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環境問題更為重視。近年來工業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城市環境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加強對污染進行治理,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污染治理過程中,環保監測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環保監測的效果,需要科學對空氣污染監測點進行布設,從而準確獲取城市污染的狀況,為空氣污染的治理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文中從布設采樣站的原則和要求入手,分析了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相關問題,并進一步對采樣站數量確定及采樣點布設的常用方法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環保監測;空氣污染;采樣站;監測點;布設
前言
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一直是環境治理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做好布設工作,采用有效的方法來確定采樣站的數量,并合理進行采樣點的布設,確保達到預期的監測效果。
1 布設采樣站的原則和要求
(1)在采樣站點布設時要與所在區域的污染情況進行有效結
合,并針對區域內的污染情況進行分級,然后科學對采樣點進行規劃和布置。
(2)在空氣污染監測工作中,需要重視下風向監測和管理工作,在下風向處在集中進行采樣點布設,并在上風向處布設少量的采樣點,以此作為上風向采樣數據的分析依據。
(3)在污染采樣點布設時可以根據人口密度來布設,人口密度較大時的區域可以適當增加污染采樣點的數量,以此來有效的提高采樣的準確率。
(4)在布設采樣點時,盡可能的將其布設在開闊地帶,而且附近不能有大規模的綠化帶及樹林等,以避免這些生態群落對污染物質吸附后影響采點的準確性。
(5)需要對設置的采樣點規劃進行統計和分析,并對設計標準進行確定,這樣所測得的數據才具有其重要意義。
(6)采樣高度的設定要與監測目的有效結合,通常會在地面
1.5-2米的位置來設置采樣口。當需要對大氣污染對器物或是植物造成影響情況進行分析時,采樣口的設置要與器物及植物的高度近可能的接近。在采樣點布設在一些特殊地區時,要與該區域的污染特點及污染情況相結合,以此來對相關的指標進行適當的調整。
2 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相關問題
2.1 監測目的
空氣污染監測無論是對城市還是鄉村空氣質量檢測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直接關系到環境空氣污染問題。但在日常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更重視城市空氣污染問題的監測,而對鄉村空氣污染監測工作較為忽視。通過對城市環境質量進行監測,能夠有效的了解和掌控城市中污染物的分布情況和空氣質量情況,并對空氣中敏感性污染物進行揭露,從而為城市環保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在當前城市環境污染監測工作中,多采用網格法及功能區域劃分法來對城市環境污染進行監測,而在鄉鎮空氣污染監測時,采用的多為圓形或是扇形布點法來進行監測點布設。
2.2 污染源情況
在對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時,需要提前調查和分析該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污染源分布及構成情況,根據調查和分析結果來采用適宜的方法來布設監測點。同時還要分析和研究污染源產生和形成規律,這些都會對空氣污染帶來影響,所以要在布設監測點前提前調查清楚污染源情況。
2.3 地理條件
在環境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地形、地貌及風場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具體布設時需要對來自于這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從而在選擇布設方法時要與地理條件進行有效結合。
3 采樣站數量的確定
在采樣點設計和布設時要嚴格依照國家相關規定,同時還要與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結合。如果在確定采樣點布設數量和方式時沒有與城市的地理條件、污染源情況及人員密集程度進行結合,則會導致監測到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在數據利用時必然會對管理方法和相關策略帶來較大影響。在當前城市環境污染監測工作中,通常都會利用環境保護相關原理來進行分析,這樣采樣站數量確定所可能會對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則會得到盡量的避免。在實際采樣站數量確定時,往往會與人口數量、建筑物密度及人口密度等進行有效結合,但在近年來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采樣站建設時已形成了自動監測,人工連續采樣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時起到輔助性作用。
4 布設采樣點的常用方法
采樣點的布設要嚴格依照技術策略進行,并采取適宜的設計方法。當前設計方法主要有模擬法、統計法和經驗斷定法,但在實際應用中這幾種方法自具優缺點。因此在布設采樣點方法時,還要與當地地理條件及地理特征進行有效結合,特別是在監測點設置條件較為惡劣的地方,通常會采用經驗法,這時模擬法和統計法會受到諸多限制。
4.1 功能分區布點法
這種布點法在當今社會中的應用極為普遍,特別是在一些常規環境監測工作中,利用這種布點法對社會經濟發展非常有利,其應用可以達到綜合性、經濟性效果,并為多種不同污染的同步監測的實現做出了巨大貢獻。從這種方法現階段的應用中可以看出,它主要以區域作為主要標準展開劃分,并結合實際檢測條件展開科學布局,并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利用以上原則對采樣站的數量進行設置。
4.2 網格布點法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網格布點法較為常見,在具體應用時利用不同的網狀方格將監測區域進行劃分,而且在兩條直線相交的位置上設置采樣點,從而完成整體布設工作。在具體布設時,測控點多布設在下風向上,很少在上風向上布設。在具體布也沒參加地,網格大小還會對網格布點法的應用效果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會將城市具體數據作為網絡布點法應用的出發點,從而來合理規劃網絡的大小。
4.3 扇形布點法
這種布點法多應用在一些孤立、偏僻的山區,以高架點為主,對主導風向的控制效果比較明顯,供以前所在位置的構成中,通常將主導風險作為主要軸線點,并選擇下風向設置扇形地區,將其作為布點的主要范圍,然后在這一范圍中將45°的角度展開空氣監測點的布設,這樣可以從最大程度上保證監測效果可以有效發揮出來。從客觀角度來看,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并不能找到非常理想的應用環境,所以實際工作中我們應綜合思考多種布局方法,促進中整體監測能力的提升,這樣可以為收集和整理空氣污染數據提供有效依據。
5 結束語
近年來人們對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作為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直接關系到環境保護的效果,因此需要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要根據按照相關的要求,并依照技術措施,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從而有效的提升我國環境保護的水平,為我國環保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冰,李芬華.環境監測理論研究和實證[J].電子技術,2010(08)26-27.
[2]馬芳芳.空氣質量監測技術分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5-11.
[3]宋歡歡,姜春明,宇萬太.大氣氮沉降的基本特征與監測方法[J].應用生態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