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水閘管理的經驗,介紹了水閘建設過程中的施工安全要點在于重點控制深基坑安全、施工用電安全、高空作業安全。闡述了做好水閘建設項目安全施工防護的具體措施,能防止和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項目的效益目標。為開展水閘建設項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閘;施工安全;基坑安全;用電安全;高空安全
1 概述
安全,一直是水利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水利項目建設中安全隱患要點的分析,重點管理,加強對生產過程中安全要點的重點控制,有效減少或消除生產中不安全的行為和狀態,可大大減少或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項目的效益目標。
結合作者監理管理經驗,以水閘項目建設為例,分析水閘安全管理的要點在于重點控制施工中最易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隱患點,即控制深基坑安全、施工用電安全、高空作業安全。現闡述水閘建設項目施工安全要點控制的具體措施。
2 水閘施工安全要點防護的具體措施
2.1 深基坑安全
深基坑的定義:開挖深度≥5m或地下室≥3層,或深度雖<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特別復雜的工程。
深基坑易引發的事故:支護結構失效,坡頂位移大,周邊建構筑物開裂甚至垮塌,高處墜落、邊坡垮塌造成施工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等。
深基坑的支護措施:(1)基坑施工前,須根據土質情況、地下管線情況及基礎深度情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須經專家論證,才能指導下步施工。方案中需包括:放坡坡比、支護結構選擇、使用機械選擇、開挖順序及分層開挖深度、坑邊荷載分析、坡道及馬道位置、臨時交通道路布置、排降水措施及監測情況等。若項目涉及重要的地下管線,方案中需增加相應措施。(2)基坑開挖時,邊坡須符合設計要求,當發生實際地質與勘探資料不符時,須通知設計單位到場調整邊坡安全坡比。邊坡支護方案須符合專家論證批復的專項施工方案及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方案的要求。(3)基坑口臨邊須做好安全防護。若臨邊深度<2m時,可采用1.2m高欄桿式防護,若臨邊深度≥2m時,還須增加封閉式防護,如:采用密目式安全網防護。(4)基坑支護結構施工過程中,須跟蹤監測,支護完成后,須定期進行監測,防止施工過程或完工后出現變形崩塌。對地下重要管線、道路及毗鄰建筑物應進行沉降觀測。監測、觀測結果記錄在案。
深基坑開挖防護措施:(1)開挖前,須檢查投入的機械設備、材料、施工通道等是否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應提前進行更換整改。(2)邊坡開挖應自上而下逐層施工,嚴禁采用掏根搜底的開挖方式或將坡面挖成反坡,以免造成塌方事故。開挖方式。(3)開挖過程中,對開挖成形的坡面,嚴禁出現順土坡流水現象,必要時坡頂增設截水溝,以防止滲漏或邊坡沖毀,造成坍塌。(4)開挖時,若土坡上發現有浮石及松動的危石或發現邊坡有不穩定現象時,應及時通知作業面人員離開,同時進行安全檢查和處理。(5)在開挖的過程中,應根據土質情況,設計安全邊坡及馬道。發現有地下滲水時,應排水后再進行開挖。當在邊坡深度≥3m且陡于1:1的坡面工作時,須掛安全繩,若斜坡濕潤,應有防滑措施。(6)采用特殊方法進行土方開挖時,需專門制定對應措施及進行施工技術交底,作業過程中須指派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觀測、監護。(7)大型機械開挖時,施工措施中應包括對機械行走路線、停放地點、挖運方式等進行明確,也應提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8)若施工受其他條件制約,不能放坡開挖時,應采取支撐或固壁措施,并定期對支撐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加固。
2.2 施工用電安全
施工用電的定義:施工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系列用電行為。
施工用電易引發的事故:施工生產中,因漏電導致人身觸電、火災爆炸及各類電氣事故的發生,導致施工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等。
施工用電安全防護要求:(1)施工前,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應根據現場勘察資料,選定配電室、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及電源進線的位置及線路走向;通過施工用電負荷計算,選擇變壓器容量、導線截面及設備的規格、類型;繪制電氣平面圖、立面圖和接線系統圖;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根據以上內容匯編施工用電專項方案,經技術負責人審核,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2)施工用電工程,必須由同工程技術復雜性相對應電工等級的專職電工完成,即電工必須持證上崗。上崗前,須按規定穿戴相適應的勞動安全防護用品、用具;了解工程選用的所用設備性能。接電前,檢查設備開關裝置和保護裝置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并定期檢查、維護用電設備,以保障其使用安全、正常;設備停用后,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配電箱;遷移用電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妥善處理后進行。(3)用電設備的定期檢查、用電現場的安全巡視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必要時,須開展針對性檢查。開展檢查時,應有條不紊,由點及面,不放過每一個用電細節。發現用電安全隱患時,必須及時處理,經安全復驗后投工。(4)施工用電必須建立安全檔案。其內容應包括:施工用電專項方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及安全用電操作規程;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資料;電氣設備的試(檢)驗憑據和測試記錄;施工用電檢查記錄表、接地電阻測定記錄表、電工維修紀錄單等。
施工用電安全防護措施:(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必須采用絕緣桿架空,通車要道≥6m,工程周邊弧垂≥4m,動力與照明線路須分開架設。(2)施工現場用電設備,須作接零保護,同時設置漏電保護裝置。(3)配電系統應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機制。動力配電箱和照明配電箱宜分開,遇特殊情況,需在同一配電箱安裝時,應分路設置。(4)嚴格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電動建筑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接線的開關箱內,還必須裝隔離開關。開關箱均應做好上鎖、防雨措施,并制定專業電工管理。(5)現場需安裝變壓器時,變壓器四周必須設置安全圍欄,并懸掛醒目安全警示牌。(6)現場照明專用回路應加裝漏電保護器,燈具為金屬外殼時,應作接零保護;潮濕環境、手持照明燈及室內燈具安裝高度低于2m時,電壓不得超過36V;夜間施工時,須保障足夠的照明。(7)現場工作面使用的照明燈具、電動工器具的電源線不得使用塑料線,必須使用無損配電電纜線。閘具、熔斷器參數應與設備容器匹配,采用固定式固定。(8)用電設備、物資的采購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嚴禁“三無”設備的使用。倉儲時,做好防潮、防污措施。
2.3 高空作業安全
高空作業的定義:凡作業基準面≥2m,有可能墜落的作業,都稱為高空作業。
高空作業易引發的事故:因墜落導致人員的傷亡。
高空作業的防護要求:(1)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等“四口”須設置牢固、有效的安全防護設施,如加蓋蓋板、增設圍欄、懸掛安全網等,同時掛設醒目的警示標志,防護設施損壞時須及時更換或維修;不得在屋面臨邊、樓面臨邊、升降口臨邊、陽臺臨邊、基坑臨邊“五臨邊”休息、嬉戲打鬧,不得背朝洞口作業,不得跨口及在洞口蓋板上行走施工。(2)作業面需搭設腳手架時,腳手架載荷不得超過規定荷載,使用外腳步手架施工時,外排立桿要高出建筑物檐口1.2m,并掛好安全網,檐口外架須滿鋪腳手板。并須落實腳手架搭設驗收和使用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屋頂面施工不采用外腳手架施工時,應在屋檐下方設置安全網。(3)作業人員須穿軟底防滑鞋,同時佩帶安全帽、安全帶,不得帶病或疲勞作業,作業時,不得跳躍,防止身體失穩墜落。屋面作業人員除穿軟底防滑鞋外,不得背向檐口移動。
高空作業的防護措施:(1)安全教育、培訓。項目部需經常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及安全技術培訓,使高空作業人員熟悉、掌握墜落事故規律和危害,增強預防、控制事故的能力,并做到行為合法、操作合規,從而預防、控制高處墜落事故發生。(2)加強對高處作業人員的行為管理。明令高空作業人員不準攀爬腳手架或乘運料架吊籃上下,也不準從高處跳上跳下;登高作業前,必須檢查腳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是否安全可靠;高空作業時,必須穿戴安全帽、防滑鞋、系安全帶,否則不得上崗;正確使用安全繩、高凳和梯子等安全用具,安全繩須高掛低用,用高凳和梯子等作業時只許上1人操作。若使用超高的梯子及高凳時,還應增設相應的安全措施;當發現他人有違章作業的行為時,應及時提醒糾正,當發現高空作業防護措施有異常狀態時,要及時通知相關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維護加固。(4)安全防護用具發放到位。須為高空作業人員配備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具、用品,并定期對防護用具、用品進行檢測,發現損壞時,應及時更換。(4)安全防護措施到位。腳手架、防護支撐等必須嚴格按規定施工。并切實做好洞口處的安全防護。(5)安全檢查。應禁止在強風大雨、雪霧天氣從事露天高處作業。經常性開展高處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檢查工作,如發現人的行為異常、物的狀態異常時,須及時處理,使之恢復達到安全狀態,從而減少或規避高處墜落事故發生。
3 結束語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關系到生命安全、生產效益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安全管理的中心是保護生產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應著重落實施工安全要點的管理,以水閘建設項目為例,強制抓好深基坑安全、施工用電安全、高空作業安全是生產安全的有力保障。同時,水閘建設安全還涉及到項目度汛安全、項目施工中的治安安全等,其安全管理的面更廣、更寬。因此,要求項目管理者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在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建立、安全技術措施等各個環節加強管理力度,以確保項目實施過程的安全運行,保證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匯編[Z].
[2]中國科技發展論壇-水利建設與管理實踐探究[Z].
[3]建質 [2009]87號.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Z].
[4]GB/T 3608-2008.高處作業分級[S].
[5]GB50194-93.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程[S].
作者簡介:吳建刊(1983-),男,工程師,本科學歷,主要從事水利工程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