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的出現與目前中國產能過剩、能源資源依賴度高等國內背景有直接關系。同時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周邊地區整體經濟、政治狀態良好,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鄰國與中國的合作意愿強烈。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化發展帶來了機遇,中國應該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提升中國電影產業的國際影響力。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成效與問題,探討“一帶一路”助推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新思路。旨在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電影;發展機遇;戰略思考
2015年的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置“絲綢之路風貌”與“金磚五國焦點”兩大展映單元。標志著電影節和“一帶一路”的首次聯結。“一帶一路”傳承了絲路精神,弘揚了絲路文化,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成為新的文化紐帶。
一、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成效與問題
(一)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成效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化和發展,中國市場逐漸以開放的形式運行,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世界各國的電影產業都想進軍中國市場。但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難度非常的大,針對這種逆差現象,為了擴大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影響力,中國電影產業一直致力于“走出去”。例如,現在中國設立的國際電影節越來越多,其中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近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通過電影節的形式,不僅能夠加強各國電影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還能有助于中國電影“走出去”。從2005年到2016年中國電影在海外票房總計兩百多億,其中2016年末張藝謀聯合世界頂尖團隊一起打造的《長城》,在68個國家和地區上映,這也是首部在全球上映的中國電影,輕松奪得多地首日及首周票房冠軍。
(二)中國電影“走出去”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電影在海外票房的整體表現不佳,難以與好萊塢等電影形成抗衡。尤其現在很多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取得的票房成績甚至超過歐美本土,但是相比之下中國電影在海外的表現卻失色不少。中國電影的國際認知度偏低,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其次,國外市場對本土電影產業的保護,限制中國電影在國外的播放,例如,法國就規定電視電影節目必須有60%是歐洲作品,對中國電影產業的“走出去”,也產生了很大的限制。最后,是中國電影發展的自身問題,很多電影的題材是模仿或者復制國外優秀電影作品的,缺乏創新,導致中國電影發展疲緩。
二、“一帶一路”為中國電影國際化帶來機遇和發展戰略
(一)從“跟隨”與“順應”思路轉向“引領”和“主導”
從中國舉辦的首屆絲綢之路電影節的情況分析,一共有147部的25個國家的電影進行展映,“一帶一路”共建、共享、共贏的理念,為中國電影產業與相關國家的合作奠定了理論基礎,為重構國際電影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壯大,中國各個行業逐漸實現技術化的轉型,從過去的“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創造”發展,例如,中國電影逐漸從過去的模仿,轉變成自主創新。在“一帶一路”大戰略布局下,中國電影應該從“跟隨”與“順應”思路轉向“引領”和“主導”,構建符合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國際化策略。
(二)構建“文明寬容”的國際電影新秩序
電影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影資本和電影人才的支持,“一帶一路”可以促進各國電影產業資本的流通,以及電影人才之間的交流,可以讓相關國家形成電影產業的地緣聯盟,構建國際電影的新秩序,與歐美等電影強國展開競爭。
(三)調整電影國際化區域布局
“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文化的認同,所以中國電影產業應該優化國際化的布局,利用一定的區域優勢,以區域發展帶動全球化的發展。例如,韓國的電視電影在亞洲國家受到了高度的追捧,韓國文化出口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中國和日本對其的文化認同,以中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市場為“跳板”,逐漸深入歐美國家。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完全可以借鑒這種發展模式,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基礎上,實現在對中國文化有認同的國家的地域滲透,首先以區域性為發展布局,逐漸向歐美國家發展,有效的調整中國電影市場的國際化布局。
(四)積極參與市場規則的制定
2017年中國將與美國展開電影進口配額的談判,尤其美國預備建立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與中國的“一帶一路”進行抗衡。雖然新一屆的美國總統可能會停止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的構建,但是中國的電影產業依然在眾多國際規則中處于弱勢的地位。所以中國在電影產業的發展中,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市場規則的制定過程中,電影產業應該抓住“一帶一路”這個由中國主導戰略方針,更好地促進中國電影國際化發展。
(五)構建電影交流合作機制
中國電影產業應該與“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產業展開多種途徑的合作和交流,建立電影交流與合作機制,促進電影資源的貢獻。例如,近年合作拍攝的電影類型越來越多,就是電影合作交流的一個重要形式。如《功夫之王》、《雪花秘扇》等電影就是中美合作的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可以與更多國家進行合作,注入多元的文化形式,得到更多的文化認同。
(六)加強電影教育
電影教育為電影產業提供了大量優秀的電影人才,中國應該加強較電影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專業的電影評論人、電影制作人等,形成獨特的電影文化,從“一帶一路”戰略乃至整個國家電影產業綜合發展考慮,中國必須重視和加強電影教育,打造影視教育交流平臺,促進電影專業研究、學術研究、政策與戰略研究協調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化發展帶來了機遇,中國應該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提升中國電影產業的國際影響力。中國電影產業要正視電影\"走出去”的成效與問題,從“跟隨”與“順應”思路轉向“引領”和“主導”,構建“文明寬容”的國際電影新秩序,調整電影國際化區域布局和電影交流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市場規則的制定,加強電影教育,發展和壯大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產業。
參考文獻
[1]侯光明.“一帶一路”下的中國電影國際化策略思考[J].北京教育,2015(07).
[2]劉曉萍.“電影絲綢之路”:中國電影國際傳播新路徑[J].宜賓學院學報,2016(01).
[3]劉曉希.“一帶一路”:中國電影發展的新機遇與新使命[J].當代文壇,2015(06).
(作者單位:韓國祥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