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琴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追求數學高效課堂,方式是多樣性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其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課改不斷深化地今天,有效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也是一個長遠發展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對于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來說,合作學習能夠彌補課堂教學存在的學生吸收程度不一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能夠將自己對于同一教學問題的不同理解和疑問進行交流、探討,從而找出更多樣化的學習辦法,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知識的吸收水平有著積極作用。
其次,合作學習的關鍵之處在于合作。這對于學生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樹立這樣的觀念對于以后的學習生活和人生道路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最后,合作學習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其主動權由教師轉換到學生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展開學習、思考、討論以及多種學習行為,這些過程中,都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要求,當然,這也大大促進了學生各項能力提高,例如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為學生的自我成長提供了平臺。
二、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1、合理地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提高競爭公平性。首先,小組的劃分要科學有效。所謂的科學劃分,就是要明確小組劃分的原則。所謂的科學小組,要考慮小組成員人數的合理分配,同時要兼顧小組成員的優勢搭配,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更具有可執行性,也要兼顧小組成員之間的地域性特征,也就是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時需要小組成員的討論,所以同桌和前后桌的討論更有實踐的價值。其次,小組成員要做好職責的劃分。在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類似于班級管理中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然是小組,就要有合作,既然是小組就要有明確的分工。所以合理分工,明確職責是小組能夠有效地進行下去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2、正確地組織、引導,確保小組合作的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基礎上的。同時,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是不可能落實高效這一目標的。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教師對課堂的組織與設計上。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需要教師對合作的每個環節進行精心的組織,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的指導,避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因為一個問題的爭執而影響整個教學環節的進行。
3、創設情境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創設情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了引導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基礎,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問題,然而小學生關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問題。因此,數學情境應更多地關注他們所關心的內容以及他們在生活中所獲得的經驗,這樣才能促使兒童的經驗數學化,使課堂充滿趣味,充滿數學味,展現數學課的靈魂。這樣,才能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有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所以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以一定的具有挑戰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現來引發新的數學問題,激活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現象與規律,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讓學生折紙、剪紙等活動,充分感知圖形的對稱性。在這個活動中,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如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軸對稱圖形。
4、合理設置問題,提高學生討論熱情。學生討論的熱情,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所要討論的問題,有趣的問題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置討論問題,將學生的熱情通過有價值的題設激發出來。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學生在實際討論學生時的變化,更多的給予及時幫助。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的差異性,對于復雜的數學習題進行解決時缺乏有效的技巧,而合作討論恰好幫助學生找到了解題技巧,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5、引入合作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合作教學理念的深入,對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可是由于教師受制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在進行教學時更多的進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現代教學理論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更多的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因而教師必須要提高合作教學的教育技能。在日常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機制進行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技巧。適當的建立培訓班,幫助教師提高合作機制教育技能,教師的技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夠提高。
6、促進學生全員參與,提高參與均衡度。從目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度特別是參與的均衡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小組中,好學生往往是主導角色,他們往往是幫助組內的差生,這雖然有利于學習,但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后進生在小組學習中的參與度,他們被動地接受幫助,反而失去了參與小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長久下去,反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保證各水平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對差生進行鼓勵,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去展現自己。
7、完善小組合作機制,做好討論成果展示。小組合作機制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去改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進行有效的教學。學生進行討論式學習以后,遇到的問題往往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因而在日常數學教學中就需要完善小組合作機制。例如,在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數學概念時,學生將討論中的問題總結出來,同時將討論的成果通過小教學展示出來。教師通過學生的展示發現問題,將好的學習方法和理念推廣出去,從而更好地將合作學習的成果延續下去,合作學習機制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完善和發展不是一躍而成的,要通過一步步的量變而達到質變。這就需要每位教師認真研究,努力探索,在教學實踐中去提高。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正有實效。
參考文獻
[1] 陳文雄.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幾點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3(20).
[2] 呂會進.指導學生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3(12).
[3] 尹慧英.“五步”組建有效合作學習小組[J].輔導員.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