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玲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學生認識文字的開端,更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關鍵。只有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才能讓語文這門學科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直至成長為參天茂盛的大樹。那么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有那些呢?本文從讀寫結合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出發,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實踐研究
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內容,同時也是教學難點。教學實踐表明,通過細讀、精讀語文課本教材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對語言的表達能力及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深化學生對語音技巧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通過寫作訓練則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讀寫結合順應了教學改革需求,把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當做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把“讀”的簡單嫁接于“寫”的困難之上,在學生通過對于“讀”的思考和感悟上,產生“寫”的靈感,這樣的寫作發生于心,靈感就如源泉般涌來,可以真正的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久而久之就會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學生的學習。
其次,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悟,是用自身言行總結的藝術精華,在學生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可以感受詩人的情懷,感受文人的情緒,在藝術熏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氣質蘊含,而寫作情懷也是在這種素質中,應運而生,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可見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讀寫結合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對教師職業發展的一種促進,當學生讀得越多、寫得越好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增添自己的學識,才能有能力勝任學生的輔導,因此,教師也要在閑暇的時間,增添閱讀,這樣才能給學生推薦更好的讀物。讀寫結合不但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是教師任教過程中的挑戰,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能力,也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研究
1.加強課外閱讀,對素材進行抄寫。
常說讀寫,其實讀寫從來不是分開的,讀是為了增強學生對于素材的積累,因此教師要訓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去用筆抄寫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準備一個本子,當閱讀的過程中碰見好詞好句,就進行摘抄和記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在抄寫的過程中,才能將這些好詞好句銘記于心。并且在準備本子的過程中,筆者建議使用田子本,并且用鋼筆一筆一劃地去抄寫這些詞句,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詞句的記憶,也可以改善學生的字體,學習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可是一筆好字,卻是學生的第二張面孔。因此在摘錄的過程中,應保持平常心,切記過急過燥,深刻理解詞句的精妙之處,才能運用得得心應手,妙筆生花。
2.結合語文課文教材,強化閱讀寫作能力。
教材是供教師教學所用的資料,它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藍本,更是師生進行教學互動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作用,而小學語文教材無疑是一座資源豐富的寶藏,里面蘊藏著大量的寫作資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課本教材,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使課本教材的教學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會學”并“學會”。在日常讀寫訓練中,教師利用教材,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課文的練習與誦讀,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與精準。此外,教師還要適時地對文本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延伸與擴展,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創造能力,進而強化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例如,在執教《桂林山水》一課時,文本首段并未開門見山地對桂林的山水美景進行直接的描述,而是對波瀾壯闊的大海及水平如鏡的西湖侃侃而談、徐徐描繪,緊接著運用“卻”一字使話鋒一轉,將漓江之水的美描寫得淋漓盡致并與大海及西湖對比。接下來,再運用排比的句式將漓江之水的“靜”、“綠”、“清”等特點描寫得活靈活現、生動形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領略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獨一無二的美景,更要耐心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與積累,仔細欣賞與品味文中詞句,進而體會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贊頌其秀麗風光的意圖,并將之運用到寫作過程中。
3.引導學生摘抄美文,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經過不斷的語言積累才能形成,而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經典美文的摘抄與記錄,但因為每一年段的教學目標不同,所以在經典美文、范文的摘抄時應當有所不同。如低年級的摘錄應當以句子的構成形式與詞語的理解為主,但不能只是簡單地抄寫與記錄,更要注重思考、背誦與理解,這樣才能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而高年級則要注重對語言的欣賞與品味,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還要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注重讀寫相結合的教學策略,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與建設者,為國家、民族的美好明天共同奮斗。
參考文獻:
[1]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
[2]歐雯.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