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隨
摘要:思想品德課教學運用點撥式教學法時,教師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啟發和誘導,發展其求異思維,開展創造性活動,不能"代替"學生去學習與思考。"點撥"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不斷自我完善,實現思維的靈活拓展、學習能力的提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人格的升華。
關鍵詞:點撥教學法;思路;重點;疑難;規律
新課標理念表明,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校舞臺的主角,教師則是學生架設知識大橋的引路人和藝術導演。在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要,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思維障礙與心理障礙,運用點撥教學法進行必要的點撥引導。本文擬將如何巧用點撥式教學法,從點撥思路、點撥重點、點撥疑難、點撥規律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點撥思路,在探索中閃爍智慧火花
學習過程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學生思維的過程受“思路”的影響,良好的思路就像架起一座引橋,很快地把學生引入到教材中去,通過教師科學點撥,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校正路線,使學生立即抓住“課眼”,循序漸進。良好的點撥引導會使學生明確思維方向,而且會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輻射延展,形成發散式思維走勢,多角度、多渠道的去思考、分析問題。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重在啟發思考,妙在適時點撥,巧在點撥中導思,把學生引向深處思考。點撥要“點”得適時,“撥”得及時,在學生思維“憤悱”之際,在思維最佳處突破,才能撥動心靈之弦,啟迪智慧之火花。
二、點撥重點,在緊要處尋覓精彩華章
思想品德課教材的內容總有主次之分,對重點部分總是寫得特別具體、精采、吸引人。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要在教學適時的地方給予點撥,使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突出重點乃是教學最優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學如能輕重有序,把握其要,對重點部分講深講透,學生則一通百通,次要部分自然就容易理解了。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可概括為兩點:
1、教材體系中帶有基礎和核心性質的概念和原理,其他概念和原理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展開和發展的。如,憲法與法律的概念,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的原理,公民與人民之間關系概念及社會基本矛盾的原理,都屬于上述一類。課堂教學中要給予明確的點撥,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2、帶有總結概括性的觀點,在教學內容上有統領作用。如,教學憲法中的權利與義務的問題時,涉及到后面的各種法律知識和法學原理。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普遍存在法制觀念淡薄,只要權利而不履行義務的傾向。這與他們不懂得法律知識是密切相關的,教學中把權利與義務作為重點教學,設計幾個典型問題予以點撥引導,就能很自然地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教材所要求的目的。
三、點撥疑難,在疑惑中突破問題瓶頸
思想品德課教材中的難點是客觀存在的。作為教師要吃透教材,了解難點,突破難點。把握學生的心靈脈搏,因材施教,及時點撥,起到攻堅克難的作用。學生在自學閱讀中發現的問題,有的在討論探究中得到解決,但經過討論探究依然存疑,這要求我們教師及時點撥、引導,及時解決學生的存疑,對于難點的點撥應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如,《人生難免有挫折》一節,我確定的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挫折與人生相伴,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我采用情景創設,設計了一個有代表性的中學生小張形象:學生小張升入初中后,遇到一系列不開心的事,成績下降,人際關系緊張,覺得生活太沒意思了,媽媽給小張講了許多名人戰勝挫折的故事,讓他向榜樣學習。
四、點撥規律,在實踐中悟出巧妙方法
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新課程綜合性強、彈性大,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要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有創新、有亮點,能出彩,必須致力于規律與方法的探索與指導。俗話說:“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讓學生掌握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是點撥教學法的顯著標志,也是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天職。
思想品德課教學運用點撥式教學法時,教師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啟發和誘導,發展其求異思維,開展創造性活動,不能“代替”學生去學習與思考。“點撥”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不斷自我完善,實現思維的靈活拓展、學習能力的提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人格的升華。
參考文獻
[1] 何玉梅.如何化解思想品德課教學重難點[J].廣西教育,2009(02).
[2] 孟凡偉.談新課標下思品課教學如何建構學生的積極心態[J].中國教師,2013(S1).
[3] 申海印.初中思品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J].教育教學論壇,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