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縣立
摘要:建筑的發展,從最初為人類提供遮風避雨、抵御惡劣自然環境的掩蔽場所到現在的智能化居住環境,期間歷經了人與自然由對抗至和諧的歷史進程。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建筑帶來的人與自然的疏離以及建筑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建筑能否最終重新回歸自然,實現建筑與自然共生,“綠色建筑”概念的提出至關重要。
關鍵詞:綠色;施工
一、綠色施工的必然性
建筑施工企業要想長期發展必須要實施綠色施工,這也符合我國國情,建筑業作為一個開放的行業,建設施工企業將面臨市場競爭,綠色施工是建筑企業可以進入建筑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實施綠色施工的施工企業在項目投標中將更易于中標,一些發達國家具有綠色施工能力的企業進入我國的建設市場后將形成極大的市場壓力和對建設市場的推動。此外,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既能創造經濟效益,也能產生環境和社會效益;有利于增強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有利于穩固企業自身的市場地位,有利于企業的長期良性發展。因此,綠色施工是施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和必然。
二、綠色施工的主要技術措施
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綠色施工扮演重要的角色。要使綠色施工得到落實,應進行總體方案優化,在規劃、設計階段,應結合項目具體要求考慮如何進行綠色施工,提供綠色施工所需要的基礎條件。綠色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管理是實施綠色施工的關鍵環節,這里主要介紹綠色施工的幾項具體技術措施。
1、場地與環境。(1)建筑場地。施工場地應進行合理布置,減少占地面積,加強對場地的保護,嚴格執行事先審核的開挖方案,把對場地的破壞和擾動減少到最低程度,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防止施工現場及附近水土流失等對環境的破壞。(2)環境負荷。事先建立規劃好存儲施工廢棄物的堆放地點,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分類處理;盡量減少和避免直接排放導致增加污染源,如:垃圾站、化糞池、水泥庫、倉庫等必須采取防滲防漏措施,以防止污染物、化學品、危險品、固體廢物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泄漏;施工結束應恢復施工過程中破壞的植被,補償施工過程中地貌破壞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土壤侵蝕損失。(3)水文環境。在工程地質鉆探和土方開挖之前,做好與地下水的隔層處理防止污染;在施工過程中減少對水質和水量的破壞,采取有利措施保護好周圍施工場地及其周圍的水資源環境;優化現場降水方案,縮短打降水井深度,保證開挖安全,用合格水源回灌。
2、臨時設施。傳統施工中臨時用地經常需要占用較大面積土地,破壞了生態環境;在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搭設多層、緊湊用房等,充分利用空間。如利用周邊的配套公共建筑設施,以大大減少臨時工程和輔助工程占地。積極利用工廠定制化產品,推廣運用商品混凝土、成本砂漿和預制構件,盡量取消或減少施工現場設置木材加工廠、鋼筋加工廠、混凝土攪拌站,不僅可以減少對現場環境的污染,而且可以有效減少臨時工程用地,提高用地效率。
3、新技術及新材料。積極通過改進施工工藝技術,多應用高性能材料,不僅推進施工速度,減少浪工現象,而且能夠節約資源,降低環境負荷。比如,在施工高層深基坑時可以采用逆作法,在地下室 1 層的頂板結構澆筑完成后,地下部分的施工就能夠在密閉的地下空間內完成,可以減少因開敞式深基坑施工帶來的噪聲、粉塵等環境影響。積極推廣市政管網頂管技術,這樣在工程維修、管道埋設、更換時不需封路、對其它基礎設施無影響,從而加快施工速度,又減少環境保護污染,節省資源,提高了生產效益。在樁基礎工程中多采用噪聲小的靜壓樁基。多采用清水混凝土,其表面可以不作抹灰、噴涂、干掛等裝飾,能夠節約資源、減少和避免垃圾和噪聲的產生;多采用自密實混凝土,大大降低施工噪音,也減少了人員的投入。少用焊接連接鋼筋,多用機械連接。利用大模板、滑模等新型模板,也可以降低組合鋼模板安裝、拆除過程中的噪聲等。
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如在建筑施工中采用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C(計算機輔助施工)技術和基于網絡的協同建造等技術;推進計算機模擬分析,發展新型的管理運營方式,推動傳統施工的管理模式向數字化施工的管理模式轉變等。采用信息技術,精心施工和優化集成等方式,完成綠色建筑施工所需的各項指標。
4、建設垃圾。實現綠色施工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處置。建筑垃圾應按照減量、再使用、循環再生利用等原則處理。減量化是要求使用較少的能源和原料來達到需要的生產目的或消費目的,從而在經濟活動的源頭進行污染的控制和資源的節約,這需要在施工過程中減少鋼筋、混凝土、砂漿、木料、墻體材料、各類裝飾磚、電線等材料廢棄物的產生。
除了減量化外,處理建筑垃圾的下游出口也是問題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即建筑垃圾如何進行循環利用。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是指垃圾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復使用,如利用建筑垃圾加固地基,利用土質改良機將建設發生土加工成為符合需要的筑堤土、地基土、優質回填土;利用混凝土破碎機將廢棄混凝土加工為再生砂、再生碎石;用路面再生機將刨削的瀝青塊再生處理為可以再次使用的路面材料。
三、結語
目前我省建筑市場對綠色建筑的管理尚未形成一系列的管理及評定制度,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標準來評定企業的綠色施工水平,主要還集中在管理現場文明施工和質量安全方面。為了推進綠色施工,使各級建設管理部門能夠切實有效地實施管理,應全方位地對施工策劃、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進行管理和控制,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建立起一套適合我省省情的綠色施工管理評價體系,對建筑工程中的綠色施工技術應用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綠色施工評價的推行為承包商和施工企業提供綠色施工的實用方法和行動準則,從而不斷推進綠色施工的施行,促進我省建筑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