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蓮
【摘 要】在“創和諧社會,建和諧家園”的背景下,班主任也應將“和諧”理念引入班級的建設和管理上來,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理順、協調各方面、各人員之間的關系,以達到優化教育教學環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促使班級管理民主和諧,教師之間協同合作,學生相處融洽愉快,建立“和諧班級、和諧校園”。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協調;和諧;關系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者,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同時,班主任負有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之間聯系的責任,在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決定著德育工作的質量。由此可見班主任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革與發展,做好班主任工作變得越來越累,越來越難,壓力也越來越大。那么,班主任應協調哪些方面的關系,以優化教育教學環境,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
一、協調好班主任自身與學生的關系,這是協調好其他一切關系和建設好一個班集體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若存在一種親密無間、形同魚水的關系,班級的一切工作便會順理成章,一切問題也會迎刃而解。若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同水火、格格不入的話,即便是制定最嚴格的班規班紀,對班級工作的開展亦是無濟于事。那么,班主任應怎樣協調自身與學生的關系、達到和諧統一呢?班主任得充滿愛心、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更須得加強自身修養,在做學問與做人上都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讓你的學生信任、愛戴、尊敬甚至崇拜你,讓他們都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同時,班主任對學生的熱愛、關心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也就順利、通暢了。據說,魏書生的學生敬仰、崇拜魏書生,就像基督徒敬仰、崇拜上帝一樣!班主任的人格魅力達到這種程度,還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例如,有一次,某校學校正在召開運動會,天陰沉沉的,在全場觀眾鑼鼓喧天的加油吶喊聲中,驟雨突至,學生們無不變色離席,紛紛尋找避雨場所。只有三年級(1)班全體同學沒有動,班主任老師坐在學生的最前面,任雨水肆虐,掀翻了帽子,淋透了衣裳,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影響下,也默默地坐在雨中,沒有一個人退卻,沒有一個人拭去臉上的雨水,都在雨水中靜默著。當聽到主席臺宣布可以撤出的命令后,班主任老師才站在雨中指揮學生按順序離開。大會主席臺上的領導及在屋檐下避雨的學生給他們以熱烈的掌聲。與其說是這個班的學生嚴于律己,遵守大會紀律的品質打動了觀眾,倒不如說是這個班主任老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精神感染了學生,教育了學生。班主任對學生長期的、真心的付出定會讓學生理解老師的苦心和用心,當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為自己好并按照老師的期望去塑造自己的言行甚至是靈魂時,教育的目的便達到了。
二、協調好學生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這是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和學生學業進步的基本需要
科任教師同樣擔負著既教書又育人的重任,因此,他們與學生間的關系也應當是和諧的、親密的,否則很難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但科任教師不如班主任與學生那樣朝夕相處、交往頻繁,也不如班主任與學生那樣關系密切。再加上各科任教師在業務素質、道德水準、工作態度、個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他們與學生的關系也會存在程度上的差異。班主任所要做的,應力爭使每個科任教師都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不能出現學生對科任教師感情上的隔閡。班主任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各科任教師多一些親近學生的機會和氛圍,如班隊課,有時可讓學生邀請一位或幾位科任教師以特邀嘉賓的身份參加,讓老師講講學習方法,或對班級的期望等等,從而縮短師生感情上的距離,直至關系融洽。做老師的都知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他便會對你所教的這門課感興趣。班主任所創造的時機,也正是為使學生對每門功課的學習都保持應有的熱情,不至于出現偏廢現象。因此,協調好科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架起學生與科任教師之間的橋梁,使教育教學工作穩步順暢地進行,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科任教師與學生關系方面,很重要的一點是加強尊師教育讓學生尊敬每一位科任教師,珍惜教師的勞動成果。班主任可以通過移情換位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讓學生觀察教師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包括備課,批改作業的細節,加深對教師職業的了解,從而產生對教師的敬和愛。
三、協調好班主任自身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這是構建和諧的團隊和形成教育合力的有力保障
馬卡連柯說:“哪里教師沒有結合成一個統一的集體,哪里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教育過程?!比魏螌W生的成長,都是教師集體努力的結果。班主任要協調好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形成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不可或缺的條件。有的班主任喜歡聽科任教師對本班學生的贊揚,而不愿聽取科任教師對本班學生的批評,認為掃了自己的面子;也有的班主任對科任教師反映的情況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并不認真解決;還有的班主任會袒護本班學生,怕班級不好情況傳出去會影響班級形象、影響自身仕途。這些現象都是班主任應當加以注意并力求避免的。班主任應拋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觀念,把教書育人放在首位,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經常與科任教師互通有無,齊抓共管,要求統一,從而更好地搞好班級的管理工作。相反,他們會明白班主任的一片良苦用心而更加努力學好各門功課。所謂志同道合、步調一致、目標統一,就是班主任邀請本班科任教師共商班級大事,讓班級奮斗目標獲得科任教師的認可,爭取科任教師的支持與配合。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精力畢竟有限,因此協同作戰、配合行動在工作中顯得十分重要。班主任應與科任教師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發,班級工作定會事半功倍。
四、協調好學生與他人的關系,這是疏導學生心理、避免學生發展消極因素的必要措施
人是集體的人、社會的人,人不可能單獨存在。在集體中、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勢必產生各種各樣的關系,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個人的情緒與生存的質量。對于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處于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中尤為重要。班主任要善于做好這一方面的協調工作。學生干部是班級的骨干,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但由于個性、愛好、成績、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能力等差異,工作中難免出現分歧、矛盾。矛盾的產生會導致班集體出現混亂局面,班主任的工作也將處于被動狀態。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教育學生干部一切從工作出發,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顧大局、識大體,精誠團結,分工協作;要建立起一個團結的、堅強的、可以帶領全班同學前進的班委和團支部領導集體。這樣,班主任的工作才會輕松而有效。在這一欄工作中,班主任常容易走進兩個誤區,其一是班主任為樹立干部威信而一味批評同學,這樣會造成學生不服、逆反;其二是班主任為從嚴要求干部而隨意指責干部,這樣會造成干部心思渙散,失去了學習與工作的動力與信心。班主任要做的,應是弄清事實真相,實事求是,重在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從而協調好干群關系,使之更加團結,以有利于班級的發展。至于本班學生與外班學生及社會上各類人等關系方面,主要是教育學生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學會有原則地諒解或忍讓他人,即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和思想素養,讓他們努力做一個完善的人。
參考文獻:
[1]柳斌.教育方法與藝術全書.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年
[2]彭德昭.中小學素質教育新探.海天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