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舉
?
體育場館設施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
◎李鵬舉
本文以城市規劃學和城市社會學等有關理論為基礎,就體育場館設施在城市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進行深入研究,為今后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與城市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目前,各地建設體育場館設施的積極性非常高,構建體育場館設施的質量和標準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地板、跑道、照明設備制藝的提高,空調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等都為高標準體育場館設施的構建提供了重要保證。中國人口眾多,建設空間廣闊,城市能否把握體育場館建設的時機,以場館建設推動城市發展,充分發揮場館設施的多元化作用,確保場館設施的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城市決策者和投資者共同關心的話題。
體育場館在建設理念上沒有形成科學化。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體育場館設施的核心職能始終是舉辦重大體育賽事,這既浪費了體育設施的多元化功能,也深深的限制了體育場館設施的可持續性發展。
很多體育人士和城市管理人員的固有理念中,體育場館只是體育比賽的場所,只要能完成其職能就行,進而導致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場館設施千篇一律,并沒有考慮到其對居民日常體育活動服務的關鍵性,甚至一致認為體育場館的建設是城市形象工程,這都將導致其建設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城市的經濟發展、體育發展、城市定位等因素考慮在內,使各級政府部門在建后無法維護其正向的發展,進而背負著沉重的財政負擔。
體育場館設施在促進城市經濟方面的作用上體現不夠突出。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在我國體育場館服務業并沒有起到促進城市發展的應有作用。在西方發達國家,各種職業體育俱樂部林立,而體育場館設施為其提供了必要的市場開發平臺,各類體育俱樂部借助體育場館設施這個絕佳平臺開發廣告、贊助等許多潛在的資產,既促進了體育場館設施的可持續性發展和使用,也促進了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發展,使其在相互合作中達到了雙贏。相比較而言,在國內,各個城市的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并沒有與各體育俱樂部進行緊密結合,浪費了體育場館設施固有的多元化功能,也喪失了推動職業體育發展的作用。
我國城市體育場館經營渠道單一,沒有形成可持續發展。在西方國家,職業體育聯賽是發揮體育場館設施作用的推動體,我國職業體育賽事尚處于初步階段,尚未形成推動體育場館設施發展的規模,與此同時,享譽國內外的盛大賽事在國內很少舉辦,因此造成我國很多城市的體育場館設施未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多元化作用,收入有限。當前國內的城市大型體育場館設施無法實現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很多收入較多的體育項目因職業賽事的缺乏而大量流失。
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是城市發展的推動力。體育場館設施是發展城市體育的重要基礎,亦是參與國際體育競爭的門票。城市的發展內容既應該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也應該包括體育及其他相關內容。在城市發展進程中,需要結合現代體育的理念,從體育本身挖掘其特有的資源,進而幫助城市塑造其獨有的個性。高標準的體育場館設施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獨有的體育文化,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高標準的體育場館都是重大體育比賽的最常用的選擇,據調查得知,在國內,全運會的申辦成功可以促使城市的基礎建設發展提前10年完成;相較而言,奧運會的申辦成功則能夠幫助城市基礎建設提前20年完成。
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可以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眾所周知,無論是高標準的體育場館還是一般性的體育場館,其建設都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持,但體育場館的建設可以為城市的發展和進步帶來無法估量的作用。
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體育雖然不像政治、經濟、文化的推動作用那樣顯而易見,但是體育比賽的舉辦能夠為城市帶來大量的觀眾,既帶來了可觀的門票收入,亦能促進城市的旅游、餐飲服務等外圍發展。一個城市舉辦盛大的運動會,在吸引國內外體育觀眾目光的同時,也能夠吸引大量商業人士的投資眼光,進而促進城市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
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與使用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體育場館都是以舉辦重大體育運動為核心職能,與此同時,很多體育場館也扮演者舉辦文娛活動的角色,鳥巢就是鮮明的實例。重大體育賽事和文娛活動的舉辦因其影響巨大,吸引著眾多媒體記者的報道和宣傳,也吸引著億萬觀眾的注視,這都將促進舉辦城市在短時間內能夠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況且,除了重大賽事和文娛活動,舉辦城市的的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也是新聞媒體的報道對象,這些都將導致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得到全方位的宣傳,從而改變人們對舉辦城市的的固有認識,提高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我國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推動城市發展的體現為體育場館設施通過舉辦重大賽事來吸引關注眼光和商人投資眼光,通過賽事宣傳來提高舉辦城市的知名度,間接推動城市的旅游和餐飲服務發展,帶動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
當前我國體育場館設施在建設中促進城市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體育場館設施的多元化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場館設施職能單一,對于促進城市發展尚不明顯,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布局。
國內的體育場館設施建設資金來源往往來自于政府劃撥,很少有商業人士參與場館建設,投資結構不合理,沒有發揮市場的能動性,進而導致場館設施在創建成功之后大量處于閑置狀態,不利于場館設施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