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企業內部管理文化,是企業的價值“靈魂”,對每一家企業的領導決策、員工凝聚力、管理方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說,企業文化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很多相似的內容點,包括對于整體思想決策、員工管理程序、工作執行方案等方面,而且表現形式更加靈活、更加有效。本文將對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異同點進行分析,平衡協調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關系,借鑒企業文化建設方法提高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
關鍵詞:企業文化;視角關系;國有企業;思政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來被作為“生命線”,是完成企業經濟任務和技術要求的基礎,對于選擇和堅定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提高人員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推進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已經越來越受到世界經濟的沖擊,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人生價值觀念都非常多元化,在國有企業存在著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交叉抵觸的“亂象”,進而影響到國企的整體改革赫爾發展。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如何在新的經濟環境中獲得“重生”,如何有過往經驗作依據的條件下沖破障礙成為一道現實難題。因此,我們將從為廣闊的空間嘗試從現代企業文化的視角對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解讀,更好地推進國企思政工作的實效發展。
一、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整體、企業員工在企業內外部環境中所逐漸形成的共同的管理理念、文化價值、方法特點。在每一個企業從籌備、成立、經營的各個階段所形成的屬于企業的“特色”文化,在市場競爭中所漸積累的具有一脈相承的經驗和教訓。企業文化主要包含有企業的企業目標、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員工作風、企業精神價值等。
在企業的“操作”過程中,之于企業文化來說,有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物質文化,有無形無蹤卻又潛移默化影響企業的精神文化,有經營管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機制的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是企業人員創造的產品、設備、產品等,比如說企業的文件、企業的生產資料、企業的加工產品,是體現在企業表層的文化。精神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體現在企業的深層次文化,比如說員工的行為意識、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等,可以說是企業的“靈魂”。制度文化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的作用結果,對于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說企業設定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領導管理機制、活動組織原則,能夠有效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行。企業文化具有行為導向性,能夠有效規范企業員工的言行舉止,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周邊其他企業能夠起到示范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隱形資產”,相對于企業的其他資產具有可再生性和重復使用性,是企業“代代相傳”的永恒動力。
如果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小”環境下的文化產物,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則可以說是社會大環境下的文化產物,黨和政府將其意志、方針和主張灌輸給人民群眾。可以說,二者關系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二、在企業文化視角下如何提升國企思政工作的實效性
1.發揮企業文化中的“領導”作用
領導班子是國企思政工作的行動指南,一個優秀的領導班子不僅對于基層團隊的文化建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更能有效提高企業基層團隊中員工對于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推進國企思政工作的機制形成。國企的思政工作關鍵在于國企領導班子是否“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是否團結一致、形成共同合力。因此,對于像路橋施工國企來說,要重視企業基層團隊領導班子的建設,打造一支高效務實的企業基層團隊,充分發揮企業基層團隊領導班子的“排頭兵”作用。
重視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的選拔、培養和任用,給予其更大的工作施展空間和工作發揮舞臺,充分信任他們、尊重他們,盡可能地完善企業生產管理環境幫助他們盡早適應對“角色”的轉換。比如說,在路橋施工國企中,企業領導管理班子的組成要進一步加大從企業基層團隊工作人員中進行選拔和任用。通過企業團隊工作人員和上層領導人員的“民主”選拔,選擇最合適的領導管理人員。對于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素質表現不好、出現玩忽職守和濫用職權這類管理人員要進行嚴厲懲處。加大從企業基層團隊中的管理人員選拔比例,不僅能夠讓選拔出的領導管理人員具有過硬的路橋施工實踐工作經驗,同時也具備優秀的思想政治素質。
2.重視企業文化中的“人本”理念
提高國有企業思政工作的實效性必須要注意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相結合。在企業生產管理過程中,企業文化通過挖掘和發現企業文化管理的本質和內涵,發揮企業文化管理的引導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發揮國企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企業制度的規范性和約束性不能根本“作用”于員工,讓企業文化形成由內而外的理念。
然而,很多國企的思想政治工作卻一直忽視了對企業的“人本”管理。工作內容還主要以政治教育為主要手段,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存在著敷衍了事的態度,形式主義盛行,對于思想政治表現良好的國企員工也只是口頭上的贊揚,沒有實質性的獎勵機制,缺乏完善的制度保護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行。因此,要注意國企內部各部門的進一步聯系,秉承以“人”為核心的管理理念,對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團隊組織管理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
3.在企業文化視角下做好國企基層思政工作
企業基層員工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通過激發企業基層員工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也是企業基層文化建設向著更高更遠方向邁進的重要途徑。
一方面,要立足于基層工作人員的個人思想政治素養,為他們提供培訓的機會,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企業基層團隊中開展“團隊協作,共同提高”的文化交流機會,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說,在路橋施工國有企業中,對基層員工可以制定“自學成才”的激勵機制,鼓勵基層員工特別是黨員在業余時間多閱讀“兩學一做”等專題雜志期刊,不斷提高個人自身思想政治素養。
另一方面,注重對員工的培訓、考核、評比和獎勵措施,營造出企業基層團隊員工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對于員工日常的行為表現進行考核,明確自身崗位職責。通過企業管理人員的有效監督,引導員工有適當的“危機感”、“壓迫感”,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了積極主動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加強對企業基層人員的培訓,增強員工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比如說,在不影響單位正常的生產和施工作業的前提下,可以依據國企科室人員情況,按照分期培訓方式對基層員工進行思想政治培訓,每一期的培訓為期10—15天,并且,在每一期的培訓結束以后,要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思想政治知識考核,扎實提高企業基層團隊領導管理人員的培訓效率。
4.找準國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定位
依據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要在國企的各項工作中找準定位。企業文化之所以在企業中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由于企業對于軟性文化——管理非常重視,將管理視作為企業成功途中的“內核”之一。而在很多國有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還屬于“任務”,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任務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種定位上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兩者在內部的“威力”差距。
因此,必須要找準思想政治工作在國企工作中的定位,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貫穿國企工作的“核心因素”,在出臺新政策、新規定的過程中,特別是應對市場經濟結構轉型的環境中,要破除傳統思想束縛,就必須要通過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國企干部和員工的積極性,把握國企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國企工作的各個方面,注意在教育形式上的多樣化,像國企結合企業自身網站建設推廣“三嚴三實”等專題欄、在文化窗口中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弘揚樂于奉獻社會的“正能量”,以高尚的人格、優質的品德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實現國企改革發展的“雙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靈魂,對于企業的生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大環境下的社會文化,在全社會有著共同的指導作用。所以說,國企的思政工作要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精神,構建和完善國企企業文化,借鑒企業文化的內涵推進國企思政工作的開展,更好低推動國企的轉型改革。
參考文獻
[1]蔡仕珍.淺談企業文化建設方法對提高國企思政工作實效性的促進[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04:114-115.
[2]王海燕.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5.
[3]白蘭.企業文化視角下國有企業工會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4,32:115.
[4]陳看東.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企業公民意識的路徑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28-29.
[5]陳迎民.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與模式創新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2,21:17-18.
[6]黃美琴.企業文化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7]夏遠.石油企業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現狀與改進的對策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喬衛東,1967-10,山東招遠人。
(作者單位: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