,披露的具體信息以及披露的主體等方面兩者又存在著較大的區別。雖說可參照西方國家的披露體系,但是畢竟國情不同,具體做法還需進一步地探索。
2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
關于政府會計的具體概念問題,我國并沒有現存的較為系統的概念,甚至政府概念的提法也只是在學術界有涉及,而市場上現行的廣泛被人們所熟知的是預算會計。預算會計不僅僅限于盈利單位使用,非盈利組織包括政府,各類事業單位等均采用的是預算會計的說法。因此,國外的政府會計的說法在我國對應的則是預算會計。從理論的角度探討,預算會計是指工作人員使用會計的程序和方法,并建立一套平衡的預算賬戶體系,從而對預算的收支情況進行記錄,并加強對預算的會計控制,然后通過將預算的執行情況與實際發生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定期將結果匯報給政府或者相關部門。由此,政府會計的大體概念可粗略的表述為:對能以貨幣的形式進行計量的政府財政收支情況的核算,監督,并且能夠全面的反映政府是否完成其受托責任的一個體系。
3 我國政府會計信息供求分析
政府會計信息的供求分析應圍繞三個主體出發,其分別是:財務信息的使用者;所需的具體財務信息;能夠提供的財務信息。信息也是一種產品,政府會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被認為是公共產品,例如,政府的各項統計數據、經濟分析預測報告等。顯然,政府的財務信息具體涉及到哪些內容是廣大市民所關心的,尤其是其財政支出是否做到了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為人民謀福祉,或是有無不正當消費的出現。當然,政府會計信息的披露并不是一種完全的曝光,不能說群眾想要知道什么信息政府就應該全部將其公開,而是應該根據需求和供給確定披露的信息與質量,力求達到一種均衡的狀態,使的政府支出的邊際成本應當小于或等于邊際收益。
4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進研究
4.1建立政府會計的框架
政府會計所涉及到的內容繁蕪叢雜,難以厘清思路和頭緒,因而,建立合理的框架體系,有利于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有序進行。首先,確定會計基本假設。由于政府會計的復雜性,一般情況下,政府會計的基本假設可分為描述性假設和規范性假設。描述性假設是一種對環境的描述,包括會計的主體,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等方面;而規范性假設則是一種強制性的假設,其對會計人員應該做什么,怎樣去做等均有明確的說明,可主要用于預算控制和基金管理方面。再者,應該保證會計要素的完美踐行。即政府會計信息應該滿足真實性,及時性,相關性,可理解性,一致性,可比性以及重要性。最后,工作人員應該將政府的財務報表或是其他能夠反映政府財政收支過程的文件進行整理,并最終加工處理成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文件內容,傳遞出來。
4.2規范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統一有效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發展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礎。美國、新西蘭作為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比較完善的國家,其都有統一規范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且其高質量的政府財務報告是以完善的政府會計核算與財務報告制度為基礎的。我國現有的政府公共財政制度不夠完善,與規范、系統的政府報告制度相適應的政府會計核算制度、政府財務管理制度也仍在摸索,因此,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強基礎制度的構建。2014年底國務院轉批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能夠更加真實、完整的披露政府會計信息,其改革方案的具體實施,需要進一步的整體規范以及更加詳實的細節落實。政府的財務報告可以全面地,系統地反映出政府的財政收支情況,從而判定政府是否在職能范圍內履行其義務,并承擔起責任的有力依據。政府的財務報告主要以財務報表的形式出現,其包括了政府的具體財務信息內容,如政府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負債等信息。因此,建立規范的財務報告制度是切實可行的,其可以有效規避某些因財務報表混亂而無法清楚地看出政府的財政情況的問題。
5 總結
政府在國民當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同樣,其承擔的責任與期望也是巨大的。因此,政府的工作應當始終貫徹服務于人民的精神核心。政府會計信息的披露,財政信息的公開透明,表示出我國社會制度的進步。雖然截至目前,我國的相關體系還并未完善,但是隨著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定會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昆瑜,吳田,冷紅利等.淺析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5,(13):154154
[2]趙璐,朱久霞.新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對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J].商業會計,2016,(3):8788
[3]洪少育.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淺析[J].會計師,2016,(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