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娟
摘要:指出了自助游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游客需提前準備大量信息,包括交通、飲食、住宿、景區信息等,這些條件是否完善對地區自助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鞏固西藏作為旅游圣地的地位,西藏還存在亟需改進之處。基于親身實踐自助游進行的考察,在自助游基礎服務設施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自助游;基礎服務設施;西藏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1-0127-03
1 引言
西藏的高山、藍天、白云、經幡、寺廟、牦牛、民風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游歷,使其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旅游圣地。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人們對旅游認識的加深,旅行社安排的有限時間內的固定線路游覽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游客追求自由、舒適、個性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選擇自助游,但是自助游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游客需提前準備大量信息,例如交通、飲食、住宿、景區信息等,這些條件是否完善對地區自助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基于此,筆者以親身實踐的方式對西藏旅游業進行了研究,現論述如下。
2 自助游信息的獲取
2.1 出發前準備階段信息的獲取途徑
目前處于互聯網時代,筆者首先想到的是通過網絡,借助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國內常被使用的百度搜索引擎為例,輸入“西藏旅游”,搜索出現的結果通常為各個旅行社網站提供的信息、自助游網站信息,以及其他網站的問答版面上匿名游客提出的問題及回答。整個搜索過程,出現在前兩頁的信息中沒有出現旅游類政府部門網站。
為了得到權威性信息,筆者專門登陸國家旅游局網站。在旅游局網站首頁分類繁多的欄目中,筆者找到了西藏自治區的專題頁面,打開頁面后,看到的只有西藏旅游簡介、新聞、特色旅游圖片、官方微博,無法從上面找到自助游需要的具體信息,例如外地可到達西藏的公路線路圖、拉薩到西藏其他地區景區的公共交通線路和地圖、公共交通價格、可選擇的住宿級別分類、天氣特點、景區門票的購買規則及價格等等。此外,筆者在此網頁找到了西藏旅游投訴電話號碼,但是沒有相應的咨詢電話號碼。
對此,建議旅游類政府部門官方網站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網站建設,加強旅游實用信息的充實,多提供旅游相關領域的官方鏈接地址,從而方便游客查詢到最新的權威信息。
2.2 機場、車站等客流量充足地點對旅行信息的鋪設
到了旅游地之后,游客的必經地點有機場、火車站、長途客車站、公交車站、旅館等,游客通常會在這些地方探問當地旅游信息。
在機場,有一些旅游公司擺放在醒目處的旅游線路價格報表,這些線路價格遠遠大于筆者出發前在各種網站上查找到相同旅游線路的價格。在長途客車站、公交車站附近,有很多規模不等的旅游公司推銷員發放宣傳單,同時,也有很多提供旅游服務的大量流動個人發放名片,不管是旅游公司推銷員還是流動個人,這些旅游服務機構對相同旅游線路提供的價格具有價位相差大、價位可協商、價位彈性大的特點,這令游客無所適從、唯恐受騙。
針對以上特點,筆者建議政府旅游機構在機場、火車站、長途客車站、公交車站等人群集聚地設立免費宣傳冊自取點,宣傳西藏旅游必備信息,例如,到達西藏各景區的交通方式、價位,應對高原反應的有效方法,藏區各地醫院聯系方式及地點,各旅游線路價格參照表,以及對藏族人民風俗習慣的注意事項等。
3 自助游的交通
3.1 從其他地方到達西藏的方式
3.1.1 航空
西藏境內目前擁有拉薩貢嘎機場、昌都邦達機場、林芝機場等3個民航機場,可直達北京、成都、重慶、西安、西寧、香港,以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等各大城市。這是青藏鐵路開通前游客進藏的主要手段,雖然快捷但是價格高。
3.1.2 鐵路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956 km,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運營。鐵路交通價位低,方便游客欣賞沿途風景,且有利于游客逐漸適應高原氣候、減緩高原反應程度,這些優勢使得鐵路成為游客首選,但是火車車次少,在旅游旺季遠遠不能滿足游客需要,以筆者此次自助游為例,出發前10 d已經無法預訂到車票。建議鐵路系統根據西藏旺季旅游需要的適度增加發車次數。
3.1.3 公路
目前從內地進藏主要有4條公路:從四川進入西藏的川藏公路,從青海進入西藏的青藏公路,從云南進入西藏的滇藏公路以及從新疆進入西藏的新藏公路。
公路是眾多自行車或自駕車“驢友”(是對戶外運動,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稱呼,也是愛好者自稱、尊稱對方的一個名詞)的選擇途徑。根據《西藏自治區交通行業標準-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2001年10月1日施行版本),西藏農村公路劃分兩類等級:第一類為交通部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001-97)》中確定的等級公路;第二類為等級公路之外的簡易公路。簡易公路分為簡易一級公路、簡易二級公路(機動車道)。西藏農村公路的等級選用原則如下:重要縣道應選用交通部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001-97)》中的四級公路;一般縣道和重要鄉道應選用簡易一級公路;一般鄉道選用簡易二級公路。而西藏設有1個地級市拉薩、1個縣級市日喀則、6個地區(昌都地區、林芝地區、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那曲地區、阿里地區)和73個縣(市區)。因此,西藏自治區內多為四級公路、簡易一級公路和簡易二級公路,其中又以后兩者居多。
進入西藏自治區之后,西藏自然地理環境的惡劣和進藏公路所經之處多為無居民區,這已經為自助游帶來潛在危險,雖然在如此惡劣的自然地理環境下開辟出公路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但是無法否認公路安全設計細節的缺失將進一步加大危險發生的幾率。據筆者在旅途中所觀察到的情況以及上面所提到的西藏農村公路劃分標準,鏈接西藏不同景區之間的公路多為單車道或雙向單車道,這些簡易公路的雙向單車道中間沒有分道線,道路兩側也沒有安全白線,相當于沒有為汽車以外的交通方式留有行車空間,而在這些旅行道路上,除了載滿游客的客車之外,還有眾多的自助游自行車和徒步驢友,這對后者而言存在巨大的潛在安全隱患。
建議自治區政府旅游部門攜手交通部門充分利用當地的物質基礎盡量完善交通細節,為道路兩側補上安全白線,為徒步或自行車自助游游客留有安全運行空間,減少安全隱患,盡量保證自助游游客的安全。
3.2 西藏自治區內的交通方式
(1)在市區和縣城內,例如在拉薩,有公交車、出租車、人力三輪車供游客選擇。這些交通方式各自存在不同的問題,例如,出租車不打表、沒有發票、隨時停車搭載其他同方向客人現象嚴重,而其他兩種交通方式的運行缺乏規范性,尤其是人力三輪車,隨便停、占道的現象嚴重,易導致交通擁堵。
(2)連接不同地區之間的客車運行存在發車時間點不固定、車次少、衛生狀況差、超載嚴重等普遍現象。例如,筆者中午12點左右在乘坐從拉薩到羊八井鎮的小巴車載客量最高為9人,實際乘坐人數為15人左右,此外,車頂上堆放了大量貨物,2 h的車程后到達目的地,小客車立即返回,也就是說從羊八井返回拉薩的最后一班車是下午2點,班車結束時間早,不利于游客返程。
(3)搭順風車也是西藏地區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游客可以在路邊伸出胳膊、向上舉起大拇指表示想要搭車,希望有意的司機停車載人提供幫助。這種方式是西藏人民民間習慣在現代的延續,體現了民風淳樸得以保留,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幫助的正能量。
(4)西藏很多著名景點不在某個市區或鎮上,往往與客車停靠點還有一定距離,而客車停靠點到景點之間并沒有可以直達的班車,游客只能選擇租車或參加旅行社的旅游團。但是,租車價格過高,而旅行社眾多,良莠不齊,價位也相差很多,這給自助游帶來很大不便。
針對以上現象,建議旅游部門攜手交通部門規范出租車、公交車、人力三輪車的運行;增設熱點旅游地區觀光專線客車,根據淡旺季的不同需要增加或減少發車頻率,既為游客帶來方便,對旅游方向也有引導作用,也提高了對景區的宣傳作用。
4 自助游的住宿問題
自助游游客在住宿方面有多種選擇,上至高、中、低檔賓館,下至按照床位計價的青年旅舍。賓館的分級有嚴格的標準,存在爭議的地方較少,但是進行西藏自助游的游客以青年居多,而青年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因此,青年旅舍成為優先選擇。
西藏的青年旅舍分兩種:一為國際青年旅舍在國內的連鎖店,具有價位低、環保、衛生等優點,但是以國內收入標準來看,國際青年旅舍在國內的價位類似于經濟型酒店;二為民營性質的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青年旅舍,同時具有價位低的特點,因此成為驢友的集散地,但是衛生方面沒有充足保障,例如,雖然床單被罩日用物品可以做到一人一換,但是房間內與洗漱間的衛生狀況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5 景點門票問題
到了西藏而沒有去布達拉宮等于沒有去西藏——這是旅游者對布達拉宮在西藏旅行中重要位置的定位。但是布達拉宮門票的購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根據規定,布達拉宮每日限制接待人數不超過2300人,每位游客在布達拉宮內部的停留時間不得超過2 h,從買到票的時刻開始算起;參觀布達拉宮實行預約制,即提前一天排隊領號,每天發放700張,每人最多可以領4張預約號,領到號之后第二天要嚴格按照號上列明的時間(日期、小時)到布達拉宮接受安檢,進入宮墻,上到宮殿門口購票進入。
對于布達拉宮門票的這種特殊規定,保證了已進入游客的參觀質量,但是對于旅游旺季的自助游游客來說,為了排隊領取第二天的預約號,至少要用1 d的時間,更有甚者,可能連續排隊幾天才能領到,這也滋生了靠此謀取巨額利潤的門票倒賣者的出現,導致游客要花費幾倍的價錢才能買到旺季原本價格為200元的門票。
對于布達拉宮門票出售數量和參觀時間的限制是出于對文物的保護,但是僅能到現場排隊領取預約號這唯一的購買途徑給旅游時間有限的游客帶來了極大不便,購票程序的設計理應更加合理。對此,建議能夠網上預訂與現場發放預約號同時進行,兩種方式分別分配給一定名額,節約旅游者的時間和精力,不至于使游客為了購買門票而虛耗時間,游客也有了富裕時間參觀其他景點,對西藏的旅游事業發展同樣產生推動作用。
6 自助游游客的飲食問題
西藏的餐館、飯店同樣具有多元性,除了有其他各省的特色小吃,其中尤其以川菜館居多,還有具有異域風情的尼泊爾或印度特色餐廳以及西餐廳,這大大滿足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口味需要。但是,在如此多樣化的餐廳背后,原汁原味的藏民餐廳并不多;在相對繁華的大街上,偶爾會看到不大的藏式餐館招牌被淹沒在日益國際化、現代化的街道兩側;在安靜的小街道上,即使有藏民經營的藏式餐館,往往在經營方式、裝修環境、衛生方面有待提高。而對游客來說,不遠萬里來到西藏高原,更愿意在漫步街頭時能夠隨意間就發現一家藏族風味濃厚的藏餐廳,然后進去品嘗一下藏族特色飲食。
建議對藏族飲食文化進行提煉宣傳,同時鼓勵、培訓藏民在餐飲經營方面能夠將現代管理理念和藏族傳統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
7 自助游游客的購物問題
西藏的大型購物中心主要集中在拉薩,這里有多個綜合市場、農副產品市場、商場、商廈、百貨大樓等,例如,大昭寺附近的八廓街對游客來說尤其著名,可以滿足游客不同層次的價格需要。
在去西藏之前,旅游者可以看到的宣傳資料都告訴他們:西藏與其他旅游地點的很大不同之處在于民風淳樸以及藏民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因此,游客對藏民也充滿無限信任。此外,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購買一些當地特色產品屬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因此,也愿意購買西藏當地特色產品,例如,綠松石、藏銀飾品、蜜蠟飾品、蟲草、藏紅花等。以上產品產自西藏或被藏民廣泛使用,外地游客大多不甚了解,因此,面對不同地點的那些令人無法理解的價格差距,無法分辨產品真假。這種對藏民信仰的信任與商品經濟現象發生沖突時,游客無所適從,長此以往,對西藏旅游聲譽會有消極影響。因此,建議進一步完善市場規范,擴大對西藏當地特色產品信息的宣傳,使游客可以在充分了解產品信息的基礎上放心購買。
8 結語
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西藏自治區政府旅游部門已經在信息提供、交通設施、住宿、餐飲、景區管理、購物等旅游環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服務,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有提升空間,同時引導游客和當地居民保護受商業大潮沖擊的傳統文化和信仰。
參考文獻:
[1]西藏自治區交通廳建設處.西藏自治區交通行業標準-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R].拉薩:西藏自治區交通廳建設處,2001.
[2]鐘高錚,耿嬌陽,麻學鋒.西藏旅游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J].經濟地理,2012(11).
[3]翟輔東.西藏區域旅游線路組織優化研究[J].旅游學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