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翠華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會計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探析
唐翠華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214153)
隨著現代社會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生態文明建設也越來越迫切,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首要任務就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從當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實際情況來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與會計信息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現代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過程中,應當對會計手段進行科學合理利用,從而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進而加強對環境保護,使社會向更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文章就會計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會計;生態文明制度;企業;政府;社會
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社會上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并且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都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通過建設生態文明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從而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上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對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另外,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不斷發展的同時,社會上對會計及會計信息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下面筆者主要從三個層面對會計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進行分析,從而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提供更好的理論依據與構建方法。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積極構建生態會計體系,從而對構建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在傳統企業中,對于其環境會計而言,其對企業財務造成影響的計量過程中所選擇的形式是貨幣形式。但是,從當前社會新形式來看,對于企業環境社會有更高要求,因此當前環境會計體系與當前情況不符,所以當前企業發展過程中經常有環境問題不斷出現,當前社會要求企業能夠對生態會計體系進行積極構建,利用生態會計對企業的環境影響進行計量,從而使企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對于生態會計而言,其研究的重點內容就是企業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因此其有著更大的信息量,在研究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環境信息以及財務信息,對于研究中所涉及的實物單位及貨幣單位,應當對其實行會計計量,從而為企業中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相關依據,從而使企業能夠實現良性發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構建企業生態會計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作為入手點。
第一,在構建企業生態會計過程中,應當在對外生態會計方面加強研究,對于企業發展過程中和環境相關收入及支出,應當單獨進行確定以及計量,通過實行會計計量,在能源消耗以及廢棄物方面設置合理目標,對于相關數量差應當做到持續進行評估,對于生態會計相關內容應當不斷進行完善,同時還應當對會計準則進行完善,從而使生態會計可以實現標準化,進而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加強社會環境保護。
第二,在企業生態會計構建過程中,應當在內部生態會計方面加強研究。對于內部生態環境而言,其是利用實物單位對企業所產生環境影響進行計量的。內部生態會計所包括的內容主要有記錄并且跟蹤實物單位,對環境影響進行追溯以及分配,對環境影響嚴重性以及其增量程度進行科學評價。在企業發展中通過構建內部生態會計,能夠使環境績效評價得以真正實現,對于企業對社會環境所產生影響可以做好從宏觀上進行評價,從而使企業生態會計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社會環境保護方面起到更好作用。
第三,在企業生態會計構建過程中,應當對環境審計工作進一步強化。在環境保護以及環境評價方面,環境審計工作是一項必要內容,對評價企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企業內部的環境審計工作并不是十分有效。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對環境問題進行研究,當前一項必須工作就是對環境審計工作進行強化。通過環境審計能夠實現系統地核查企業活動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從而為企業解決環境問題提出有效策略,使企業環境問題得到真正有效解決,促進企業向生態化方向發展。
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過程中,政府應當使其所具備的會計作用充分發揮,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對于政府而言,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入手點,使其會計左右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首先,政府應當對排放權交易制度進行完善。從當前情況來看,在構建生態文明社會方面,環境稅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一項稅務制度。所謂環境稅其所指的就是企業在政府處購買污染物排放權以及對污染物進行處理所要付出稅務。
相比于環境稅而言,排放權交易存在一定差異,就價格方面而言,排放權并不是十分明確,另外,統計污染物排放量工作相對而言也比較困難,這樣一來所導致結果就是有些污染物排放量較高的企業為能夠使自身排放費用得到一定程度降低,其所選擇的方法就是向較低排放額度的企業購買一定排放額度。另外,在排放權交易方面,當前仍缺乏科學價值機制,在確定排放權交易方面,當前仍需進一步研究排放權、生態資產以及減排技術會計確認及計量,從當前實際情況而言,確立排放權方面仍無較統一標準,在排放權會計處理方面仍未建立相關標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需對排放權交易的價格機制進一步研究,這樣才能夠使生態文明制度真正得以構建,對于政府而言應當在該方面加強研究,對排放權的會計確認以及計量進行統一,從而使當前社會能夠真正實現生態發展。
此外,政府還應當對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生態補償可以使生態環境中存在的生態問題得到有效彌補,而生態問題往往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因而這一點十分重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生態保護貢獻者、減少生態破壞者以及生態破壞受損者三類群體,政府應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補貼,政府應當制定相關生態補償制度,并且要保證其合理性,利用會計手段,將科學合理補償標準確定下來,對于生態資產以及生態服務應當實行會計定級,在制定補償機制方面可通過生態會計計算提供相關數字依據,通過對生態補償機制進行完善,從而使社會能夠向生態化方向發展。
除以上措施之外,政府還應當對環境稅制度進行完善。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環境保護方面,政府向排污企業收取環境稅屬于一種有效手段,為能夠在這方面達到較好效果,政府應當對環境稅不斷進行完善,可利用會計方式對企業污染程度進行測量,從而對相關指標不斷進行完善,以企業污染程度為依據確定環境稅的最優征收額度,從而使企業排放的污染物有效減少。從會計層面來說,在制定及完善環境稅政策方面應當遵循的原則包括兩個,即生產原則與消費原則,在實際操作中應當依據這兩個原則設計并完善環境稅政策,從而使生態文明制度構建保證科學、合理、有效,進而在環境保護方面起到更好作用,對環境加強保護,使社會得到更好發展。
要對生態政策加強建設,社會應當做到環境信息及時公開,需要將對話合作機制建立起來。首先,應當及時公開政府內環境信息,在20世紀初期很多發達國家便開始實行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在本世紀我國也開始在該方面出臺相關政策,要求環境保護相關部門能夠做到將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并且要求企業能夠將環境信息公開,這一政策的實施表明在環境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我國有進一步發展。
此外,社會應要求政府在向公眾如實報告履職情況以及結構方面承擔自身責任,要求政府應當對礦藏、土地以及河流與森林等自然資源進行進行進一步確認計量,并且進行報告,然后還要公布相關結果,從而使社會公眾能夠了解政府開發、利用以及保護的自然資源。政府應當做到環境信息公開,并且企業及社團也應當將環境信息公開,從而實現公眾對話,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社會向更好方向發展。
在現代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社會環境也受到很大影響,社會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全人類共同的問題,因此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社會任務。在社會環境保護方面,對生態文明制度加強建設,實現社會生態化發展是一項重要措施。在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過程中,應當將其與會計及會計信息相結合,從企業、政府及社會三個層面分析會計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關系,從而合理利用會計手段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實現社會生態化健康發展。筆者在此呼呼企業、政府及社會對生態文明制度加強建設,從而全面實現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靳能泉.會計生態文明下的會計生態審計建設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2(5).
[2]冉春芳.基于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視角的環境審計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5(33).
[3]屈志鳳.會計在企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J].會計師,2013(20).
[4]高文武.論社會責任會計的職能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上聚焦[J].財政監督,2011(26).
[5]靳能泉.低碳經濟下中國會計生態建設的機理和路徑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3(6).
[6]于玉林.基于生態文明建立生態環境會計的探討[J].綠色財會,2014(1).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017
F233
A
1673-0194(2016)11-0035-02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