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革新老式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創新教育,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今時代,如何在新課改下,對高中物理教學有效地進行創新教育,是高中物理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難題。以此為研究對象,淺談對新課改下高中物理的創新教育。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創新
一、正確解讀新課標,創新教育理念
其一在新課改下,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學習態度及價值觀。在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規定了教學的知識內容和要求,還明確規定了相應的情感意識、學習態度及價值觀。要求遵循知識、能力、情感意識、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相統一,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對培養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思想覺悟,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二在新課改下,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創新教育中,學生既要獲取科學知識與內容,同時又要學會科學探究,提高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應重視樹立探究式學習理念,基于科學探究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習自由落體運動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課前布置探究性題目,如:什么原因導致地面上的物體下落快慢不一樣?用什么實驗設計來證明你的觀點?還可組織指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與交流,并分享各組的研究成果。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其三在新課改下,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在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引導學生體會物理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新意識。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科學方法是在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所以,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同時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樹立創新意識
其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物理課堂創新情境。由于物理學科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學生很難理解與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生動、活潑的物理教學情境,使知識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教師還應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傳統、單一的模式轉變為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和悅耳的聲音,使教學變得富有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物理教學中,學習分子的熱運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前制作布朗運動的模擬課件,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水分子的運動情況,從而使學生在生動、有聲有色的畫面吸引下,提高其對此部分知識的學習,不僅對布朗運動的本質能夠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提高。其二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實驗是其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學生實驗之前,可以先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探究與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實驗來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建立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打破傳統觀念,使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實驗,以便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鼓勵學生自主發問,培養創新能力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不過喜歡尋根問底追問問題罷了。”他又說過:“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力求創設積極思維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自主提問,讓學生主動提問題,多提問題,多問為什么,因為正確提出問題也是創新能力的一種表現。比如在講超重和失重時,教師可在側壁開了口的塑料瓶里裝上水,演示瓶子靜止不動和自由下落兩種情況下的噴水情況,給學生制造認知沖突,學生會問“為什么會這樣?”,學生能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明已經在進行創新思維,說明他們動過腦筋,這過程本身就蘊含著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學生提問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同時,以上所述的有趣的演示實驗,也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興趣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創新思維的原動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逐步養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緊密聯系教學實際,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新課改,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創設新穎的情境,以觸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引發學生自主提問及繼續探究的欲望和動機,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四、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開展多種創造性活動
要想讓學生善于獨立思考,勇于創新,教師在教學中應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例如,在隨堂的鞏固練習階段,典型例題的解答盡量讓學生能一題多解,教師也可通過改變題設條件,一題多變,一題多問,舉一反三,從而培養學生不斷地把新知識和自己的認知相聯系,增強學生的質疑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因為練習既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途徑。。
總之,教師要盡量創設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而且也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