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 大學生活動是促進其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載體。目前高校活動類目眾多,急需分門別類,便于活動資料的收集和經驗的交流,同時便于更好地發揮育人功效。平臺是基于PHP的CMSDEDE的二次開發,有“文體活動”、“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文學修養”、“兩學一做”、“社會服務”、“其他”等欄目,同時增加了“在線留言”版塊,從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加以修整,力求大范圍推廣使用。
關鍵詞: 大學生活動 展示平臺 設計
“大學精神”的實質是在濃厚學術氣氛中的“隨意交流性”[1]。高校學生已不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我們需要的是具備高知識儲備的大學生不僅應在書本知識上有所突破,更應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活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一、設計大學生活動展示平臺的迫切性
1.高校活動類目眾多,急需分門別類。目前大學生的活動種類繁多,名目多樣,如挑戰杯科技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科普大賽、攝影大賽、啦啦操、辯論賽等。從級別分,有系級、院校級、省市級、國家國際級等;內容上可分為文化類、體育類、科技類、培訓類、藝術類等,形式上可分為競賽類、宣講類、表演類、分享類、探索類等。各類活動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發展出固定的模式和自身特點[3]。而各項比賽有的具有傳承性,有的具有相似性,學生在熱情參加各種活動時有時會苦于對活動的性質、效力等沒有冷靜思考的空間及平臺,我們需要對各項活動進行系統分類。
2.系統專業的平臺,便于資料的收集和經驗的交流。高校學生多數都有極高的熱情投入各項活動,但很多時候,不同部門組織的具有相關聯性的活動,學生很難掌握到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大量優秀的學生活動無展示、交流、學習之地,除此之外也不利于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活動資料的整理。如有專門的大學生活動風采展示平臺,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根據自我需求有針對性地尋找信息,和參與過活動的同學交流經驗、資源共享,另一方面便于學校相關部門對學生活動的整體把握和指導。
3.能更好地發揮活動育人的功效。高校活動是大學育人功能的重要載體,它承擔著學生自我管理、素質教育拓展、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個人社會化等重要功能,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在充分認識自身位置的基礎上,發揮自我能力,提高特長技能;有利于實現知識技能拓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在多元文化沖突中樹立正確的思想,促進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互動發展[4]。
二、平臺的設計
筆者通過調研大量高校的學生活動,結合學工部、團委及學生主體的反饋信息,查閱現有的文獻資料,設計大學生活動風采展示平臺。本平臺主要分為“文體活動”、“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文學修養”、“兩學一做”、“社會服務”、“其他”等欄目,同時增加“在線留言”版塊。如圖1所示:
平臺的設計主旨是整合現有的大學生活動,提取同類活動的共通性,著重介紹該類活動及競賽的開展時間、總體要求、歷年成就、發展趨勢、經驗總結等,專門開辟的“在線留言”版塊即是便于學生的線上交流,只需實名注冊,就能擁有本平臺的論壇進入資格,管理員負責對每條留言進行審核。本平臺立足學生活動實體,用大量的活動圖片吸引學生的眼球,力求用直觀的形式抓住學生的第一興趣點,簡潔明了,形象生動,如圖2所示。
本平臺是基于PHP的CMSDEDE的二次開發,編程語言可讀性強,便于維護和推廣,同時共享校內已有的部分系統的數據庫,如校團委學生活動統計數據庫等,減少再次開發造成的資源浪費及信息錯誤。
三、推廣運用
本平臺自開發之后,已選擇在一本科高校小范圍內測試運行,周期約兩個月,同時針對學生、教師、管理人員等不同用戶,不斷搜集反饋信息。目前平臺的不足主要是:在訪問量較大的時間段,網絡有時會出現占比量大、訪問不順暢的情況;平臺的菜單功能設計還可再細致一點,文藝氣息不太濃厚;內容更新不夠及時等。接下來將就出現的問題加以整改,同時進一步優化界面的功能,力求大范圍地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孟靜.基于大學生活動行為的高校戶外空間研究——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D].北京林業大學.
[2][3]周麗娜,許凱.淺析大學生活動項目開發與創意培養[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4]林勇靈.論大學生社團活動育人功能的實現[D].廣西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