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瓊智
摘要:針對現階段農村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通過對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中有效的學習模式實踐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中的重要性,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農村中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
一、實施的原因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當今的課堂教學。尤其在農村中學,農民工子女多,留守兒童多,父母沒有能力協助教師輔導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們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識,提高與市里的學生的競爭能力,成為當下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原來一個要求通到底的教學模式已經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小組合作學習下的分層分組教學能針對學生素質、技能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區別對待原則,同時又從分層分組確定教學目標著眼,從實行分層分組組織形式著手,注意有層次地進行小組合作教學,因而針對性強,便于管理,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逐步解決農村中學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的難題。
為此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在八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中采用了分層分組小組合作教學并進行了實踐與探索
二、實施依據
自古以來,就提倡“因材施教”,美國教育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的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未能在學習中取得優異成績,主要不是學生智慧能力差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的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分層就是最大限度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這種學習條件和學習機會。“學生的英語能力存在差異,只要能把成績和個性指標相近的學生分在一個層內,把教學目標分層化解于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堂任務的布置,作業練習的指導,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之中,然后再配合行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教學模式,學生們將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原有分班體系不打亂的前提下如何分層備課,分層上課。分層作業和分層輔導,實施分層后采用小組合作的情趣教學班級與不實施分層分組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比較
三、實施過程
1、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科學合理的分層分組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基礎。1認真了解和分析全班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首先通過測試進行摸底,依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學習能力,將班級的學生分出1-5個不同層次的小組,方便在課堂上開展小組活動的 興趣教學模式。選出小組中自律能力強、認知水平高、責任心重的學生作為每個小組的組長協助老師的教學工作,這樣的分組要隨著學生的進步進行不段的調整。由于七年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開始的分組是很困難的,需要多次調整才能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從七年級到八年級根據課上課下的表現以及小考大考的測試成績共進行十幾次的分組。大致上是分了A\B\C三個層次,但是中間的力量變化比較大,為了更加突出競爭意思,必須要把中間力量進行細化給予更多的關注。在學習單詞等基本功訓練等環節又需要把全班分成一幫一的“師徒組”幫助基礎薄弱的同學用最短的時間學會單詞、簡單的短語和日常的交際用語。總的來說,A組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具備一定的能力及素質,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領會和理解能力強,能夠進行自主的教學練習和比賽,并能確保練習質量;B組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具備較好的英語基本功和基本技術及素質,學習興趣較濃,積極性較高,但運用能力和綜合能力較差,理解能力一般,安排任務后能夠進行一般的綜合練習;C組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基本功一般,素質也一般,理解和接受能力差,要從最基本要求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2小組分化是不固定的,學習一個階段后,隨著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及變化而調整。這也是對每個學生付出辛勤努力的鼓勵和肯定,也是對消極落后學生的一種鞭策,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熟悉和掌握課程標準,把握教學目標,對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教學內容是分層分組教學的保證。3依據課程標準要求,適應學生實際需求,結合英語課程特點,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分清共性與個性,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建立完善的考評體系。這樣分層分組教學模式雖說抓住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英語學習由被動變成了主動,提升了學習效率。但是,對于農村中學D等以下的學生來說,一般到了期中期末考試后就會有了很大的挫敗感。他們的學習能力差、自我約束力也差、只要課堂上跟著老師記筆記,每天背幾個單詞學說一句英文就是一種成功。現有的考試系統不太適合他們,讓他們產生了很大的落差感。所以在分層分組的同時一定要維護好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單獨給他們出套適合的基礎題,讓他們在同組比較中尋找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對他們能繼續學習英語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建立小組學習檔案分組之后,給三大組長發一個記錄本形成檔案袋,用來裝小組合作學習的資料,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組員的作品、每周小組作業檢查情況、組員學習進步表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小組評價時,對個人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等也要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可以在小組內樹立榜樣。
3、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體驗成功。①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并非每節課或整堂課進行。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來展開教學,將集體授課和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找準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靈活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度。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為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全班統一交流。例如英語書面表達課:集體授課5分鐘,分析這篇作文的寫作要點理清思路,接著由個別寫作能力高的同學給大家拋磚引玉,再由小組合作互幫互利5分鐘。這樣,一篇作文就會在課堂完成的差不多,也給一點都不會和不愛寫的同學開拓了思路,也有了獨立完成作文的勇氣和信心。這樣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的作文,會把同學們的思路打開,能夠迅速提升寫作能力。照比以往的教學模式下的作文課,效果要顯著多。要比同一年級沒有采用競爭機制和小組合作方式的班級,高出2-3分的平均分。通過將近一年的小組合作式的分層教學在每天的小考本小測試、閱讀理解方面、單詞記憶和理解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這種競賽意識下的小組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同學們的良好學習習慣。比如檢查筆記整理、評選優秀的錯題整理集等等。②筆者為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用,將競爭機制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小組之間的競爭形式多樣,如單詞接龍比賽、口語朗讀比賽、問題搶答比賽等,評選出最佳選手,在本組內加分,排出小組內名次。筆者還設計了一張考核表并附上具體的考核標準,從作業、聽寫、小考本、課堂檢測、綜合考試等多個方面檢驗小組學習效果。筆者沒有放棄任何一名學生,讓他們在小組競爭中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對CD層次學生放低要求但不是沒要求,為了不給小組拉后腿,他們會努力完成目標,同時他們完成目標時也能得到及時的表揚和鼓勵。③小組合作學習是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也帶動了學生注意力、觀察力、毅力以及興趣、動機、情感等多種心理素質的提高。另外,分層次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有利于對學生的培養,也有利于塑造高素質的英語教師。分層次教學給教師增加了不少的工作強度和難度,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同一教學目的、同一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模式,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工夫,從備課、上課到輔導作業都要有針對性。這對教師的授課水平有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使教師更增強了責任心。
參考文獻
[1] 道客巴巴“布魯姆的學習理論”.
[2] 百度“各種適合英語課堂的小組活動模式”.
[3] 百度“各種小組活動的考核標準”.
[4] 百度“如何在課堂上的幾個環節運用小組活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