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文
【摘 要】在當前教育背景之下,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了素質教育的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創新能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有利于學生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教師應主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得創新型人才應運而生。
【關鍵詞】高中生物;創新能力;策略
引言
在當前教育背景之下培養出的人才是缺乏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無法適應社會需求型的人才。素質教育已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我國教育部門現呼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創新能力進行研究并提出策略。
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
現在普遍的教學現狀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一味的趕進度,學生只能被動的跟著教學高速運轉,學生周而復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時間,沒有充分的動手實踐,無法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也沒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教案的時間,甚至于說很多生物實驗時間都被教師以時間有限為由省略,學生只能從課本上知道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步驟,實驗的最終結果,目前教學的現狀教師的問題在于過于重視最終的教學成果,而忽略教學自身是一個培養人才的過程。學生的問題第一主要注意學習方式的不正確,不會學習。現在的習題、試卷都是程序化的出題模式,學生一味的采取題海戰術,甚至認為聽課沒有做習題來的重要,往往忽略學習的方式方法。第二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度強調學生的服從意義,學生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缺乏自我的規劃能力。例如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當中,原理是用低溫處理植物分身組織細胞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影響染色體被拉至兩極,細胞并不能夠分裂成兩個子細胞,于是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就發生變化,在做完一個實驗下來,學生甚至不知道卡諾氏液、酒精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機械化的進行實驗,沒有自我的思考。這種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高中生物自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教師的教育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應有所改變。
二、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生物教師很明顯可以感覺到生物新課程與舊課程的顯著差別在于多了學生的參與,從舊課程到新課程轉變是基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生物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說教式教育觀念,教育不應是單一灌輸知識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學生認知能力的有效措施[1]。素質教育的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在教師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以促進其充分發展。在一些生物實驗教學當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用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利用生物器材設備和技術手段來大膽進行實驗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典型的“估測馬鈴薯細胞液濃度”的實驗中,用濃度為1.0M、0.75M、0.5M、0.25M的蔗糖溶液和蒸餾水分別設置5組實驗,切取等長的5組馬鈴薯條測量初始長度后,分別放入5組實驗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再測量馬鈴薯條的長度。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必然要要求學生用表格和文字進行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記錄,這種方式不免枯燥無趣。而讓學生用畫報或者PPT的圖片形式將實驗的原理、過程、結果等展示出來,課堂氛圍一下子就活躍起來,學生分工合作,文字編輯、畫圖、設計等以分析實驗,趣味性的實驗才能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體可以開展校內的實踐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花卉基地建設、食用菌基地建設、動物多樣性活動等;將實驗教學從原來的單一形態向著更加多元化方向發展,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生物的樂趣。
創新才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教育培養的人才僅僅構建出知識結構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求學生具有創新的活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求實精神。在合理的時間安排之下由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操作、展示、說明自己的實驗,讓學生自行進行實驗可以使得學生自己充分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的實驗中,在教師講解所需材料、實驗原理、知識點之前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如何進行實驗,最后再由教師進行規范性的實驗,針對于學生動手實驗的不足之處要予以指導,針對于好的創新方面要予以鼓勵。葉綠體在顯微鏡下的低倍觀察和高倍觀察,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教師在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時還要倡導其多提問,如為什么實驗可以直接取蘚類的小葉而不可以直接取用菠菜葉、怎么樣可以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等。甚至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可以以教材的內容為主,適當的去改變實驗的條件,單一的實驗方式會束縛和限制學生的思維,因此增加生物實驗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對學生固定思維的一種啟發。
三、結束語
高中生物中的生物實驗課程要求學生具有優秀的動手能力,從高中生物實驗入手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不單純以分值衡量高中生物實驗的意義,重視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亦有益于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創新能力是通過創新活動所獲得的創新成果的能力,是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
參考文獻:
[1]孔祥晟.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5(4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