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顯文
摘要:為適應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職數學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和處理日常生活及社會生產中的現象和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將數學知識與所學專業聯系起來,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能學會應用。
關鍵詞:中職數學;數學教學;生活教學
數學不僅是從事生產、生活、學習、研究的基礎,而且是一門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本文針對中職數學教育的現狀,就如何讓學生體會數學對生活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學習數學提出筆者自己的觀點即:數學源于生活,從生活中可以引出數學;生活中處處可見數學。從而揭示出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一、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
中職教育具有基礎性和職業性,中職數學課程承擔專業服務和素質教育的雙重功能,而中職學生大多數學基礎薄弱,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所使用的數學教材就要突出實用性與針對性。
我們可以將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基礎的數學、實用的數學與發展的數學。基礎的數學是中職數學最基礎的知識與內容,是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要學習與掌握的基本內容,目的在于提高中職學生的數學素養,基礎的數學指的是中職數學中的統一性內容。實用的數學是在完成基礎數學的基礎之上,結合所學專業及就業方向而選學的內容。實用的數學強調實用性,特別是與專業相關的應用。發展的數學是在完成基礎數學的學習內容后,供對口升學和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加深學習的數學內容,目的在于強化學生的數學基礎與學習能力,為進一步升學做準備。這樣,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方向的數學內容,更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數學是一種語言,是認識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要使學生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加強建模訓練,培養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建立適當數學模型,是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是運用數學能力的關鍵一步。解應用題,特別是解綜合性較強的應用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造一個數學模型的過程。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編一些應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建模訓練,也可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和當前商品經濟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人口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把學數學和用數學結合起來,使他們在實踐中體驗用數學的快樂,學會用數學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的目的。 提倡運用數學工具。中職學生學數學主要是為了用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這種人才規格決定了使用數學工具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忽視各種數表、計算器等工具的應用,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各種數學工具的能力,因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數學問題,是通過數表、計算器、電腦等工具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有意識地收集、整理一些適應本地生活、生產需要的實際應用性問題,增加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找到向實際問題過渡的滲透點,使學生領悟數學的應用價值,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三、生活中引出數學,激發學習主動性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雖然單調枯燥,但蘊含著豐富的可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課教學時,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通過一個個生活故事或話題,以聊天、討論、講故事、做游戲的方式,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背景,以數學問題為切入點,展示豐富多彩的活動世界,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操作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在數學里,當我們把一類事物放在一起考慮時,便說它們組成了一個“集合”。這肯定比給出集合的定義,或者只是把書本的例子重復一遍印象更深刻。
四、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生活中充滿著數學,人們的吃、穿、住、行都與數學有關。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融入蘊涵著數學因素的生活內容,能使學生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生動地接受知識,進而能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緊密的關系,感覺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不斷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發現、思考和認識周圍的世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的目的。
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不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創設生活情境引入數學知識,把生活問題數學化,而且要善于把課堂中書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實現通過知識的運用、實際問題的解決,又能反向促進學生對知識更深層理解的目的。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了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了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總之,學習數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掌握知識的層面上,而必須學會應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學的數學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實現數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士.《數學教育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玉琪.《數學教育概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11月.
[3] [蘇]AA斯托利亞爾,《數學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