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鋒 / 海裝裝備采購中心
基于供應鏈的裝備保障鏈的建立
楊學鋒 / 海裝裝備采購中心
隨著現代物流技術的迅速發展,本文從現代供應鏈的角度出發,探討武器裝備保障供應中的裝備保障網絡。通過分析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鏈的特征,研究了構建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裝備保障鏈的關鍵環節,并對裝備保障鏈構建方法提出合理建議。
供應鏈;裝備保障;建立
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催生了新的作戰樣式――信息化戰爭。在信息化戰爭中,作戰空間立體化、方式多樣化,以及武器裝備的高損毀和物資的高消耗,都使裝備保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我軍武器裝備正處跨越式發展階段,列裝裝備的型號日益增多,技術含量大大增加,裝備保障方式也正發生著重大轉變。
1.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圍繞企業核心,通過對信息、物資和資金的有效控制,將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模式。其中物資和資金為線性傳遞,而信息則在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相互交織傳遞,呈網狀、鏈狀交聯,從而使供應鏈前后貫通、左右關聯,形成了供應鏈網。
目前,供應鏈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熱點,即在滿足一定服務條件下,把制造商、倉庫、供應商、配送中心等組織有效聯系起來,達到對產品制造、轉運、銷售等環節的科學管理,使整個供應鏈系統達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
1.2 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原則
1.2.1 整體性。
供應鏈是一個有機整體,各環節要無縫聯結。
1.2.2 橫向集成。
供應鏈橫向跨越各成員組織,運行中突顯集成化特點。
1.2.3 需求驅動。
供應鏈的形成基于市場需求,用戶的需求是供應鏈的源動力。
1.2.4 信息共享。
供應鏈的信息獲取渠道不一、資源不均,成員間的信息共享是供應鏈有效運行的基礎。
1.2.5 信息同步。
供應鏈各成員間的信息共享要做到同步和全覆蓋,才是供應鏈發揮效能的關鍵。
1.2.6 節約成本。
供應鏈各成員的資源由供應鏈統一調配,確保供應鏈運行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2.1 定義
裝備保障是指軍隊為使所編配的裝備執行各種任務而采取的保證性措施與進行的相應組織指揮活動的統稱。
裝備保障鏈是指把裝備保障過程中的指揮單位、保障單位、作戰單位等軍隊實體與裝備承制單位、承修單位、配套單位、科研院所等地方實體作為一個個保障單元,再通過供應鏈基本原理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融合軍地、連結前后的有機網絡整體。
2.2 裝備保障鏈管理
在傳統的裝備保障模式中,各環節信息相對孤立和封閉,造成裝備保障信息缺失、保障效率低,難以實現裝備保障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與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現代化要求相去甚遠。
裝備保障鏈管理理論,即把每個保障單元交聯起來,確保信息共享、資源互通、有機融合,充分發揮每個保障單元在保障鏈中的能力和作用,全面提升裝備保障效能。
裝備保障鏈管理理論必須以作戰需求為牽引,以信息網絡為依托,以現有保障資源為基礎,圍繞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未來戰爭,實現我軍裝備保障資源的合理調配、信息的高效互通、能力的大幅提升。
2.3 裝備保障鏈特點
2.3.1 組織結構復雜。
裝備保障鏈跨越軍隊保障和社會保障兩大不同領域,包括所涉及的所有保障單元實體,為使其有機融合,其組織結構層級復雜、運行難度大。
2.3.2 整體動態完善。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戰場需求動態變化,使得裝備保障鏈整體結構始終處于一個動態改進和完善的進程之中,各保障單元的保障活動也會因需求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2.3.3 軍事效益突出。
裝備保障鏈其宗旨是為作戰服務,為打贏戰爭服務,因此,不同于地方供應鏈節約成本的原則,裝備保障鏈可以犧牲經濟利益,以確保重要方向、重要時間內的戰場需求得到滿足,突出軍事效益。
2.3.4 物資雙向流動。
裝備保障鏈在確保軍隊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還要確保有價值受損裝備的返修渠道暢通,始終保持裝備保障資源的雙向流動。
2.3.5 反應迅速、運轉高效。
未來戰爭節奏快、戰場損耗巨大,裝備保障鏈必須具備迅速反應、快速集結、準確投送等特點和能力。
3.1 總體思路
以作戰需求為牽引,以全系統、全壽命管理為指導,以信息網絡平臺為依托,各保障單元有機融合、資源共享、系統集成,確保裝備保障資源效益最大化,為打贏未來戰爭提供保障。
3.2 基本方向
3.2.1 軍民融合。
著眼裝備保障軍民融合,要從國家戰略著手,大幅拓展軍地裝備保障資源的融合范圍和領域,強勢推進現行裝備保障體制和機制改革,全面完善相關軍地政策法規,確保軍地資源的高度共享和融合,建立一個具備完善的領導管理體制、規范的管理運行機制、統一的融合標準體系的裝備保障鏈。
3.2.2 三軍一體。
著眼三軍裝備保障需求,各軍種集中力量抓裝備保障建設,面向作戰單位提供裝備保障服務,打破三軍傳統裝備保障領域的壁壘,解決三軍裝備保障系統自成體系、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效益不高的問題,建立一個投入少、效益高,三軍一體的裝備保障鏈。
3.2.3 平戰結合。
著眼裝備保障平戰結合要求,軍地各裝備保障單元要面向未來作戰需求,深入開展裝備保障體系研究,戰時需要什么樣的裝備保障體系,平時就建設什么樣的裝備保障體系,確保各裝備保障單元平戰轉換及時,滿足未來戰場裝備保障資源需求。
裝備保障鏈的建立和實施涉及面廣、調整面寬、協調因素多。因此,裝備保障鏈的改革實施應本著積極穩妥、高效運行的原則進行,并處理好推進改革與遂行保障任務的關系。從橫向看,涉及全軍裝備保障各業務主管部門、保障機構及所屬單位;從縱向看,涉及裝備保障體制的方方面面,包括籌措機制、計劃體制等。可以說,裝備保障鏈的構建與實施是我軍裝備保障領域的一次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