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工程在水資源調節以及利用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作為基礎工程核心內容受到了國家的重視。隨著各地水利工程建設進程的推進,其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其中混凝土以其優質的性能,開始成為水利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但是在施工中,由于多種原因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影響了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砼裂縫問題也成為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須予以重視的實際問題。文章結合水利施工經驗,主要針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措施,以期能夠對解決施工中砼裂縫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預防;砼裂縫;水利工程
砼是混凝土的簡稱,主要由水泥、砂石骨料以及水和外部添加劑混合而成,被廣泛應用于現代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砼屬于脆性材料,因而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出現結構問題,其中砼裂縫是砼結構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由于水利工程中砼的使用主要在砼預制結構以及砼澆筑結構中,隨著其使用比例的增加,砼裂縫產生的幾率便越來越高,若結構中出現細小的裂縫通常不會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影響,也不會威脅到水利工程的防滲功能以及承載力。但若不加以處理、謹慎預防,那么原有的裂縫會繼續發展,加之新裂縫的出現,這些裂縫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水利工程中,裂縫是最大的安全隱患,裂縫的出現會對建筑物結構的穩定性、耐久性造成的危害,同時也會影響結構美觀性。甚至有些裂縫還會誘發多重病害,嚴重影響建筑的使用和正常運行,而水利工程的影響范圍極廣,一旦出現問題,將會造成嚴重后果。在施工中,砼裂縫的出現無法避免,但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將裂縫的產生及危害降至最低。因此必須在施工中重視砼裂縫的預防,通過合理的舉措盡可能的降低砼裂縫的危害。
1 導致砼裂縫問題的主要原因
水工建設中,致使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常見的主要有四種:混凝土結構干縮、超載、基礎結構的沉降、水泥的水化熱。其中混凝土結構澆筑完成后,在硬化時由于結構干縮會使得混凝土結構出現形變,而這種形變受到約束時便會在混凝土結構中產生收縮裂縫,該種裂縫多發生在塊體結構中,因而危害性相對較大;超載裂縫是由于混凝土構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結構所受荷載超出設計范圍而導致結構受力不均或者發生形變,因而產生裂縫;在水利施工中由于填土地基以及樁基的基礎穩定性相對較差,因而施工中容易出現基礎沉降現象,由此可能引發混凝土結構結合不良,其結構所受剪應力超出結構所能承受范圍時便會引發沉降裂縫;混凝土的主要原料為水泥,而水泥在硬結時會發生水化現象,因而產生大量的水化熱,若水化熱散發不良,則會加大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梯度,因而致使結構表面產生拉應力,導致裂縫的產生。
2 如何預防、處理砼裂縫
2.1 保證砼配合比設計科學合理
砼結構性能主要由其配合比決定,良好的結構性能能夠有效避免施工中砼裂縫的出現,同時還能夠提高工程整體質量,因而在砼配合比設計中應當科學優化,遵循基礎設計原則,注意降低砼的水膠比、坍落度以及含砂率,合理加入高性能引氣劑以及高效減水劑,并適當提高砼的粉煤灰產量,并通過試驗確定最佳的配合比。實際施工中應當嚴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并嚴格依照施工需求確定配合比方案。并注意應盡可能使用低強度水泥進行混凝土的配制,從而產出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實際強度才能符合預期要求。另外在進行混凝土配置的過程中,應當減少水泥的添加量,并攪拌均勻,在攪拌過程中適當加入粉煤灰,從而有效改善混凝土結構性能,增加混凝土結構的強度、韌性。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加入粉煤灰的混凝土結構收縮幅度大大減小,和易性大幅提升,結構穩定性以及抗腐蝕性也得到改善。而在混凝土制備中添加粗骨料能夠有效提高結構強度,但是攪拌過程中必須注意控制水和膠比例。針對容易發生砼裂縫問題的部位,例如轉角結構,可以通過在混凝土結構中增設鋼筋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結構拉應力,但是應當盡可能降低鋼筋保護層厚度,從而將砼結構所承受的應力轉移至鋼筋結構中,從而避免砼裂縫的出現和進一步發展。
2.2 嚴格控制施工材料質量
首先,水泥材料的選擇,水泥材料的品質好壞決定砼結構的性能,水泥凝膠的組分、結構和數量都可以影響水泥的毛細孔、凝膠孔德形狀、尺寸和數量等,并進而影響到砼的干縮性。其次,骨料的選擇。砂石的作用主要是骨架支撐的作用,砂石不與水泥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可以起到降低水化熱的目的,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縫產生的幾率。對于骨料而言,其作用更加顯著,骨料應該具有良好的顆粒級配,可以將孔隙率降到最小,要保證砂石表面干凈無雜質,這樣才可以和水泥更好接觸,達到更好的效果。砂石粒徑比較大的時候,可以有效減少水泥用料,也可以降低水的數量,從而降低了水泥攪拌時散發的熱量。但是砂石粒徑過大的話也不合適。攪拌起來十分費勁,而且很容易發生一些離析現象。在常見的施工過程中,一般使用的是5~16mm碎石作為原料,有的使用10~25mm粒徑石子。再就是砂子粗細選擇問題,砂子太粗不行,會影響砼的和易性,容易發生泌水現象。砂子太細也不行,盡管保水性高、而且振搗作業也比較容易,但是很容易發生干縮現象,致使表面出現裂縫。外加劑的選擇也很重要,可以減少用水量,減少水化熱,改善表面開裂現象。
2.3 施工管理的加強
在整個混凝土施工管理中,要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施工技術好壞直接關乎到施工質量的好壞,對于水利工程施工而言,要做到以下幾點:(1)砼振搗要密實,拆模后要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潮濕的草墊、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終凝前表面濕潤;(2)在施工中,應當對砼澆筑、振搗以及模板位移狀況進行實時觀察,避免過振漏振現象的產生,并且完成第一次振搗后還需對結構二次振搗;(3)在進行大體積砼的配置中應當注意水泥的選擇(低熱、中熱水泥適宜),例如粉煤灰水泥或者礦渣水泥。另外還可以通過對骨料級配進行調整,并加入外加劑(高效減水劑以及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從而降低水泥水化熱對砼結構的影響,推遲結構熱峰出現的時間,并對砼的保水性、流動性進行提高。完成澆筑后需要對砼結構進行適當養護,覆蓋草袋或者塑料覆膜等,對砼結構進行保溫、保濕;(4)施工過程中應當注意控制溫度,并對施工進行監測。針對施工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部位,應當實行動態控制,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異常,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避免砼裂縫的產生。并嚴格依照規定進行施工操作,例如應當依照規定時間拆模,若施工過程中氣溫發生巨大變化則應當及時進行保溫,從而避免砼結構表面溫度驟變,加大砼結構內外溫差,若室外溫度持續小于5℃,并超過5d,則應當依照冬季施工規范進行砼施工;(5)通過加入外加劑預防砼裂縫的產生。為了保證砼結構質量,提高同結構的耐久性,可以適當使用外加劑。例如在砼混合料中加入防水劑,從而減少砼結構的塑性收縮造成的結構裂縫。
3 結束語
水工建設中砼的使用已經不可或缺,因而砼裂縫的出現不可避免,這是由其材料特性所決定。一旦出現裂縫,勢必會影響砼結構穩定性,且裂縫在溫度、荷載的作用下會急需發展,最終引發病害,不但會對砼結構美觀度造成影響,還會給水利工程埋下安全隱患。砼裂縫的出現原因多種多樣,基礎沉降不均、溫度差異性過大以及養護不當、材料質量不達標都會引發砼裂縫。所以,在施工中不但要對材料質量、砼的配合比進行控制,還應從管理、養護著手,全方位地加強施工的嚴謹性,從而預防砼裂縫的出現,降低砼裂縫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門忠.水利工程建設中混凝土裂縫的有效防治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2.
[2]耿會允.預防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縫對策探討[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1,4.
[3]盛松濤,李星,張貴金.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綜合后評價方法研究[J].人民黃河,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