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小平
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文/黃小平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行的營業稅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如果在日益變遷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依舊延續營業稅制度是不利于國家宏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的。因而,對現行的營業稅進行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建筑行業被納入全面試點的范圍。伴隨著營改增的進一步開展,給企業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本文主要探討營改增對我國建筑企業的影響,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筑企業應對營改增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建筑企業營改增提供參考的依據
營改增;建筑企業;影響分析;應對措施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稅制改革的的重要舉措,營業稅改增值稅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企業的重復征稅,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我國經濟的發展潛力,為我國經濟的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受建筑企業自身的因素以及改革措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很多建筑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對于稅制改革需要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1]。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既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主要分析營改增對我國建筑企業的影響,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一)必要性分析
營業稅與增值稅的最大差異性在于計稅的方法與方式不同。營業稅采取總額計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增值稅采用增值額計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2]。就現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給企業的生產帶來很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伴隨著國內商業交易的不斷發展,全新的經濟形態不斷的涌現,貨物以及勞務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這樣在原有的稅收體制下,增值稅與營業稅的適用商品以及服務的品種出現交叉,很難對此進行界定。這樣不僅增加了稅務管理的難度,同時也不利于稅賦的公平、公正性。
2.營業稅最大的缺陷就在于重復收稅的問題,商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要征收一次營業稅,基于此種現狀,企業想要減少稅收就得考慮減少商品的流通環節,使得企業的發展模式逐漸向混業經營模式發展。從專業化的方向考慮,是不利于企業專業化的分工以及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的[3]。
3.服務業稅賦較高,很多服務行業比如娛樂業稅率高達百分之二十。與制造業相比,服務業的稅賦明顯較高。高額的稅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服務行業的發展。為了促進企業的長久性的發展,我國國務院推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方案,主要目的是實現兩稅合一,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特點分析
增值稅與營業稅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而營業稅的進項稅額不可以進行抵扣。除此之外,兩者的納稅對象也不同,營業稅的應稅對象主要有建筑行業以及大部分的第三產業,增值稅主要涉及第二產業以及小部分的第三產業。另外,適用稅率也有所不同,營業稅的稅率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二十不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標準稅率為百分之十三至百分之十七,只有比較小規模的納稅人的稅率為百分之三。具體而言,營改增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值稅率,除了原先的13%與17%之外,另增6%以及11%兩檔稅率。
2.計稅方式,一般來講,建筑行業比較適用增值稅的一般計稅方法。
3.稅收歸屬,在之前的試點階段,為了保證試點地區的財政穩定,對于改征增值稅之后的地區,其稅收依舊歸屬于試點地區,在試點過程中產生的減少稅收的部分,由中央以及地方按照現行的財政體制分別進行承擔[4]。如今在我國全國范圍之內基本實現了營改增[4]。
(一)企業缺乏改革的動力,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施行之后,很多的行業減稅的效果比較好,但是也有部分的行業因為進項稅額抵扣不足,致使其稅負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不少。其原因是多個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對進項稅額進行有效的抵扣。比如,無法實現對服務行業的勞動成本進行抵扣。
(二)稅率的檔次太多,可能會增加稅務以及稽查的成本。在原有的增值稅的稅率的基礎之上,新增加了兩檔稅率,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稅制的復雜性[5]。
(一)積極影響
1.有效的避免了建筑工程在分包的過程中的重復納稅的現象。我國的建筑行業在進行工程投標的時候,為了提高中標率,通常都是多個單位聯合投標,在中標之后,再將工程分配給各組成員企業。但是,建設單位只需要跟負責投標的單位簽訂合同,不需要分別與各個分包企業簽訂施工合同。在營改增實施之后,建筑行業都需要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繳納都是以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來實現的,這種稅制能夠有效地避免了重復交稅現象的出現。
2.有利于建筑企業更新設備,實現長久的發展。建筑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機械設備,對于這些大型的機械設備其價值是比較高的,占據企業的固定資產很大的比重。因而營業稅是無法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的,因而企業在購買固定資產時需要承擔較高的稅負負擔,因而企業壓就喪失了對設備進行更新的積極性。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購買的固定資產所繳納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進行抵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支出,有利于企業更新設備,進而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6]。
(二)負面影響
1.使得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復雜,營改增增加了建筑企業的發票管理以及資金的結算等,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更加復雜。首先,營改增后,建筑企業可能會因為發票管理的漏洞而出現稅負增多的現象。建筑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原材料以及設備,這就給增值稅的
下接(第1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