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善女
營改增模式下建筑企業經營模式調整問題研究
文/石善女
隨著我國營業稅改征為增值稅,我國很多企業都迎來了嶄新的稅收模式,在營改增的過程中,我國建筑企業開始告別營業稅開始轉向繳納增值稅。對于營改增的本身目的來說,其主要是用于對現在稅制的一種完善,以避免重復征稅、使得企業稅收成本得到降低,促進我國的第三次產業融合。對于我國建筑企業來說,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強,建筑行業利潤急劇的壓縮。于其他企業相比,建筑企業因為其在經營和管理模式上存在的某些特性,導致了建筑企業在進行營改增的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給予。本文就從建筑企業在營改增的環境下的經營模式調整作為出發點,對我國建筑企業的營改增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陳述,從而促進我國的建筑企業在營改增環境下的發展。
營改增;建筑企業;經營模式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其主要從事的事業屬于土木工程的建設、改造和擴建等等。建筑企業包括建筑公司、建筑裝飾公司、土石方工程等等。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的推進,使得我國建筑業成為我國的重點行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據了十分鐘要的位置,據我國目前的統計調查顯示,我國的建筑業占全國企業產值中將盡百分之四十。
營改增背景下的建筑企業利潤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其市場的競爭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提高,建筑企業在進行營改增之前要繳納百分之三的固定營業稅,而且這部分營業稅不能與進項稅進行抵扣,因此不管企業是否有盈利都要繳納一定的稅,在營改增之前,很多建筑企業都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建筑企業在實施建筑工程的時候會涉及到一下三個主體,包括業主、中標企業、建筑施工隊。在營改增之前,建筑企業不管中標企業是否分攤賦稅,都要全額的進行營業稅的繳納。而在營業稅改革之后,建筑企業和中標企業之間就會形成相對應的增值稅鏈性抵扣關系,從而對傳統的建筑企業的經營模式帶來一定的沖擊,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其經營模式主要有自管、直管、委托管理、掛靠、聯營等五種模式。
(一)自管模式
對于自管模式來說,就是企業通過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中標之后,然后自己組織施工隊伍開展施工的過程。
(二)直接管理模式
直接管理模式值得是建筑企業通過自己的名義進行中標之后,在下屬的工程子公司中設立相應的指揮部門,開展建筑工作。這種時候,子母公司之間就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納稅主體。營改增后,對于企業來說稅負的承擔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導致企業在分包業務的過程中,還需要接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三)委托管理
對于委托管理來說其直接管理模式相類似,都會牽著到兩個不同的納稅主體。所謂委托管理指的則是,在建筑企業通過集團公司中標之后,直接對工程施工單位進行委托中標。集團公司給業主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四)掛靠模式
掛靠模式值得是建筑企業通過合同的方式將中標項目轉承包給別人,然后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
(五)聯營模式
對于聯營模式來說,就是對某一項中標項目進行以聯合體為出發點的工作發生,將各單位資源整合開展實際的施工項目。
首先來說,在營改增之后企業的業務處理難度有了較大的提高,因為在進行營改增之前,建筑企業僅涉及營業稅這一種會計科目,因為沒有抵扣項,所以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處理起來更為方便便捷。但是在進行營改增之后,企業的會計科目隨之增加,會計核算的工作量也不斷的增加。就建筑企業的材料為例,因為建筑項目比較分散,因此難以集中處理,所以涉及到了較多的增值稅發票。
其次,在進行營改增的近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稅負會有所增強。從理論角度來看,營改增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稅負,然而,因為企業外部票據管理存在較多的問題,企業無法獲取足夠的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因此企業的稅負在短時間內會出現上升的趨勢,在隨著市場的自身調節下,會逐漸下降。
第三,財務管理的方式產生了變化。在營改增的過程中企業的負債率不斷的提高,資產總額降低。利潤得到了提升,現金流出現緊張趨勢,這種緊張主要出現在繳納增值稅之前,嚴重的可能導致企業現金流斷裂。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營改增不僅僅是一種稅務的改革,其本質是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和要求。現如今我國大部分建筑企業的管理仍然處在一種較為自由的管理模式。因為對管理缺乏相應的重視,因此使得內部管理人員的水平良莠不齊。在進行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現有的經營狀態和經營模式就很難滿足于政策的需求,在這種競爭環境異常激烈,企業內部管理需要改革的過程中,是讓企業激發自我潛力的最佳時機。在企業內部對企業的經營方式進行改善和規范,而且調整企業的內部結構,在進行管理模式上,自管模式因為納稅主體單一,所以更能適應增值稅的需求。不僅如此,企業還應當積極的對現有的經營模式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改革過程中對管理模式的細節進行規劃,而且將會計核算的職責進行明確的界定。
[1]王雪.“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5.
[2]王梅.“營改增”對國有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3]張學超.建筑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
[4]費仲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影響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5.
[5]郭治財.建筑業的“營改增”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
[6]胡丹.建筑企業“營改增”應對策略研究[J].建筑經濟,2015,03:108-111.
(作者單位:黑龍江墾區龍墾建設工程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