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
“河長制”將把黨委政府以及黨委政府領導成員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促使各方把環境保護、治水任務和各自分工有機結合起來……
河湖管理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區域和行業。長期以來,由于管理部門職能交叉、權責不一,難以形成合力,總體整治效果并不如意。對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結合近年來一些地區探索形成的“河長”治水經驗,于近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強調,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解決我國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
根據《意見》要求,2018年年底前,我國將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也就是說,未來兩年內,各地各級黨政要員均將冠以“河長”新頭銜。
水利部、環保部相關負責人12月1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河長制”將把黨委政府以及黨委政府領導成員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促使各方把環境保護、治水任務和各自分工有機結合起來,使制度優勢在治水方面充分體現,有利于形成合力攻堅克難,從而更好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總體要求,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省委書記或者省長將擔任“總河長”
《民生周刊》記者注意到,作為一項制度創新,《意見》對于“河長制”設計了嚴格的組織架構,即在全面四級河長的組織架構下,各省區市設立總河長,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各省區市行政區域內主要河湖設立河長,由省級負責同志擔任;各河湖所在市、縣、鄉均分級分段設立河長,由同級負責人擔任。縣級及以上河長設置相應的河長制辦公室,具體組成由各地根據實際確定。
事實上,在之前各地的實踐中,不同省份最高級別河長差異較大,有的是省委書記,有的是地級市市長。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在12月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各省區市要設立總河長,“這個總河長由省委書記或者省長來擔任。”他認為,推行河長制,就是要做到每條河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不僅如此,《意見》也對“河長”的工作職責做了具體劃分。根據《意見》要求,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包括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污、非法采砂、破壞航道、電毒炸魚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而關于“河長”考核問責設計,《意見》也明確指出,根據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參考。縣級及以上河長負責組織對相應河湖下一級河長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江浙“河長”治水已見成效
溯源“河長制”,《民生周刊》記者了解發現,它與江蘇省水環境治理進程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有關。
2007年,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境內的著名湖泊——太湖暴發大面積藍藻,事發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當地政府從根本上解決流域水環境污染問題。
同年8月,無錫出臺文件,明確11條考核辦法,將79條河流斷面水質的監測結果納入各市(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即河長)政績考核。“河長制”實施一年后,該市轄區內的79條河流考核斷面達標率從53.2%提至71.1%。
2008年6月,江蘇省政府決定在太湖流域全面推廣無錫市首創的“河長制”。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實行雙河長制的通知》,標志江蘇省正式對15條入湖河流實行“雙河長制”管理。每條入湖河流由省、市兩級領導共同擔任河長。
作為江蘇省的友鄰,浙江省也是全國領跑“河長制”的地區之一。
通過對此前報道的梳理,《民生周刊》記者發現,經過幾年的努力,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河長制為核心的治水長效機制和責任體系,有力地推動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制度的落實,促進了水環境質量的改善,營造了全民治水護水良好氛圍。
2013年,浙江省出臺《關于全面實施“河長制”,進一步加強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各級河長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責任人,牽頭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承擔河道日常管理、協調推進河道治理、監督日常清淤保潔等“管、治、保”三位一體職責。目前,該省共配備各級河長6.1萬多名,已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實現河長全覆蓋,并將河長制延伸到小微水體。
2015年,浙江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9.9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1.9%。至今年11月底,該省221個省控斷面Ⅲ類水以上占76.9%,比2013年提高13.1%;劣Ⅴ類水斷面占2.7%,比2013年減少了9.5%;全省垃圾河、黑臭河已基本消除。
加強部門聯動推行“河長制”
盡管“河長制”落實的主體是地方黨委和政府,但作為全國河湖的主管機關,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于12月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會同環保部盡快制定出臺貫徹落實《意見》的實施方案,指導各地抓緊編制工作方案,細化、實化工作任務,建立督導檢查和評估制度以抓好督促、檢查,并將全面推行“河長制”納入到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按照中央關于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的要求,把“河長制”的建立和落實情況納入中央環保督察。同時將“水十條”實施情況的考核工作,與依法治污、科學治污、深化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等改革有機結合,強化信息公開、行政約談和區域限批,切實推動各地落實環境保護的責任,全面落實“河長制”。
“‘河長制實施以后,將與環保部協商,在中央層面成立一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重大問題提交至部際聯席會議進行協調。同時也將在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方面加強合作。”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