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鳳娟
摘要: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教師只要站在培養創新人才的角度上,不斷探索指導學生培養創新能力的新途徑、新方法,實施創造性的教學,就一定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指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尤其要……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如何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筆者經過閱讀教學的實踐,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樹立榜樣,激發創新熱情
美國認識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認識基礎和情感動力。”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創新的情感因素,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先決條件。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運用樹立榜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創新情感,激發創新熱情。
1、引導閱讀科學家的故事。古今中外有許多科學家的故事,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我注意搜集材料,經常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偉大的成就。告訴學生也要像他們那樣,刻苦探索,不斷想象,不斷思考,不斷去發現新問題,解決好問題。
2、挖掘教材中的榜樣因素。在小語教材中,蘊含著許多杰出人物創新故事內容。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深入挖掘其榜樣因素,設計一定教學情節,來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如教學《詹天佑》這課,當講到詹天佑根據不同地勢采用不同開鑿隧道的方法時,我讓學生去認真閱讀課文,然后用筆在紙上畫畫,最后讓學生上臺講這兩種開鑿隧道的方法,并組織評議。當講到詹天佑設計“人”字形線路,使火車上坡容易多時,我出示教具演示“人”字形線路圖。這樣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探究等一系列學習環節中,實際體驗到詹天佑杰出才能,感悟到詹天佑不怕困難、勇于創新,解決好問題的品質。
二、啟發想象,引發創新靈感
愛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創造性思維離不開想象。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特點,恰如其分地啟發學生不斷想象,引發學生創新的靈感。如我在教《荷花》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優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它們都是怎么樣的姿勢?“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訴大家你身邊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學生有的說:我聽到岸上有人說話的聲音,他們說:“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讓大家欣賞的!而且它以后還可以結成蓮子!”有的說:我聽到風姑娘說:“哇!多么美麗的荷花呀!讓我再讓她們跳上一支歡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著風姑娘一起翩翩起舞。還有的說:我聽到池中水的說話聲:“看!長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麗呀!”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令人驚嘆不已。
三、鼓勵求異,保護獨創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多鼓勵學生主動求異,想別人沒想的辦法,多方面、多方向、多角度、創造性解決問題,同時保護學生的獨創力。如教學《司馬光》一文,當學生理解司馬光沉著冷靜、遇事不慌不忙,用石頭砸缸救了小孩后,還可以鼓勵學生求異:“同學們,你們還能想出其他辦法救小孩嗎?”學生思維活潑,積極投入到思考中,紛紛說出自己的辦法。有的說:“我可以搬來椅子,站在椅子上用手把孩子救上來。”有的說:“我可以去叫大人來幫助,把他救上來。”……我說:“同學們真聰明,與司馬光的辦法相比,誰的最好呢?”我又引導學生與司馬光的辦法進行比較、推理,使學生認識到在當時情況下,用石頭砸缸是唯一可行的辦法。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獨創力,又進行了求異思維的訓練。
四、開展實踐活動,指導實踐創新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指出:“善于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因此,平時教師就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注意溝通課堂內外,指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實踐,不斷創新。如教學《燕子》這課時,我組織開展一次野外觀察燕子特點的活動,指導學生用心觀察,讓學生盡心地談出所看所得,看誰談得又多又好。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反復認真觀察,紛紛談出自己所看所想。這樣,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了生活,獲得了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獨立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教師只要站在培養創新人才的角度上,不斷探索指導學生培養創新能力的新途徑、新方法,實施創造性的教學,就一定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