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動跑偏嚴重影響汽車行駛安全,故障原因主要是由于各車輪的制動力不平衡造成的。文章以汽車維修實踐出發,首先介紹制動跑偏的概念,其次對制動跑偏的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如兩個前輪、后輪的制動力不一致,制動管路及防抱死制動系統等原因,最后根據故障原因進行診斷,從詢問最先、由表及里、由簡到繁、重點突出及原因為本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制動跑偏;制動力;故障原因;診斷
1 制動跑偏的概念
制動跑偏,是在車輛制動過程中,車輛偏離直線行駛狀態,向左側或右側偏向行駛,造成行駛中進行制動無法準確控制方向,易形成車輛進入相向的對方車道或駛入路邊,嚴重的會造成車輛傾覆的現象。制動跑偏與行駛跑偏的區別在于前提不同,制動跑偏的前提是在行駛過程中進行制動的動作,即駕駛員操縱了制動系統。
制動跑偏對汽車的安全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正常行駛過程中,如果沒有踩下制動踏板或進行駐車制動的動作,故障現象是不顯現的。當進行制動時,車輛的行駛方向偏離駕駛員希望控制的方向,這種突然出現的現象往往造成駕駛員措手不及而擴大損失,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隨著道路狀況的改善,特別是高速公路的普及,制動跑偏造成的重大事故越來越多。
2 制動跑偏的故障原因
2.1 制動系統的基本介紹
分析制動跑偏的故障,首先需要了解與制動相關的結構及原理。制動系統包括行車制動和駐車制動兩套制動系統,分別對應于行駛及停車時的制動。行車制動系統是駕駛員腳踩制動踏板,使正在行駛中的汽車速度減慢而停車;駐車制動系統是使已經完全停下的汽車不會前后移動。此外,在氣壓制動的大型汽車,如大客車和大貨車上往往還擁有輔助制動系統,當制動氣壓不足時驅動制動踏板張開,從而達到制動效果,以保障汽車行駛安全。制動系統按傳輸制動力的介質不同分為液壓制動系統和氣壓制動系統,按車輪制動器的不同分為盤式制動器和鼓式制動器兩種。
文章主要從小型汽車的液壓制動系統出發進行介紹。液壓制動系統主要由制動踏板、制動總泵、真空助力器、制動分泵、制動片、制動鼓或制動片及制動管路組成。當然,一些汽車的制動系統還擁有制動防抱死系統,包括ABS相關的控制元件。
2.2 制動跑偏的主要原因
教科書及維修手冊上往往把各種可能的原因全部羅列其中,很少進行維修重點和故障率排序,在實際的維修過程中運用較為困難。本文從維修實踐的角度出發,根據汽車維修過程中常遇到的制動跑偏故障,列舉幾種常見的原因:
第一,制動跑偏最可能的原因是兩個前輪的制動力不平衡。如果前輪是盤式制動,那么原因大多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由于前輪左右制動盤的變形,造成與制動片接觸表面平面度超過標準。當汽車進行制動時,左右前輪制動力不一致,制動力較大的車輪輪速變慢,車輛就會向這一側跑偏;二是由于制動分泵活塞卡滯或制動鉗的導向銷卡住了,驅動左右制動片的力不一致,車輛前輪左右制動力不一致,造成車輛向制動力大的一側跑偏。
第二,后輪制動力不一致。一般來說,除一些中高端的轎車的后輪制動是盤式制動外,后輪制動系統大多是鼓式制動。與前輪制動不同的是,后輪制動力稍有差別一般不會造成制動跑偏,差別較大會使車輛行駛時制動跑偏。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制動分泵漏油,漏油造成驅動左右制動片的力不一致,更嚴重的是,制動液飛濺到制動片上,在制動時制動片與制動鼓的摩擦系數改變較大,兩側制動力產生較大差距;另一個是制動分泵完全“咬死”,即制動分泵完全卡滯了,使得某一側后輪完全沒有制動力,兩側后輪的制動力差別較大。
第三,制動管路安裝不正確,這一般出現在車輛維修之后。在行駛過程中,前輪制動先于后輪制動,當后輪先產生制動時,車輛會產生“甩尾”現象,車后側會產生跑偏現象。在汽車維修過程中,特別是事故車維修后,修理工把制動管路的前后端裝錯了,使得后輪先于前輪產生制動。
第四,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防抱死制動系統簡稱ABS系統,是通過接收各個車輪的輪速信號來控制各輪的制動力分配,從而使車輪處于接近“抱死”而未“抱死”的狀態,從而使制動力提高,并且方向仍可以控制。如果ABS系統有故障,將無法正確控制各車輪的制動液壓力,制動力無法正常控制,造成車輛車輪抱死或某個車輪的制動力過大或過小,從而產生制動跑偏的現象。
第五,其他原因。輪胎氣壓不一致,操作不當等原因,也會造成制動跑偏。輪胎氣壓過低或過高,使輪胎與地面接觸面改變,造成制動力變大或變小。行駛過程中沒有運用行車制動,而是直接使用駐車制動,會造成后輪產生制動,車輛“甩尾”出現制動跑偏現象。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輪胎如果突然損壞,有經驗的駕駛員不會“踩剎車”,而會采用握緊方向盤,松開油門踏板,使車輛自然減速而停車,就是為了防止出現制動跑偏的現象。如果踩了制動踏板,由于某一個輪胎損壞造成制動力嚴重不一致,車輛會出現嚴重的制動跑偏現象,高速行駛時車輛失控產生嚴重的人員及財產損失。
3 制動跑偏的故障診斷
3.1 詢問最先
正常的磨損和人為的原因都可能造成制動跑偏的故障。在診斷之初,詢問車主故障的現象及之前的維修經歷是重要的。例如,如果車輛沒有維修過,那么人為的原因一般就不用考慮了,如果是維修后才出現的制動跑偏故障,那么之前維修所涉及的部位及更換的零部件就需要認真檢查。
3.2 由表及里
汽車故障在沒有認真檢查之前,盲目地進行拆裝和更換是錯誤的。且不談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損失,拆裝和更換過程可以會產生新的故障,并會干擾正常的故障診斷思路。我們在診斷汽車故障時,首先需要檢查是否有明顯的表面現象。例如,檢查輪胎氣壓,當發出某一個車輪的胎壓過高或過低時,先調整輪胎氣壓;檢查車輪的制動分泵是否漏油,當發現某一個制動分泵已經漏油,應先予以更換;檢查車輪內是否有油飛濺出來,制動分泵漏油、半軸油封損壞、車輪軸承油封損壞會造成制動片表面有油污,觀察車輪部分是否有飛濺狀的油狀物即可判斷。
3.3 由簡到繁
當代的汽車普遍采用了各種制動力控制系統,如防抱死制動系統等。在制動跑偏的故障診斷中,首先需要觀察汽車儀表的故障燈是否亮起,如果發現紅色的制動警告燈亮了,表明制動液不足或制動片摩損過大,如果黃色的ABS燈閃亮,表明防抱死制動系統有故障。根據這些警示燈,運用故障診斷儀器進行查找。
3.4 重點突出
制動系統的結構復雜,零部件較多,如果還擁有ABS系統,涉及面更加多。根據所有可能的原因全部進行檢查,時間較長效果也不好。所以,根據制動跑偏可以的原因根據故障率進行排序,可以提高維修的效率。例如,某車型經常出現由于盤式制動的導向銷防塵套密封不嚴,導致泥沙等進入導向銷內部,使導向銷卡滯造成制動跑偏的現象。要檢查此類車型的時候,可以重點檢查導向銷潤滑是否良好。
3.5 原理為本
故障診斷是建立在對結構和原理有深入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對于疑難的故障,需要根據制動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結合此車型的特點進行分析和研究。如果運用一般的檢查方法無法找到故障原因和部位,這就需要找到相關的維修手冊或資料,結合車型的特點,根據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找到故障部位。
參考文獻
[1]關文達.汽車構造[M].北京:機械出版社,2008.
[2]吳立安.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鄧萬里(1973-),廣西桂平人,碩士研究生,經濟師,廣西科技大學,主要從事汽車維修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