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是學生樹立良好行為習慣,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階段。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應該強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意識,以魏書生先生所提出的“12”個良好行為習慣為準則,促進學生良好行為意識的養成,奠定學生良好素質基礎。本文就以魏書生先生的相關教育理念,對中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魏書生
引言
心理學角度分析,人在中小學使其,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此時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樹立良好行為的意識,奠定學生的行為修養基礎,針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魏書生先生在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貢獻了巨大力量,下面就對其展開分析。
一、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概述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的學習習慣,可以看出來學習習慣是人們在經過一個長期的學習之后所形成的一種具有系統性和穩定性的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表現在學習心理方面一方面表現在學習行為。學習習慣是一個人的個性特征的重要表現。
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一種習慣的培養”。教育在給學生培養一種習慣的同時也給同學培養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個性,這種個性的培養需要審美理解和技能來發揮作用,所以不論從哪一個角度出發,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很多的老師都很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魏書生老師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他看來:“自學能力在其養成過程中是比較復雜的,因為自學能力中包括了多種層次和主體,所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一次兩次的自學行動之后并不能養成這種自學能力,這個自學的過程就像是紙上的點,自學習慣就是紙上的線,只有線才能組成面,所以不能依靠幾次簡單的自學就認為中小學生已經具有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的關鍵就是習慣,只有有了習慣這個必要條件,才能夠具有自學能力。”我們通過魏書生老師的介紹可以知道魏老師在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已經為中小學生培養一種學習習慣,這種學習習慣的養成與魏老師的耐心和學生的持久力具有密切的關系。
二、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對策
魏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這種習慣的培養時充分將在實際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考慮好,在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后形成一個完善的計劃。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具體步驟
(1)首次慢動。在這個計劃剛開始的時候,不要求結果,要讓中小學生適應這個變化并且接受這個變化,要給中小學生一個接受的過程。
(2)逐漸加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中小學生對這個計劃已經適應并接受,這個時候就應該加快一定的速度。
(3)系統計劃。在這個計劃中對中小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讓中小學生注意自己的全方面發展,就好像一個系統一樣,缺少哪一個部分都不能夠正常運轉。
(4)控制時空。要讓中小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這種習慣的活動,可以將班級里的同學結成互助組進行相互之間的學習,在老師發揮指導作用的同時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幫助。第五,進入軌道。經過這一系列階段的學習之后,整個計劃會展現出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進行相應的改進,最終形成一個系統的計劃。
2.具體做法
在對魏老師培養中小學生的自學習慣時,我們應該對以下兩點加以重視。
(1)習慣的培養需要一個科學有序的過程
知識可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但是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地鍛煉才能夠養成。所以要想養成一個習慣,那么久必須經過不斷地訓練,將訓練逐漸的演變成習慣,這樣才能夠運用自如。
在魏老師對中小學生進行自學習慣的養成時,就是通過一個科學有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魏老師采取了五個步驟進行中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個過程能夠被中小學生充分的認可,并且中小學生門將這個計劃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因為中小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無論是年齡還是心理的原因,都會帶來一些問題,在這個自覺習慣的養成中都會出現一些學生開始動搖的現象。魏老師針對這些不同的階段產生的不同問題,在整個班級中營造一種互幫互助的氛圍,讓中小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激勵相互督促,進而使得習慣得以養成。魏老師的這種做法對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理論都有一個新的創新。
(2)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嚴格的要求
在培養中小學生的自學習慣時,魏老師不僅采用了科學的步驟還對中小學生們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因為魏老師認為對中小學生進行教育時是不可以放松要求的,因為一旦放松要求就會影響最終的效果,這是經過無數的老師實踐而得到的經驗。
從心里角度來講,雖然人的先天素質是一個人個性發展的前提,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先天條件都是相同的;后天養成這個人在個性發展的決定條件,人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這就是孔子說的:“性相近,習相遠也”。可以看出來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于個性發展的重要性。古人王夫之曾說過:“習成而性成也。”其實教學的重點是要為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因為中小學生能夠通過這個習慣進行更好的學習。當中小學生養成了這種行為習慣之后在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學習也就會輕松容易。所以魏老師認為培養中小學生的自學習慣很重要,并將這個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最終尋得對中小學生教學的真諦。
三、結束語
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魏書生有許多習慣都是堅持了幾十年的。他說,他從1978年2月20日起堅持寫日記,一直到接受記者采訪的前一天晚上,一篇不落,至今寫滿了89本日記本;當教育局長后寫得更多,11年寫了49本日記本。他幾十年來還堅持每天晚上9時30分開始跑3000米。許多人將這些每天重復的事看作是負擔,魏書生卻認為,當你把這些極細小、極平淡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從從容容、快快樂樂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在每天都盡到生存責任的同時,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生存的快樂和幸福。
參考文獻
[1]張成功,劉曉瑩.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區域歷史文化泛在學習內容設計研究——以古都大同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2)
[2]胡曉鋒.基于移動學習的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11)
[3]徐芳芳.促進深度學習翻轉課堂的知識內容設計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21)
(作者單位:廣東惠東黃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