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建立一個區域性、權威性的科技文獻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已經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通過分析銅仁市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現狀,對大數據時代如何科學合理地創建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進行了思考、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科技文獻;資源共建共享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生活的常態,將一些科學研究成果都進行開放與共享,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可量化的科技信息研究與使用。銅仁市作為西南內陸欠發達城市,受諸多體制和意識方面因素的影響,科技文獻信息數字化程度不高、科技資源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目前還沒有一個區域性、權威性的科技文獻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信息支撐,制約了科技創新與進步,面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科學合理地創建一個面向全市共享、開放的科技文獻資源平臺顯得尤為重要。
1 銅仁市科技文獻資源建設現狀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國家加大了對于科技文獻資料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加上政策的支持鼓勵,銅仁市科技文獻資源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為銅仁市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服務和支持。從滿足全社會對科技文獻的需求和保障而言,銅仁市科技文獻資源建設和服務還存在許多不足。一是全市科技文獻信息資源結構和分布不合理。科技文獻資源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單位,這些資源目前只能為高校和科研人員服務,而全市公共服務機構所擁有的科技文獻資源相對偏少,不能滿足廣大科技人員對科技文獻的需求。二是重復建設,利用率低。擁有科技信息資源的單位缺乏全局的統籌,不肯對外開放科技信息資源,全市的科技信息資源單位對信息資源共享意識較低,導致了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三是服務水平不高,方式單一。一方面,因公共經費投入不足,受到版權等制約,銅仁市各單位購買的電子科技文獻數據庫只限于本單位內部使用,不能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另一方面,由于沒有全市統一的科技信息服務平臺進行資源共享,致使社會上的其他科技研究人員沒有獲得科技文獻的渠道,服務單位也難以向科技人員提供“一站式”的科技文獻服務。因此,整合全市科技文獻資源,以增量調動存量,充分發揮有限資源的作用,同時,增加投入,建設和引進銅仁市沒有的科技文獻資源,可為全市科技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文獻、基本的保證。
2 關于銅仁市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構建的藍圖
在建設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時,銅仁市政府應該采集大家的意見統籌規劃,將共享標準進行統一的設置,更方便于社會其他科技人員的資源查找。以自建數字資源為特色,以引進數字資源為基礎,以整合和集成為手段,合理地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和信息網絡的建設,構建信息科學技術的研究機構,科研室,并在網絡上形成廣范圍、質量高的信息技術資源共享群,便于人們更方便的查找資源。
2.1 整合現有科技文獻信息資源
對全市科研機構、高校、大型企業現有的文獻資源進行規劃整理,形成文獻資源列表。如文獻資源名稱、類型、年代、服務方式等。把整理好的文獻資源信息追加到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的目錄庫中,形成科技文獻數據庫、成果轉化數據庫、大型儀器及專項服務數據庫三大資源保障體系。
2.2 完善基礎性科技文獻資源建設
在整合現有文獻資源的基礎上,擴充科技文獻總量,使原文提供能力和引進數據資源,使資源的覆蓋范圍不斷地擴充。信息科技文獻的建設是一項有意義且偉大的工程,并且具有很強的戰略性,但是這個過程需要長期積累與不斷完善。在基礎性資源建設方面,可以有效集成國內現有的知網、萬方、同方、維普等大范圍的網絡知識資源庫,在這些知識庫中有很多發表的優質具有權威性的論文,專利和科技成果等。在每個平臺上設置用戶的統一登錄訪問,為全市黨政機關、科研院所及企業創新主體提供豐富的基礎文獻數據資源支撐。
2.3 建設地方特色資源數據庫
結合銅仁市區域產業規劃布局和本地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需求,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建設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地方特色的數據庫。如構建重點產業專題數據庫、專家人才庫、特色資源庫、科技成果庫等。
2.4 完善門戶網站的建設
門戶網站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便捷,通過對門戶網站建設的完善,可以實現信息科技文獻資源全方位、全視角的整合,并對一些信息科技的數據進行加工。在建設門戶網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現在發達的網絡信息和科技技術,加強網絡網站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運用信息化的途徑對文獻資源進行統籌整合,完成各個分布的資源庫和數據加工傳遞構建,同時還要建設跨數據庫的檢索。門戶網站中要有各個窗口的信息導航,良好的用戶管理系統以及完善的其他信息服務項目。門戶網站在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加強交互性,多元化的表現形式,用戶搜索界面應該簡單明了,方便用戶的使用,滿足各種多樣性用戶的要求。
3 做好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的后臺保障
信息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一個良好的發展和運行環境,其建設和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內容,需要政策法規、投入運行機制、經費人員及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加強建設保障措施是提升平臺高效運行的關鍵所在。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
為保證平臺建設工作的有效實施,必須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聯合相關部門參與制定平臺建設規劃方案、設計布局,協調相關部門參與到共建共享工作中來,統一思想認識,消除資源壁壘。建立分工明確、合作高效的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管理體系。
3.2 確立統一的標準
由于各個地區的發展程度不一樣導致各地區信息平臺建設的情況也存在著差異,為全市信息科技文獻資源平臺統一標準的建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使得信息科技文獻資源平臺的建設參差不齊。為了能實現全市科技信息資源和網絡系統的共享兼容,應該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適宜地減少重復,發展程度不高的地區應該借鑒發達地區的信息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在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構建較為科學完善的資源收集、分類和存儲為一套的科學文獻資源共享平臺,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全市各地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的水平。
3.3 穩定的經費投入
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資金,尤其是后期信息的歸檔和資源更新方面。資源共享的整個平臺需要很多資金進行維護和完善,這就需要確定每個年度都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對于一些政府的資金投入要進行合理的控制,并進行多方的融資和籌集經費,按照一起投入、一起共享、一起收益的原則,鼓勵社會中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支持信息資源共享的建設。
4 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下,電子書刊等電子資源的積累、云計算和自媒體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信息文獻資源提供了廣泛的數據來源。作為新時代下科技信息發展的見證者,應該高度的重視大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從原有的各個信息建設過程中學習經驗,吸取教訓,對大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不斷地進行的探索與考察,按照國家和政府所提出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將分散、分割、分離的科技文獻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與收集,面向全市的大眾構建一個較為全面、開放、共享的信息科技資源平臺。對于激發全市創新活力、促進全社會科技文獻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推動創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韓淑梅.對科技信息資源平臺創建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23):256.
[2]曹方.甘肅省科技文獻共享平臺建設構想[J].圖書情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