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最怕的就是投資失敗了,因為本金少不說,也缺乏玩高風險投資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技巧,更何況失敗一次就能讓生活亂套。因此,月光族華麗變身的投資選擇就是讓自己的資產在保值的前提下,獲得一定的增值。
理財專家建議,在理財的起步階段可以把投資的目光放在那些收益穩健的低風險產品上,先鎖定穩定的收益,培養理財意識和技巧,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低風險產品可不都是穩賺不賠的。想要有所收獲,還是有許多技巧需要掌握的。而且考慮到方便性、快捷性,以及流動性等問題,有些雖然是低風險產品,但也不適合月光族的口味。
基于此,記者推薦銀行理財產品、基金和互聯網金融產品三大投資工具。當然,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也要花費心思細細研究一番。
銀行理財產品:選好品種來淘金
▼市場行情
來自融360的數據顯示,2017年2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5%,預期收益率比1月上升0.07個百分點。其中,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47%,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5%,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融360還對2月發行量在50款以上的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行了排名,上榜銀行中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至4.8%的銀行有24家,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以下的銀行有12家。收益率排名前三的銀行分別為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和大連銀行,2月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4.73%、4.65%、4.63%。從不同類型的銀行理財產品看,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收益率最高。
▼投資技巧
銀行理財產品因為由銀行作為某種程度上的信用保證,所以可靠性比較大,也是受大家歡迎的投資產品之一。但就風險而言,銀行理財產品跟它的投資標的有很大關系,非結構性產品的資金投向為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這類標的風險較低,而結構性的產品則和黃金、石油、外匯等掛鉤,預期收益率看起來誘人,但收益率波動卻很大,也不穩定。銀行理財產品可分為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保證收益類就是指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保本浮動收益類是指銀行只保證本金的安全性,但是收益是浮動的。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就是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銀行都無法保證,可以根據風險偏好選擇。除了看預期收益率、關注產品投資標的、收益類型等,還要關注資金的投資去向,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有一些購買技巧對收益也會有幫助。通常一些小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要比大銀行的高。每逢節假日,銀行理財產品往往也會有“活動”,有人就能趁這個時候找到高收益的“節日專屬”理財產品。臨近月末、季尾、年底時,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高。與傳統理財產品購買渠道相比,網上、手機銀行專屬理財產品往往以高預期收益率為賣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公募基金產品:亂花迷人眼,混搭也好看
▼市場行情
公募基金包括股票類基金、混合類基金、債券類基金、貨幣基金等產品。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13家,公募基金數量3820只。公募基金的主要類型為混合型和債券型,分別占比42.07%和41.49%,股票型基金只占4.2%的份額。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前兩個月,新基金成立首募1526.49億元,其中債券基金1081.25億元,占比高達70.83%。
數據顯示,2月主動股票型基金凈值平均上漲3.12%,指數型基金凈值平均上漲2.50%,混合型基金凈值平均上漲1.57%,各類基金整體表現均好于前一月。
債市方面,2月債券型基金整體收平,其中二級債基凈值平均上漲0.14%,一級債基凈值平均下跌0.12%,純債基金凈值平均下跌0.05%,可轉債基金凈值平均上漲0.25%。不過2月投資海外的QDII債基普遍上漲。QDII基金2月整體平均收益率為2.28%。
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基金今年1月、2月的月度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23%、3.28%,顯示出持續走高態勢。
2017年以來,三類主題基金表現較好,分別為低估值的大盤藍籌、供給側改革受益的周期行業、業績增長明確的消費類行業。
▼投資技巧
針對當下基金的整體行情,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建議是可降低成長類配置,安全為上,關注一些“人少”的地方,配置以概率取勝的量化基金等。同時,港股以及海外高收益債的QDII基金也值得關注。
就單只基金而言,要關注基金的長期盈利能力,特別是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因為選擇基金也是選擇優秀基金經理的過程。投研能力比較強的公司,會對市場的把握更精準一些。基金新舊成立時間跟投資價值不存在太多關系,所以不要盲目追新。發現和挖掘優秀基金的成長邏輯比什么都重要。
基金定投大家也比較關心。它類似于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而且定期定額投資,因為資金是分期小量進場,逢低可以多買,逢高可以少買,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對不善于研究市場及精確把握進場時點的投資人來說比較合適。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基金定投適合在波動比較大的市場中進行。
互聯網金融產品:千帆競過還是寶寶
▼市場行情:
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很多平臺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財產品。產品形態也是比較多樣的,有的產品收益非常可觀。當然,這個行業也是比較混亂的,像P2P的一些平臺,盡管有的預期收益率高達20%,甚至更高,但是跑路詐騙的也屢見不鮮。相對而言,安全又穩妥的,比較規范的則是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各類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是把我們放進去的錢用來購買貨幣基金,收益高于銀行活期存款而且取現方便。
數據顯示,自年初到目前,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與去年相比出現了明顯的上漲態勢。以余額寶為例,從2月22日開始到3月4日,其7日年化收益率始終維持在3.643%以上,最高一度達到3.652%。2月的監測數據也顯示,寶寶類產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款產品,2月的平均收益率達到3.6273%,與去年相比收益率明顯增加。
▼投資技巧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月光族而言,P2P之類的高風險項目還是少碰為好,可多關注一些寶寶類產品。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各類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本質上是貨幣基金,但與傳統貨幣基金不同,它們申購贖回一般都在互聯網平臺完成。互聯網系寶寶類產品把原本需要T+1或T+2才能贖回到賬的貨幣型基金改成T+0到賬。而且把過去按月結算收益變成按天結算,增加收益。同時,它們比傳統貨幣基金管理費用低。此外,寶寶類貨基可以進行信用卡還款,有的產品還能繳納水費、電費等費用,增加了便捷性。
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流動性好、投資門檻低、風險低,很適合低風險投資者的需求。但也有互聯網理財產品起了寶寶的名字,卻不是貨幣基金產品,那投資風險就比較大了,這就需要特別注意。
投資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要關注產品在過去半年、一年、兩年甚至三年的累計回報,因為這類基金收益率本就不高,波動也不大。如果你買的寶寶類產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能上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排行榜,說明它是有持續獲得穩定高收益能力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