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況
今年25歲的郭女士于2015年畢業后留在鄭州一家醫院做護士,扣除“五險一金”后,每月純收入為4500元。每月郭女士除去租房需要的固定開銷800元,日常生活開銷約2200元以外,還能結余1500元作為銀行固定儲蓄。目前郭女士已有5萬元存款。考慮自己也到了適婚的年紀,郭女士想通過理財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儲蓄。
規劃目標
3~5年內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小公寓。

通過以上郭女士的財務情況,可以看出,郭女士每年大約能有1.8萬元的結余。目前,她已有5萬元的現金存款。
郭女士現階段正處于家庭形成期,雖然現在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但隨著未來發展,預期各方面所需的資金也不少,家庭消費增長趨勢會逐漸顯現。郭女士可流動資金有限,風險承受能力弱,收入過于依賴工資。基本積蓄5萬元為郭女士家庭的理財基數,理財方式過于單一,銀行存款占全部金融資產的100%,比重過大,直接影響了理財收益率,沒有發揮出資產的投資價值。郭女士收入比較穩定,短期內因工作變動等因素導致收入終止的概率很小。但收入來源較為單一,可嘗試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其他收入。
對于日常的理財策略可以參考 “4321”定律。 “4321”定律具體來說就是個人及家庭收入的40%根據金額、收益期望、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等。30%用于衣食住行等家庭日常支出,比如日常繳費、娛樂出行等。 20%用于銀行儲蓄,作為個人及家庭的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10%用于家庭保險, 這樣既能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障,還能讓家庭資產保值增值。
“4321”定律指出了比較實用、科學的資產配置比例,理財新人要特別關注,畢竟投資是以保障個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為前提的。
郭女士現在已經積累了5萬元可以用來投資。可以先拿出20%也就是1萬元進行定期儲蓄,購買貨幣基金等。此外,拿出3萬元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例如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債券型基金等。拿出10%,也就是5000元購買權益類產品,例如股票型基金。最后剩余的10%可以購買商品類,例如,做好市場分析擇機配置黃金等。本理財策略一般可以在財富保值的基礎上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雖然有較低風險但能獲取一定收益,年化收益率一般在8%左右。5年后,郭女士的資產可以達到7.3萬元左右。
此外,郭女士每月有1500元的工資結余。這種有穩定工作,每月收入固定的人士,建議進行基金定投。郭女士可以每個月拿出500元進行基金定投。定投5年,每年的收益率在10%左右。5年后,總共會有3.7萬元左右。
這樣,郭女士5年后投資收益會有11萬元左右,還有6萬元的活期存款。按照目前的首付比例和房屋價格,郭女士可以首付價格在45萬元左右的小公寓,房屋面積在40~50平方米。
當然權益類投資的收益是不固定的,會受市場的波動而有起伏,如果郭女士希望未來有相對更加穩定的現金流,那么一年以后,郭女士將剩余的工資結余拿出來,購買一款存3年保5年的保險產品,5年后就可以攢下約3.55萬元,一來可以應急,二來可以為以后自己的養老做規劃。
最后,郭女士除了進行收益型的投資,不要忘了保障型的投資。郭女士還應盡早投保商業保險,例如,重大疾病保險、意外傷害險、商業養老保險等,每年投資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