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梅
摘要: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體中,教師要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學生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膽吸收這些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學生;以身作則;培養
班級管理尤其是低年級班級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同時又是充滿了育人的科學,它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甚至影響著孩子們一生的生活道路。班主任工作實踐告訴我,要成為一位合格的低年級班主任,需要認清這個年段班主任的任務和職責。那么,如何去教育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呢?經過半年的不懈努力和摸索,現就低年級班級管理談談自己的經驗。
一、以身作則,做學生喜愛、親近的老師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許多調查表明,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的特征是:民主的、公正的、好學的、富有愛心的。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平等,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班里的班委、小組長、班級文明升旗手、班級之星、三好學生、單項積極分子等都由班級民主推薦產生,最后鼓掌確定,讓真正有能力的、有水平的學生脫穎而出,用行動向全班證明老師是民主的、公正的,從而形成一種健康的競爭機制。同時班級開設班級信箱,學生可以對班級的建設、管理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建議,我開設的班級周記及時記錄了學生的想法,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敞開心扉訴說的平臺。我通過周記的交流,接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及時了解班級情況,進行適當處理。每次晨會或做早操結束后回到教室,則是學生期待與興奮的時刻,因為我將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并當場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與尊重,從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個性,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老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在感染、感化、震撼著學生。學生人格的升華、個性的養成、心靈的凈化,無不受老師的激發、點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只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言傳身教感染、影響、教育學生,學生良好的素質將在潛移默化中生成,它更多的獲益于陶冶,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樹立服務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讓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個良好的開端呢?我想,空頭說教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熱心地引導。小朋友們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也不知道怎么學習,我就根據他們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經常講些小數學家、小文學家、小畫家、等名人的故事給他們聽,用這些生動的故事把他們吸引到學習上來,小朋友一聽入了迷,我再引導他們想一想,說一說,聽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看誰想得好,說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熏陶和啟迪。在孩子們有了美好的學習愿望以后,我就根據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學習競賽,同學們的上進心是特別強烈的。這一下,同學們可來勁了,一個個手握鉛筆,聚精會神,一筆一畫地認真書寫。一張張工整的作業展示在我的眼前。當然,這種引導既是積極的也是具體細致的。教師的功夫貴在循循善誘,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只要我們服務周到,引導得當,他們就會沿著老師指引的方向去獲取新知,增長才干,不斷進步!
三、細心幫扶每一位學生
低年級的小朋友就如一株株嬌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地培育,才能使他們健康地成長。一個班主任要全面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游戲,從生活習慣到思想品德,都要細心地扶持,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通過熱心地引,細心地扶來體現的。剛入學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就把學習常規、生活常規、清潔衛生常規、課間活動常規等等都編成兒歌,讓同學們天天讀,時時想,記在心,照著做,并且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來進行訓練,細心扶持,使孩子們初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例如:在一年級上學期,我給他們編了一首兒歌是:鬧鈴響,快快起,背書包,上學去,遇同學,微微笑,見老師,就問好,進教室,擱書包,拿出書,快學習。時間一長,晨讀的習慣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之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們碰到的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可能就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機和突破口,未曾喚醒學生的人格心靈。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外,還特別要對那些頑劣兒童更細心的扶持,要發現他們的長處,正面引導,使之克服缺點,不斷進步。如我班黃龍同學上面有幾個姐姐,他是個男孩,父母對他嬌生慣養,他不僅在家里打罵姐姐,不聽大人的話,到了學校還是惡習不改,上課坐不穩,不會聽講,下課就打鬧,在他身上確實難找出優點來。可是我發現他有一次寫字第一個完成,我就及時表揚了他,第二天,他又把字寫好看了,于是,我大加表揚,并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并鼓勵他克服缺點,努力做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耐心幫助,他進步很快,每次考試在班里都是前十名。這件事說明,只要我們堅持耐心扶持,這些學生也是能進步的,而且還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總之,作為一個優秀的班級管理者,班主任不僅要充分發揮創新思維,而且還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只有這樣,班級管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吳芙蓉.小學班級管理心得[J].素質教育論壇,2010,(9).
[2] 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