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玲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放化療胸部腫瘤科,湖北 武漢 430071)
?
不同篩查工具對食管癌患者營養篩查的對比研究①
桂玲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放化療胸部腫瘤科,湖北 武漢 430071)
目的:探討營養評價工具在食管癌患者的評價及營養干預。方法:入選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住院食管癌患者80例,分別進行SGA、NRS-2002和傳統單項營養指標評價方法評估患者手術前后營養狀況,分析不同營養評價方法與營養指標間的相關性,同時評估患者具體的營養狀況。結果:內容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CNS為0.693,MNA為0.712,四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為0.698-0.845。MNA的內部一致性高于CNS;Pearson相關分析MNA條目及所屬、非所屬因子,MNA條目10、6、5與所屬因子相關性較差(r<0.4);CNS條目2、4、6、8、9與總分相關性差(r<0.4);以NRS2002為效標量表,NRS2002與CNS的Pearson相關系數r為0.393(P=0.000)NRS2002與MNA的Pearson相關系數r為0.661(P=0.000)。結論:不同營養篩查工具間存在敏感性和特異性的差異,臨床食管癌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營養不良狀況,臨床營養評估和篩查對疾病的治療和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營養評估; SGA; NRS-2002; 腫 瘤; 營養不良
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住院食管癌患者進行營養評估表(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營養危險評分量表-2002(nutrition risk score-2002,NRS-2002)和傳統單項營養指標評價方法評估患者手術前后營養狀況,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入選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80例住院食管癌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56.4±8.2)歲;病例納入標準:住院食管癌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者;最近1周進行血生化檢查者。排除標準:胸水、腹水、水腫者;急癥、外傷、截肢、體形嚴重改變者(如脊柱嚴重彎曲);肝腎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終術期者;一個月內輸血、血漿、白蛋白者。
1.2 方 法
1.2.1 微型營養評估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1]:共包括4部分營養評估內容:人體測量(體質指數、上臂圍、小腿圍和體重下降史),整體評價(獨立生活、每日藥物攝入數量、應激情況、活動能力、神經精神和壓瘡),膳食評價(每日餐數、食物攝入量的改變、蛋白質食物和果蔬的攝入、流質的攝入和自主進食能力)和主觀評價(自我營養狀況的評價和與同齡人健康狀況比較評價),共18項問題,總分30分,得分<17分為營養不良;得分17~23.5分為營養不良危險狀況;得分>24分為營養良好。
1.2.2 中文版營養篩查表(Chinese Nutrition Screen,CNS):是對MNA進行修改而編制的營養篩查表。在MNA的基礎上,為了能快速進行篩查,CNS去除了部分人體相關指標(體質指數、上臂圍和小腿圍),但增加了條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時,“神經精神”、“獨立生活”、“飲食攝入”等內容也稍有改變。CNS共包括16個問題,總分32分,得分<20分為營養不良;得分>21分為營養良好。
1.2.3 營養危險評分量表-2002(nutrition risk score-2002,NRS-2002):本研究選取RNS2002作為MNA和CNS的效標量表。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人體測量、疾病結局與營養支持的關系、近期體重變化以及近期營養攝入變化。總分為6分(若年齡>70歲,則需在總分基礎上加上1分),根據得分,以≥3分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1.3 統計學處理分析:采用SPSSl3.0 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學分析:用Cronbach’S 0系數評價量表條目間的內部一致性。用Pearson相關分析評價量表的內容效度和標準效度。用因子分析評價量表的結構效度。用ROC曲線分析量表的截斷界值和預測效度(靈敏度和特異度)。用RxC表資料的F檢驗比較MNA和CNS的預測效度。以上數據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NS與MNA信度評估:內容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CNS為0.693,MNA為0.712,四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為0.698~0.845。MNA的內部一致性高于CNS。
2.2 CNS與MNA效度評估
2.2.1 內容效度:Pearson相關分析MNA條目及所屬、非所屬因子,MNA條目10、6、5與所屬因子相關性較差(r<0.4);CNS條目2、4、6、8、9與總分相關性差(r<0.4),見表1。

表1 CNS條目與總分的相關系數
2.2.2 效標效度:以NRS2002為效標量表,NRS2002與CNS的Pearson相關系數r為0.393(P<0.001)NRS2002與MNA的Pearson相關系數r為0.661(P<0.001)。

表2 CNS營養不良的截斷界值
2.2.3 結構效度:因子分析法評估二者的結構效度,CNS及MNA的KMO統計量分別為0.604及0.698,Bartlett’s Test均為P<0.001,兩量表適宜因子分析。CNS的累及貢獻率為39.780%,MNA的累積貢獻率為47.126%。
2.3 預測效度(特異度及靈敏度)評估
2.3.1 營養不良的預測效度及截斷界值:CNS營養不良的AUC為0.827(P=0.003),當CNS界值為17.5時,YI最高(0.659),此時特異度為0.999,靈敏度為0.662,,MNA營養不良的AUC為0.919(P<0.001),見表2;當MNA界值為14.75時,量表預測效度綜合評估指標約登指數YI最高(0.725),此時特異度為0.846,靈敏度為0.877,見表3。

表3 MNA營養不良的截斷界值
2.3.2 營養良好的預測效度及截斷界值:CNS營養良好的AUC為0.705(P=0.000),當CNS界值為20.5時,YI最高(0.311),此時特異度為0.737,靈敏度為0.463,MNA營養良好的AUC為0.787(P=0.000);當MNA界值為20.25時,YI最高(0.673),此時特異度為0924,靈敏度為0.676。
2.4 CNS及MNA的預測效度比較:CNS及MNA對營養不良截斷界值的YI及AUC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MNA對營養良好的截斷界值的YI及AUC與CNS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CNS及MNA的預測效度比較
1976年美國Bistrian等報道住院食管癌患者有44%~58%合并蛋自質能量營養不良,1994年英國Mc Whirter等報道營養不良已經下降至20%~40%,而且在各臨床科室的分布也不相同,外科降至20%.國內也有少量報道但方法學沒有統一標準[2]。近年研究顯示對已有營養不良或可能發生營養不良的食管癌患者進行臨床營養支持,可能改善老年人臨床結局,西班牙學者報道能縮短住院時間等[3]。營養評定方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國際上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發達國家中得到應用的營養評定工具有十余種之多,除單一指標BMI、上臂肌圍、皮褶厚度、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近來還發展出數種復合營養評定工具,如主觀全面營養評價法、微型營養評定法等[3]。
本研究對手術食管癌患者分別進行SGA、NRS-2002和傳統單項營養指標評價方法評估患者手術前后營養狀況,分析不同營養評價方法與營養指標間的相關性,同時評估患者具體的營養狀況,量表信度超過0.7則為信度較佳,信度越高量表的性能越好,評價內容效度可從相關矩陣中篩查,如題項見無顯著相關,或相關性太小,則初始構建的層面與題項間抽取的因素的差距較大;效標效度是考察量表與外在某些效標變量之間的關聯程度,如外在效標間的相關程度越高,說明該量表的效標關聯效度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內容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CNS為0.693,MNA為0.712,四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為0.698-0.845。MNA的內部一致性高于CNS;Pearson相關分析MNA條目及所屬、非所屬因子,MNA條目10、6、5與所屬因子相關性較差(r<0.4);CNS條目2、4、6、8、9與總分相關性差(r<0.4);以NRS2002為效標量表,NRS2002與CNS的Pearson相關系數r為0.393(P=0.000)NRS2002與MNA的Pearson相關系數r為0.661(P=0.000);因子分析法評估二者的結構效度,CNS及MNA的KMO統計量分別為0.604及0.698,Bartlett’s Test均為P=0.000,兩量表適宜因子分析。CNS的累及貢獻率為39.780%,MNA的累積貢獻率為47.126%;CNS營養不良的AUC為0.827(P=0.003),當CNS界值為17.5時,YI最高(0.659),此時特異度為0.999,靈敏度為0.662,,MNA營養不良的AUC為0.919(P=0.000);當MNA界值為14.75時,量表預測效度綜合評估指標約登指數YI最高(0.725),此時特異度為0.846,靈敏度為0.877;CNS營養良好的AUC為0.705(P=0.000),當CNS界值為20.5時,YI最高(0.311),此時特異度為0.737,靈敏度為0.463,MNA營養良好的AUC為0.787(P=0.000);當MNA界值為20.25時,YI最高(0.673),此時特異度為0924,靈敏度為0.676;CNS及MNA對營養不良截斷界值的YI及AU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MNA對營養良好的截斷界值的YI及AUC與CNS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不同營養篩查工具間存在敏感性和特異性的差異,臨床住院食管癌患者存在一定營養不良狀況,臨床營養評估和篩查對疾病的治療和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1] 黎介壽.臨床營養支持的發展趨勢[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1):1~4.
[2] Tajana, Pavic,Neven, Ljubicic,Sanja, Stojsavljevic,Zeljko, Krznaric .Nutritional screening model in tertiary medical unit in Croatia[J].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12, 61(1):65~69.
[3] Petr, Illa,Marcela, Tomiskova,Jana, Skrickova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Predicts Tumor Respons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15,34(5):425~429.
① 【基金項目】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國家臨床護理重點專科基金資助項目,(編號:No.H201215)
1006-6233(2016)12-2002-04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