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
社會保險服務及其公平性
◎田江
隨著社會各界對社會保險的重視度的提高,社會保險的服務以及其公平性就越來越備受關注。而社會保險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當社會成員在喪失勞動能力時、暫時性失去了勞動崗位或因為健康的原因而造成損失的時候,國家給他們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這就不僅要求供應相當充足,而且要求服務應當要公平性,確保每一個勞動者都能夠公平的享受。我國雖然在社會保險服務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就對社會保險服務及其公平性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確保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
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保險事業有了巨大的進步,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比較差、城鄉二元結構的不合理,人們對于可利用資源的占有存在著不均等,市場機制本身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個人收入不均等等,這些存在著這些問題主要是都是由于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險缺乏公平性,本文主要從社會保險的服務性以及對其公平性進行分析討論,深入剖析社會保險制度的不公平的原因,提出了我國建設公平的社會保險制度的措施。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當社會成員在喪失勞動能力時、暫時性失去了勞動崗位或因為健康的原因而造成損失的時候,國家給他們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和失業等五大險種。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是為了消除社會上存在的絕對貧困,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維護社會的平衡和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家通過社會保險保障一些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的整體福利。因此,我們要公平性作為社會保險發展的重要原則,只有公平的社會保險服務存在,才能更好的實現國民的收入分配問題以及充分再就業問題,擴大社會成員之間的生活福利,最終實現穩定的社會主義社會。
目前,我國雖然在社會保險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歸根結底主要是公平性的缺失。
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的缺失體現在覆蓋面低。我國的社會保險相對于發達國家來看,覆蓋面比較低,國家雖然對低收入家庭規定了最低生活保障,但是仍然遺漏了很多的低收入人群,很難照顧到所有人群,再加上政府只能動用一般的財政收入用來彌補社會保險存在著的收支缺口,這些勢必造成社會保險的不公平。社會保險制度從建立開始就存在著差別對待,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人人有權的平等的觀念,從觀念上來講就把人分為三六九等,每個等級都有自己的所謂的權利,這種理念的差異勢必造成了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不公平,加深了當代社會的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造成了更大的社會問題。
社會保險的法制建設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能夠縮小社會貧富之間的差距,維護社會的平衡和穩定發展,然而我國卻缺乏有效的社會保險法律體系,很難使弱勢群體應有的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例如我國城鎮居民在收入這一方面就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就拿社會保險費用來說,由于缺乏有效法律的監督,在費用的管理和應用方面明顯存在著問題,有關社會救濟的立法也遲遲不到位,這勢必造成社會保險資金的挪用、拖欠等種種問題的存在。在我國的財政支出比例來看,社會保險的規模比較小,所占比例偏低,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社會保險監管機制,容易造成社會保險資金使用效率低,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社會保險的公平性
社會保險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地區之間差異大。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險資金中給予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比較少,因此這些人雖然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但也只能單單解決吃飯問題,對于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補助還是遠遠不夠的,這就不能合理地保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再加上由于經濟發展存在著差異,因此地區之間的財力給社會保險帶來了壓力,社會保障中的社會保險一般都是由中央直接制定政策,地方上只是負責具體的管理和落實,統籌的層次就顯得低了。然而中央又缺少有力的手段來確保地方政府對社會保險資金的籌集情況,只能靠地方政府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一些地方政府只能通過提高繳費率來解決這一矛盾,這就勢必造成了地方分擔的不公平,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形成地區之間的不平衡性。因為,經濟發達的地區的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率就高,人口結構也相對來說年輕化,社會保險的負擔就比較輕,這也有利于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貧困落后地區,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率就顯得低了,社會保險的負擔率就會高,這就不利于吸引外部投資,必然導致了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從而不僅不利于社會保險問題的解決,反而更加加劇了地區之間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嚴重不平衡。
針對以上幾點,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公平性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
政府應該加大就業的扶持,提升社會保險的覆蓋率。政府應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鼓勵勞動者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勞動素質以及相關工作的技能,定期開辦一些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的培訓,鼓勵勞動者積極參與,進一步促進產業的發展。政府還應該出臺一些有關提高企業職工的住房補助、失業保險等等的政策,以此來提高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
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險法律體系和監管體制。我國應該根據有關的法律基礎,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立足于本國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險法律體系和監管體制。加強國家司法部門、金融體系、審計部門等有關部門的監督,同時充分發揮社會公民、組織和社會輿論等力量的作用。對于那些鉆法律空子的腐敗分子,我們應該要嚴懲,特別是那些在社會低保金上做手腳的人,非法挪用、無故拖欠的情況,我們應該要用法律來加以懲治,保障社會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利益,為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勢必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合理的利用完善的法律措施來維護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體現社會保險的公平性。
建立配套的措施,體現社會保險的公平性。我們應該建立相應的完善的配套措施,這將有利于社會保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要通過增加住房補貼的的力度,擴大范圍,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對于醫療保險方面也應該加大其覆蓋面,通過完善社會保險的配套措施,來提升社會保險的公平性。只有經濟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才能真正體現出公平性。
在社會保險中,政府應當肩負起責任。在社會保險服務中,政府作為重要角色,應該擔負起社會責任來,政府應當要制定強有力的社會保險服務政策,建立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建立起能夠依照法律運作的機制,組織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其中,籌集所需要的資金,加強管理,確保法律的有效實施和執行。還要制定合理的社會保險制度,做到社會保險中繳費對象之間的互濟,也要體現出繳費和不繳費之間的差別所在。在財政補貼的時候,也應該做到限定的原則,否則就有違社會保險的理念了。
建立區別城鄉的社會保險制度。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的要求,應該建立區別于城鄉的社會保險制度,這也更好的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我國的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發展的水平不一樣,因此社會保險制度也應該因地制宜,在城市中,把社會保險服務中將養老金放在首位,而在農村中,則應該把重點放在那些失去土地,或者因為收入水平低,以至于無法解決保險的問題的那些人群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度社會保險服務制度,確保經濟的穩定增長。
建立社會保險預算體系。在社會保險中,要做到未雨綢繆,建立社會保險預算體系,通過預算來約束,實現政府以前的無限責任的社會保險過渡到有限責任的社會保險服務中來,不斷地提高統籌層次,根據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的先后次序,立足與實際的收入與支出的情況來確定籌資的水平,不斷地強化未來的社會保險資金的儲備需要。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實現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政府的責任不可推卸,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企業和個人就沒有責任來實現社會保險服務的公平性了。企業和個人都應該嚴格按照政策法規的所羅列的要求來履行參加保險與繳納保險費用的義務的責任,不可以逃避其中的義務,也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騙取不應當得到的待遇;同時政府對運行社會保險體系負有監督的責任。只有認真履行了這兩方面責任的,才能建立公平的社會保險服務體系,確保社會的穩定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