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結合實際,分析了我國公路橋梁發展趨勢中呈現的特點、難點,闡述了公路橋梁發展的趨勢,最后總結出建議。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能夠對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發展特點;存在難點;發展趨勢
近些年來,作為我國公路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公路橋梁工程建設隨著需求的增加也在有所增加。但是隨著我國橋梁工程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對公路橋梁工程施工設計、施工技術,加固技術、橋梁檢測和管理軟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間接地反映了我國公路橋梁未來的發展趨勢迫在眉睫。
1 公路橋梁發展趨勢呈現特點
縱觀公路橋梁前些年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未來公路橋梁發展的趨勢特點逐漸呈現出向大跨度橋梁向更長、更大、更柔的方向及大型深水基礎工程發展,在設計理論及施工工藝上將會進一步密切結合;橋梁健康狀態將實現自動監測和管理系統,實現橋梁美學及環境保護意識,在新材料的選用上實現新的開發和應用。
2 公路橋梁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再加上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我國的經濟正在與世界全方位接軌,公路橋梁發展漸趨向于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2.1 采用計算機虛擬技術參與建設
在橋梁規劃和設計最初階段,橋梁施工技術人員可以采用高度發展的計算機輔助手段,對規劃和設計進行有效的、快速的優化和仿真分析。一般地,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逼真地事先模擬橋梁建成后的外型、功能,在模擬地震、臺風以及船撞擊下的表現,以便于專業人員根據這些參數及時有效地做出決策。
2.2 采用智能化的制造系統參與施工
一般來說,公路橋梁的制造和架設是施工的主要內容,施工人員可以把智能化的制造系統用于完成部件的預制加工,最后運送施工現場予以施工,控制和管理橋梁的各項施工。
2.3 采用新技術進行工程施工
隨著施工技術的發展一些原有的施工技術遠遠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需要。在未來的公路橋梁施工中可以采用大跨度混凝土箱形拱橋斜拉扣掛法、橋梁頂推施工技術及組合結構橋梁和頂推技術、大跨徑拱橋整體提升施工;以及復式鋼箱拱橋臥拼豎提轉體施工技術,橋梁健康安全監測技術。
3 公路橋梁發展中的難點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橋梁建設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盡管這些成績值得我們驕傲,但是也應該清楚的看到,在公路橋梁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難點問題,總結分析如下:
3.1 抗震性能差
隨著環境的日益破壞,公路橋梁在發展中如果遇到破壞性地震出現時性能很難把控。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的公路橋梁在遇到地震時一般會出現位移,出現位移以后會造成橋梁上部活動節點處因蓋梁寬度設置不足導致落梁或梁體相互磁撞引起破壞。同時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橋梁支座也及容易受到破壞。如果公路橋梁的建設是在松軟地基上就會出現特大橋、大中橋等橋梁全橋的長度縮短現象。另外也會出現因橋臺臺后填土位移過大造成橋臺沉降或斜度過大,造成橋墩臺承受過大的扭矩而引起的破壞。
3.2 橋梁計算出現偏差
在實際的建設中公路橋梁結構計算出現的偏差往往是規范不標準。就現在的分析計算方法有橫向分布系數法、試驗法、有限元分析法等,在具體計算時要選好模型和受力情況,但是有些時候模型的選擇及受力情況的模擬是最難控制的。即便是經過精確的計算分析最終出現的結果也是和實際情況不一致。
4 公路橋梁發展趨勢的建議
鑒于公路橋梁發展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文章結合實際淺談自己對這方面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些不成熟的建議,供相關工程參考。
4.1 逐步完善施工關鍵性技術
針對目前橋梁設計理念的提升和橋梁精細化設計的需求,逐步加強完善公路橋梁抗風、抗震等設計方法,健全公路橋梁全壽命周期設計理論,研究耐久性作用、疲勞荷載等關鍵技術的應用,完善橋梁適宜交通荷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下的組合交通荷載量等。
4.2 大力發展鋼結構、鋼混結構和無縫橋梁
根據實際需求,發展鋼結構、鋼混結構和無縫橋梁工程,改進創新現有中小跨徑橋梁結構體系,提升整體化性能。同時,結合根治混凝土橋梁病害的需要,大力發展鋼-混凝土組(混)合結構橋梁。
4.3 研發非破損檢測技術及裝備
根據公路橋梁工程的材質、損傷及受力狀態的檢測需求,急切需要研發公路橋梁永久荷載下橋梁受力狀態非破損檢測技術及裝備,發展橋梁損傷和缺陷的可視化檢測診斷方法及裝備體系。
4.4 做好加固養護管理措施
當公路橋梁出現病害后,要不斷完善加固設計理論,選用可靠的加固技術,發展模式化加固技術等。在養護方面要轉變橋梁養護理念,發展橋梁預防性養護技術,提升橋梁機械化養護能力。
5 結束語
根據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對公路橋梁需求的變化,我們要以戰略思維來審視橋梁發展中的發展重點、難點,要強化設計與施工精細化,提高橋梁建設的工程品質;要加大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力度,要提升橋梁養護管理技術和水平,在開展橋梁常規檢查、評價、維修與養護工作的同時,尤其要注重對特大型橋梁的安全運營與監測。總之,在橋梁工程領域中要堅持“創新引領、建養并重”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趙永文.我國公路橋梁發展趨勢分析[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3(1).
[2]何青玲.山西省農村公路橋梁技術改造方案決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3.
[3]王楠楠,張喜剛.引領橋梁技術的中國式跨越[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0,10.
[4]尹迪,徐浩.分析我國橋梁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科技和產業,2009(8).
作者簡介:金平,男,漢族,安徽人,本科,中級職稱,單位:安徽省巢湖市路橋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