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暉
摘要:思想品德教學的設計與組織要緊密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對學生的思想引導、行為糾正和成長保障作用。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緊扣促進學生發展這一要素,靈活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結合;初中生;身心;特點;開展;思品;教學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綜合性、趣味性、時效性很強的科目,它承擔著知識傳授、思想教育、成長引導等多方面功能,其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成長環境、身心特點息息相關。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在思想性格上更為叛逆,尤其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指點,因此初中思品教師應當將教育教學工作與學生的思想實際,以及生活因素緊密結合起來,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組織與開展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如何結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針對性開展有效的思品教學工作進行敘述。
一、立足學生思想動態開展教學活動
學生的思想狀態應當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對于思想品德教學而言,能夠運用教學工作對學生開展滲透引導,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困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教師要結合日常教學工作,仔細觀察、全面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以此為導向,體現思想品德教學的引領功能。例如,剛進入初中的新生面對學習生活壓力節奏明顯有別于小學階段,初一年級有些學生出現了明顯不適應。有些學生因為思想上的不適應而產生一些退卻心理。在《走進中學》一課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談一談進入中學后的感受,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問題或困惑,然后從人生成長與學習經歷的階段入手,讓學生對已經開始的初中生活充滿信心,明白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階段。同時也告知學生,作為初中生要以更高的要求對待自己,無論是學習上更加勤奮,還是生活上更加自理,以及思想行為上更加成熟等等。接下來,我要求學生向其他同學大膽的講述自己目前面對的難題是什么,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對策,教師點評的方式,為學生樹立信心。一堂普通的思品卻走進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了思品課對他們思想的引導作用,教學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為所有教學活動都是立足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開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以環境為切入點開展教學活動
初中學生求知欲強,對自己生活的周邊世界充滿好奇。但難以準確把握社會生活環境的復雜性,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較差,自我控制力不強。因此,很容易在同伴壓力與盲從心理的驅使下,被不良誘惑迷惑,有調查表明,八年級上學期這個階段也是小團體易于形成及青少年犯罪的易發期,因此如何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教育成為必需。思想品德教學中也要著眼于學生生活環境方面的因素,巧妙設計組織思想品德教學,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例如在《一念之差,一步之遙》教學中,我沒有按部就班進行教學,首先和學生探討我們生活中哪些場所、哪些事情比較有吸引力,或者學生對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
三、注重學生的精神需求開展教學活動
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不能強行,只有通過學習者自身的感受、理解和領悟,透過對以往知識經驗的再發現、再加工,再創造才能內化成為個體獨特的心理內容,因此我們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學生的精神需求,使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教學內容要與學生學習的內部條件相一致,以活潑多樣的呈現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課堂”,喚起學生的自我需求。
四、結合家庭生活環境開展教學活動
初中生性格更加叛逆,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父母之間容易出現代溝。怎樣消除學生與家長溝通的障礙,使他們能夠了解體會感悟父母的關愛,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課題。教師以思想品德教學為抓手,結合學生的家庭環境做好學生教育疏導工作。在《跨越代溝—走進父母》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和父母共同完成一項調查問卷,側重于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內容、父母的出發點、子女的心理認可程度與思想活動,針對同一項事情將父母與子女的觀念想法總結羅列出來。教師在課堂上針對這方面進行專題討論,特別是產生抵制、逆反心理之后,所采取的哪些行為和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馳。針對這些行為進行分析,從正確理解父母的用意到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為,學生在思想上能夠更加理解父母,消除叛逆心理。正因為有了對父母的理解,才可以消除學生對父母的偏見,能夠和父母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這對于初中生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大進步,可以緩和學生與家長的關系,營造融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氛圍與溫馨的校園氛圍共同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學的設計與組織要緊密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才能更好地發揮對學生的思想引導、行為糾正和成長保障作用。教師要深入研究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密切結合學校實際、學生思想實際和教學內容,靈活開展教學活動,使我們的課堂煥發出永恒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