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
(渤海大學 管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營改增對建筑類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探析
高倩
(渤海大學 管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營改增”稅制改革在建筑類企業的全面施行,建筑類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也隨之有了較大的轉變。在建筑企業推行營改增制度,需要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建筑企業決策者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使建筑類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發展。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和稅收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水平,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營改增;建筑類企業;會計核算;影響;措施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未來稅收的發展趨勢,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在建筑行業施行“營改增”稅收改革制度已經是大勢所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場秩序、提高了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深入,對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營改增的含義
營改增,主要解決了企業在繳納稅款的時候重復納稅的問題,企業只需對所銷售的產品或者服務繳納稅款,“營改增”稅收制度相對于原來的稅收制度更具有針對性,更加合理。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我國在未施行“營改增”稅收制度之前,企業需要同時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與此同時,這樣的稅收制度也不利于稅收制度的完善。第二,企業同時繳納兩種稅款還給稅收征管部門造成很大的工作負擔。所以,在我國的稅收改革中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企業的稅務負擔,降低了稅收征管部門的工作壓力,而且還能夠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從而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提升其服務水平,從而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二)營改增對建筑類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性
“營改增”稅務制度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有利于完善稅收制度,規范市場秩序。我國長久以來一直施行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的稅收制度,該種稅收制度并不考慮企業的盈利情況,無論企業虧損與否都要繳納營業稅,這很容易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財務負擔,使企業的發展處于惡循環的狀態,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另外,營業稅與增值稅同時施行會造成重復稅收的現象,導致稅負失衡的情況發生,給企業的實際運行帶來不利影響。第二,為了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展,就必須對增值稅鏈條進行不斷的完善。營業稅的征收對象有別于增值稅的征收對象,因此二者對市場活動產生的影響也是存在差異的,通過實施“營改增”稅收制度,最大程度的降低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在我國現有的稅收制度中,營業稅與增值稅同時施行,例如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它因為不需要繳納增值稅,造成其無可以用于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普通的發票又不具有進項額抵扣的功能,從而出現重復征稅的情況發生。如果在建筑企業推行“營改增”稅收制度后,企業只需繳納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差額,從而有效避免了重復征稅的發生,減輕了企業的稅務負擔。第三,“營改增”推動了建筑企業的內部結構調整,實現其轉型發展,減輕了企業的稅負負擔,提升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建筑企業內部進行結構化調整,通常對稅務進行有增有減的調整,表面上減少了稅負的數額,實際上優化了稅制結構,實現了經濟發展方向的轉變,從而促進了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實現了建筑企業的產業結構化升級,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的發展形勢。新的稅收制度促使我國經濟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第四,有助于不同層次產業的大融合,使得社會化分工更加細化。第五,新的稅收制度對于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十分顯著。政府通過不斷推行積極的財務政策,實現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對我國經濟發展趨勢的控制調整作用。為了更好的減輕人民和企業在繳納稅款方面的負擔,國家必須不斷的采取有效措施對稅務進行優化調整,使其既能夠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又能夠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動力,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
總而言之,我國推行“營改增”稅收制度是一種順應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的行為,符合我國社會需求,符合我國
的基本國情,能夠切實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扭轉我國重復征稅的局面,實現稅務的結構化調整,使得社會的分工更加的細化,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增加,國家經濟的不斷繁榮。營改增對于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水平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各行各業如何實施營改增稅收制度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將著重描述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造成的影響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
(三)建筑類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征
建筑企業會計核算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由于建筑行業在施工流動性比較大、同時也比較分散,因此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通常為分級核算。第二,針對建筑施工需要的模板、架設材料等周轉材料的核算則是采用類似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方式。第三,在建筑類企業會計核算中,單獨設置了“機械作業”項目,對建筑施工中應用機械所需要的各項費用進行匯總,將其分攤到各個項目中的機械中去,并將其算入到產品成本中。第四,由于建筑企業施工時間通常比較長,且產品通常具有單件性,因此建筑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通常采用“中間結算”的方法。如果是當年能夠竣工的項目或工程通常采用的會計核算方法為一次性結算方法。
(一)對建筑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改革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建筑企業的稅收負擔,解決了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營改增稅收制度實施后,可以抵扣因購買材料或機械設備所花費的費用,用于繳納稅款的金額要比原有稅收制度需要繳納的稅款金額低,從而不斷優化建筑企業的資產結構,提高建筑企業的機械化水平,提高企業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的綜合實力。通過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和技術,能夠減少作業人員的數量,降低成本開銷,進項稅額能夠用來抵扣的項目就會有所提升,需要繳納的稅務金額也就降低了。對于建筑企業來說,要想通過開具發票的方式來控制企業的稅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作,這是因為建筑企業在購買建筑材料時通常是從農民那里購得,因此無法獲取發票。而且,批發市場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致使建筑企業在購買鋼筋水泥時其價格與是否開發票有關,這就是為什么無法通過開具發票的方式來控制建筑企業的增值稅額。
(二)對建筑企業會計賬務處理的影響
隨著營改增不斷深入,建筑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建筑企業在進行營業稅核算時,核算的科目相對比較簡單,營改增后,核算科目變得復雜,核算方式也相應的比較復雜。例如營改增后,將原來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改為“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而且在賬戶內還設立了九個專門用于會計核算的專欄。例如進項稅額、已交稅金等,從而更加便于對建筑企業會計賬務的處理。
(三)對建筑企業的現金流的影響
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現金流的影響也是十分重大的,這是因為企業整體稅負的多少直接關系到企業現金流的情況,企業整體稅負與現金流呈負相關的關系。企業的總體收入、成本以及稅負都直接影響企業利潤的多少,因此建筑企業在繳納營業稅的時候,還要將稅金預繳納制度對稅收的影響考慮進去。但是,由于稅金預繳制度在對建筑企業的現金流動方面有負面影響,因此建筑企業在進行營業稅及其他稅務繳納時通常采用是根據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按百分比來繳納稅款,但是通過這種方式繳納的稅款要比建筑企業應繳稅款的金額要多很多。這種繳稅方式會給建筑企業的實際施工造成重大影響,致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面對流動資金減少的情況,避免出現運轉不良的情況發生。但是,在建筑企業推行營改增稅收制度的話,就使得建筑企業可以在項目施工完成后在繳納稅款,從而避免了大量流動資金的占用或支出,從而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提供更多的流動資金支持。
(四)對建筑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建筑企業在進行“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會計核算時,其統計的是將營業稅計算在內的金額。在推行“營改增”稅收制度后,其會計核算的金額為去除增值稅后的數值,這使得建筑企業在填寫財務報表時的數據結構和相應的數據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動。推行“營改增”稅收制度后,在損益表中將不再體現增值稅的情況,會計賬務的核算方式也與以前的稅收制度下的核算方式不同。
固定資產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屬于十分重要的資產,這是因為固定資產直接關系到建筑企業總資產的內部結構,一旦固定資產發生較大波動,建筑企業的負債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推行“營改增”稅收制度后,固定資產的入賬總金額就會變少,累計折舊的數值也會相應變少,從而營業稅的說法也就不存在了,建筑企業需要繳納的稅務金額也就隨之減少了。
(一)完善建筑企業會計核算制度
企業在推行“營改增”后,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建筑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也會有很大的變動。建筑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該嚴格按照相應的核算制度、準則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業務處理,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根據增值稅的有關規定來設立相應的會計科目,并根據實際需求設立相應的賬戶和輔助表格等,從而幫助企業的財務部門更好的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和繳納稅務的工作。與此同時,調整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和其他的相關制度有助于降低企業實施新稅制度而造成的風險。相對于核算方式和項目都比較簡單的營業稅來說,“營改增”后變得更加復雜多樣。一旦建筑企業推行“營改增”后,會對其會計核算制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建筑企業需要建立新的會計核算體系,有助于企業做好會計工作和稅務工作。
(二)優化內部管理,提高會計核算水平
優化企業內部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水平。建筑企業應該不斷引入新技術,加強施工現場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水平,還能有效避免因為工程施工地點不集中所帶來的通訊和交通問題,創建完善的財務資料管理系統。另外,增值稅所應用的發票是專用的,也只有這種發票才能被抵扣稅款,建立財務管理系統有助于保持稅收憑證的完整性。
(三)實施稅收統籌管理,減輕稅負
建筑企業為了減輕稅務負擔,在企業內部實施了稅收統籌管理方式。在“營改增”后,建筑企業應該安排專門的財務人員負責稅收管理工作,加強對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培養,對稅收進行統籌管理?!盃I改增”后,對納稅的要求要比以前有所提高,監管也越來越嚴格,開具的發票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建筑企業在對稅收進行管理時,應加強對納稅申報和抵扣的匯總,提升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力。建筑企業在項目施工時,要特別注意財務管理,降低稅務風險。此外,建筑企業在簽訂工程項目時還要確保交易合同名稱的一致性,在增值稅發票的票頭所填寫的名稱一定要與企業的名稱保持一致。在實施“營改增”稅收制度后,建筑企業需要獨立履行納稅的義務,建筑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合理的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制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籌劃方案,從而達到減輕負擔的目標。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
面對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改革,建筑企業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對稅務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掌握與財經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提高稅負意識,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提升其綜合素質,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其綜合競爭力。
為了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增強對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是必須的?!盃I改增”對于建筑企業財務工作人員來說屬于新事物,對“營改增”的了解有限,因此加強對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夠熟練的解決如何計算應繳稅額、開具專業發票等問題。通過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定期培訓來不斷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為了確保建筑企業在開展各項活動時順利進行,就要求企業不斷強化會計核算制度,加強納稅管理,降低企業要面對的納稅風險,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從而使建筑企業得以長久發展下去。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施行其根本目標在于完善稅收制度,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在建筑企業推行營改增制度,需要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建筑企業決策者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和稅收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水平,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1]殷蜀敏,李亞娟,張亞峰.“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時代,2014,6(31):144-145
[2]李炳芝.論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J].現代經濟信息,2013,5(12):109-110
[3]崔東順.“營改增”對建筑業會計核算的影響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5,6(2):12-13
[責任編輯:潘洪志]
F270
B
1009-6043(2016)12-0115-02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