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華
我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多年,并長期擔任分管鄉鎮小學教學教研工作的副校長。從踏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加入了新課改的征程,這對我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反思自己多年的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我對新課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以學生為本,著眼于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前,小學英語課程改革主要體現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課程評價等方面,深入理解其內涵,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達成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標準》在總體目標的設計上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加強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
新《標準》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在課程的目的方面強調“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本唧w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情感態度方面: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知識與技能方面: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智力方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
(4)文化意識和價值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
《英語課程標準》所規定的這一目標和任務著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貫徹了素質教育的精神,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我們實施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利用英語教學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整合來完善教學目標
新課標提出:在教學中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系,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將語言作為交流和描述工具,把英語學習與音樂課等有機地融為一體,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例如,在熱身活動環節,我們經常通過chant,sing a song來達成我們的效果。在practice環節我們通常與音美學科結合,讓學生邊說邊畫,邊唱邊說等。
再如,在新授知識后,可使用英語歌曲來進行知識的操練鞏固,使課堂豐富多彩起來。如在學習單詞時,把單詞放在學生們都很熟悉的歌曲中進行替換;在學習一些句型時,可把句子放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歌曲旋律中來操練,如《兩只老虎》、《Happy New Year》等。英語教學可與歌謠結合起來,利用歌謠學英語,不但可以增加學習內容的趣味性,而且學生陶醉其中,自覺地主動地學說英語,記憶會更清晰、更持久。
三、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達成教學目標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英語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教師的價值在于組織學生開展適時的活動,及時提供并調整學生學習運用交流過程中的問題,通過結合教學目標設計有意義的情景任務活動,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如教學What do you like句型時,可從設計如何在餐館點餐的任務入手,不但讓學生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而且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參與的欲望;然后在課件創設的逼真的情景中學生感知語言(What do you like?/I like…);接著通過任務調查和統計,使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練習使用了語言,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信息差,學生對另一些食物無法表述,教師正好借此拓展,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并且將課堂從教室內延伸到了教室外;最后,教師讓學生為短片中的主角Alice提供建議,幫助她挑選健康食物,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健康飲食,健康生活。“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整個過程都圍繞著特定的任務進行,這就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能做到有的放矢,他們主動地圍繞著教師設計好的“任務”,積極參與,通過語言信息的大量輸入,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語言。
四、注重能力的科學的課程評價推動目標的達成
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課程評價改革的核心任務。小學英語課程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方法和所掌握的知識、技能、能力等進行全面考察、綜合評價。在評價的方式上,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形成性評價可采用考查、考察、交談、互評、自評等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應包括聽力測試和口試等。筆試主要考查學生聽和讀的技能,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形式要盡量生動活潑。
總之,無論是課程改革的總目標,還是每一位教師每堂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都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每一位一線的英語教師都應該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實踐,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為深化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