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電網的建設在不斷的完善,這為電力營銷帶來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因此,智能電力營銷成為當前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文章首先對智能電網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國內外有關智能電力營銷的相關技術和方法做出比較,并對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文章從當前我國智能電網在用電營銷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潛力為研究基礎,重點對智能電網技術在用電營銷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為我國應用智能電網促進用電營銷方面提供了理論依據以及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智能電網技術;用電營銷;管理方式
1 概述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長足發展、民生的不斷改善,電力能源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電力用戶對電力企業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穩定、高效、快捷、綠色低碳的新型電力體系是新形勢下的必然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電網公司通過基于智能數據采集分析結合CRM(客戶管理系統)來實現智能化需求的新技術。智能化電網是適應當前形勢下發展的新興事物,智能電網的應用貫穿在整個供應系統中,統籌兼顧全部資源的合理配置。能夠真正實現需求側節約資源,并且等效于替代供應側供給資源的新觀念,符合以建立市場為導向,宗旨在于構建以綠色低碳為目標的國家新型電力體系。在電營銷管理模式實踐的應用中,對于客戶優質電力服務及電力企業的集約化經營,都是本輪“電改”的重中之重。
2 現階段的電力供需關系
高效透明的電力服務,包含了適合于客戶本身并合理的制定階梯性電力價格,透明的電力使用情況分析,業務的快速辦理,電力保障服務的及時響應等。從目前電力營銷及服務來看,基于“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電力營銷服務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表現在以下幾點。
(1)充沛合理的電力供應能力尚待提高。一方面是各類電力故障未能得到及時響應解決或處置時間過長,單一回路電網的施工改造,未能及時或不能提供備用回路;另一方面是電力供需智能化水平不足,電力的供應和使用環節不能達到綠色、低碳、環保等要求。
(2)以用電客戶為本服務理念不夠深化,目前國內的電力營銷在客戶服務方面尚處于初級階段,基礎較薄弱,存在著無法全面掌握用電客戶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交互式客戶服務體系未能建立,針對用電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而制定的優化方案尚不能實現,未實現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從而不能達到用電供需雙方有優化、雙贏的局面。
(3)電力故障的處理方法及時效未能達到快捷高效。一是在故障的判斷方面,未能全面引入智能化研判體系,維修調度體系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低,部分層面依然處于人工排查等傳統維修水平階段。因此,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電力能源服務的快速、快捷維修服務要求。
(4)電力能源使用情況不能全面展現。針對客戶用電量情況現階段僅限單一提供用電量數值,未能結合大數據對客戶用電模式,用電習慣等進行分析,無法針對用戶特點進行量化分析,提出可行性用電計劃等有利于客戶高效節能的方案需求。
3 智能電網技術在用電營銷中的應用策略
智能化電網的推進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是電力企業在用電營銷從傳統粗放型向網絡智能化的轉型。通過智能終端、遠程服務、大數據分析等一系列技術手段,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臺,改變傳統人工辦業務、排查故障等低效率服務方式。從而實現高效、快捷的自動化故障偵測、互聯網實時業務受理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同時,全方位向用電客戶提供電力使用量分析、優質化用電方案等客戶細致化服務。
3.1 營銷管理的重要改革點為需求側管理
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智能營銷體系中,新技術的大量應用,傳感型終端與網絡的升級換代,讓用電客戶與電力企業間雙向的供需信息互聯成為供電實時分析決策的重要環節。傳統型營銷管理中粗獷性“拉閘限電”將到由實時監測調控、智能性調峰供電、最優化錯時用電解決方案等一系列依據用電客戶實時需求并結合電企合理負載的高效供電管理應用營銷體系所取代,將成為需求側管理(DMS)的主要應用方向。
3.2 價格杠桿調控更適應市場及用電客戶需求
通過智能電網技術實時數據分析綜合應用,上網電價的定價機制更符合市場化規律,傳統模式下單一固定式價格形式,將被以實時需求為依據,動態市場價格機制為標準的,更加高效、環保的價格模式所取代。轉變營銷策略,進行全成本核算,優化內部管理,向用電客戶提供全透明的電價標準,充分利用峰谷值電價差異等有利于用戶客戶的分析方案,以降低每度電成本。
3.3 電網智能調度與人工現場服務有序融合
結合電網智能化建設,宗旨是為用電客戶打造全新用電服務體驗。智能電網通過電網自身結構信息化升級建設,結合互聯網應用,可以利用網站、手機APP等多種信息手段,為客戶提供實時業務辦理、資費信息顯示、智能用電方案參考等多樣化服務,使用電客戶與電企間溝通實時互動,雙向信息流順暢。人工服務根據智能系統提供數據進行客戶個性化服務,實時響應處置,最大程度上適應符合市場的用電客戶需求。
3.4 基于智能電網的附加服務將是營銷中新熱點
傳統的月報表制電費電量數據僅僅限于為客戶提供最初級的統計數據,計算周期跨度大,數據未能細化體現,無法實時反應客戶所關心的當前使用情況,而且電力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的免費基礎性用電數據不能滿足企業客戶精細化的用電數據服務需求。
針對有需求的客戶,特別是企業用戶,利用電企自身的專業優勢,對智能電網的精準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及客戶管理系統做出用電客戶企業設備運行狀態評估、用電策略建議等一系列市場化增值服務舉措,實時性的信息溝通反饋,進而促進電企在營銷中形成新盈利模式。
4 結束語
文章通過展望智能電網技術應用,對現階段實際營銷情況,規劃實現功能進行分析。依據電改中符合社會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市場原則,促進綠色低碳為方向轉型,進而打造一個新型智能電網管理體系,借助改革傳統電力供應體系,實現電網智能化重大技術應用、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創新轉型,找準新形勢下電力企業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其在市場中的作用,積極創建網絡時代電力營銷體系。
參考文獻
[1]馬韜韜,李珂,朱少華,等.智能電網信息和通信技術關鍵問題探討[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0(5).
[2]王思彤,周暉,袁瑞銘,等.智能電表的概念及應用[J].電網技術,2010(4).
[3]殷樹剛,張宇,拜克明.基于實時電價的智能用電系統[J].電網技術,2009(19).
[4]喬路麗.用電營銷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經驗淺析[J].農村電工,2006(3).
[5]張俊湖.用電營銷在開拓電力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職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6]熱西旦,趙衛國.用電營銷信息管理系統在供電企業中的應用[J].供用電,2005(5).
[7]朱順泉.當前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與最新動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