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EUHT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能夠解決“移動寬帶一體化”的通信技術系統,被稱作超高速移動通信技術。與現有主流通信技術對高速傳輸與寬帶互聯難以兼顧且響應慢、不穩定、耗費流量多的情況相比,EUHT同時具備了“三高三低”的優勢特性,即“高速度、高帶寬、高穩定性,低延時、低成本、低功耗”。2016年初,EUHT在廣州地鐵6號線1期工程中做了網絡性能和業務承載的測試,文章將從EUHT的鏈路模型、應用方案、區間布置建議、現場測試幾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EUHT;軌道交通;無線通信
1 鏈路預算模型
EUHT的鏈路預算模型主要經過COST 231-hata 模型和WINNER 信道模型推導。通過對COST 231-hata 模型相應應用頻點的衰減修正以及WINNER 信道模型天線高度的修正,得到適合于高架路基環境和隧道環境的鏈路模型。
1.1 COST 231-hata 模型
Okumura-hata可以通過頻率相關的自由空間衰耗修正后應用到5GHz頻點上。設定基站天線高度:ht=30m;車載天線高度:hr=4m工作頻率取2000(MHz),模型適用頻率為 1.5G~2GHz,得到:
L2GHZ=35.22lg(d[km])+130.45(dB)
當頻點從2GHz 到5GHz時,衰減應修正20lg(5/2)=7.96(dB),得到鄉村場景路徑損耗為:
L=35.22lg(d[km])+115.41(dB)
1.2 WINNER 信道模型
該模型在測試采集數據時,基站天線高度相對較矮,因此相對于基站天線高30m的情況,公式計算結果偏高。為此,對鄉村場景修正2dB,得到鄉村場景(D1,Rural,d=35m~10km,ht=19~25m)無直射徑(NLOS)情況的結果如下:
L=25.1lg(d[km])+129.1(dB)
高架路基環境路徑損耗在開闊環境實際測試的結果介于COST231-hata模型(鄉村)和WINNER模型(鄉村NLOS)之間。即:
L=30.16g(d[km])+122.255(dB)
1.3 隧道環境鏈路模型
由于隧道環境對無線信號傳輸有波導效應,基站小區的中遠區信號衰減規律近似線性衰減。根據5GHz無線通信設備在隧道環境實際測試的結果,隧道環境直線段的路徑損耗采用如下經驗公式計算:
L=37.5×(d[km])+86.625(dB)
2 應用方案
在城市軌道交通無線通信應用中,EUHT系統可承載視頻監視系統、PIDS系統、車載WiFi等業務信息,主要由區間內的基站和列車上的車載單元構成,在列車的首尾安裝定向天線、路由器和車載單元,來直連地鐵視頻監控設備傳遞數據。車載wifi系統主要是面對乘客,在車站及列車上為乘客提供互聯網信息、娛樂等,為乘客帶來更好、更舒適的乘車體驗,基本構架分為:中心、分線中心、車站以及車載。中心級主要負責互聯網的接入、認證、以及與骨干網互聯,下發信息等。分線中心級主要負責接收中心所下發的信息,通過傳輸網絡下發傳送到各線路車站、移動寬帶傳輸網絡基站。車站主要負責從分線中心接收信息,通過站內無線設備對站內進行wifi覆蓋,為站內乘客提供無線上網功能。車載設備主要通過移動寬帶傳輸網絡與區間wifi無線設備基站接收信息,再經車載wifi無線設備對車廂內進行wifi覆蓋,為車廂乘客提供無線上網功能。
系統方案如圖1所示。
在隧道、高架等不同環境下的設備安裝如圖2、圖3所示。
車載設備如圖4所示。左側為EAT天線,右側為EAU和交換設備。
3 區間EBU布置建議
根據以上鏈路模型得出EUHT系統基站在實際區間的布站方案建議大致如下:高架上直道覆蓋距離:400m~450m;隧道內直道覆蓋距離:600m~700m;站臺區段布點、隧道、高架遇到站臺,覆蓋距離減少50m;彎道區段布點隧道內遇到R>=500m的彎道,覆蓋距離減少100m。隧道內遇到R<500m的彎道,覆蓋距離修正值減少200m。
4 現場測試
2016年初,EUHT在廣州地鐵6號線做了網絡性能和業務承載的現場測試,測試線路長約5公里,其中高架段月2.7公里,過渡段月0.3公里,地下段月1.9公里,包含了地鐵線路中較為典型的幾種環境。
測試方案為在EUHT中心設置EDC、ECC和交換機,在各個車站設置EDU設備,車站的EDU設備和區間的EBU設備相連,EBU接AAU提供無線信號,列車首尾安裝AAU,以及EAU和ESU設備。
測試中,EUHT設備在典型的交通環境下表現出良好的信號覆蓋質量,車載通信設備終端能夠順利入網,小區漫游切換延遲在95ms以下,切換成功率100%,端到端傳輸時延在7ms以下,數據丟包率不超過3%。
在列車運行情況下,系統峰值吞吐率為147Mbps,均值吞吐率為60Mbps,邊緣吞吐率為22Mbps。
相比于當前無線通信技術,EUHT技術突破了“移動寬帶一體化”的技術瓶頸,具有更好的高速移動適應性、更大的數據傳輸帶寬、更低的空口接入時延和更穩定的網絡漫游切換性能。有希望為軌道交通無線通信發展增添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