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麗琴
摘要: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有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觀念逐漸出現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本文旨在研究初中音樂課堂的具體現狀,提出可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教學策略,以提升現有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學不足。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策略
一、強調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地位
新的教學改革要求教師改變之前自行講解的傳統授課方法,要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采用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通力合作,加強自主學習和時間,強化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二、創建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應該與學生多交流和溝通,盡量和藹親切的面對學生,獲得學生的尊重,認可和喜歡,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和心態下學習,能夠強化學生的創造力,也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勇于發問,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幫助每一位學生進步,可以在創新發展的環境下感受音樂的美好。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具有創造性的學習氛圍,能夠推動學習內容的掌握,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學習和鼓勵,也能夠加強音樂感受,享受音樂熏陶。
三、實行分組研究是學習模式
現在《音樂課程標準》要求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應該由教師向學生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并整理有關資料,組內研究探討形成結果。然后由各小組推選代表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發表組內總結出來的看法,教師對結果進行評定。初中音樂課堂研究型模式的開展,提倡教師加強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鍛煉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師組織學生欣賞《青春舞曲》時,可以借機想學生提問,讓學生總結中國民歌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歌詞、曲調、演唱方法多方面思考總結并由小組討論出最終答案。這樣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加強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
四、選擇合適的音樂教學內容
音樂不僅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更能夠幫助人們通過音樂內容體味歷史,加深理解和感悟。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記錄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教師最先要了解學生對音樂的需要情況,在教學中只有選擇符合學生需求的作品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涉及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程度,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能夠加強并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教學效果。再有,一般初中音樂教師都來自專業音樂學校,因為本身受過專業訓練,所以在課程選擇的時候容易趨于專業化,但過于專業的教學內容往往是學生難以接受和理解的。
五、強化音樂教學和實際相結合
現在的初中音樂教材的內容基本都是一些經典曲目,不能夠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接軌,也就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理解教材中的曲目意義,就感受不到歌曲的意境。面對新的課改環境,教師可以靈活使用音樂教材,重點挑選學生易于接受,感興趣并且好理解的歌曲內容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太哦選課外的優秀歌曲結合教材中的同類型曲目加深學生的印象,爭取實現教材和實際生活中音樂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應該分析現在學生喜歡熱衷流行音樂的心理,采取積極地方法幫助音樂教學。教師應該在課程剛開始準備階段,篩選一些適合學生欣賞的流行音樂,在課堂上和學生分析流行音樂中一些歌曲的形式,內容,唱法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流行音樂中吸收音樂知識,進一步引領學生提升個人音樂素養。
六、加強多媒體應用提升教學審美
音樂教學的根本是實現教學審美,利用音樂賞析提高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在新課改環境下,音樂教學的核心理念是 “以審美為核心”,這種思想要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以,在初中音樂課堂上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實現教學的立體化,盡量生動靈活的將抽象的音樂直觀的表現出來,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七、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人文精神體現
音樂鑒賞課程是最能夠體現人文精神的一項教學內容,音樂鑒賞應該選擇各個國家,各種風格,多個民族,不同特點的音樂進行,要突出音樂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欣賞價值,滿足人文教育需求,加強學生整體文化素質和音樂審美水平。
八、完善教學評價和反思
初中音樂教師對教學課堂的思考和反思及評價是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在新的音樂課程標準規定中,對音樂課堂的多元性的過程評價尤為重視,學生的課上表現就是考核的關鍵內容。教學反思是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煩死能夠幫助教師獲得經驗,加速提升。
九、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是初中課堂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要隨時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并完善。要不斷改變教學方法,更換教學思路,結合多媒體等現代化工具,加強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實現音樂的作用,體現音樂教育的價值,加強學生的個人素質和音樂能力的培養,為教育復合型人才做出基礎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