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香
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搞得是否成功,基礎打得是否扎實,對學生今后的作文水平影響極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小學生一進校門就有計劃有目的對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
一、 扎實字、詞、句教學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以“漢語拼音、識字、學詞學句”等為主要教學任務,教師要把握好這些教學內容與作文起步教學的內在聯系,注重教學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拼音、識字、學詞學句等教學為作文起步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何文章都是字、詞、句組成的,只有把每個字都寫對了,每個詞都用好了,每句話都寫通順了,整篇文章才能清楚明白,這樣文章才可能越寫越好。在作文起步訓練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過好識字、學詞、寫句關。所以在作文起步訓練乃至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都要十分重視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的訓練。只有通過嚴格的詞、句訓練,使學生學會不管寫什么都能做到:用詞準確、句子通順,才能真正逐步把作文寫好。
二、 學說,為寫打基礎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的話。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得從說開始。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開口說話并非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教師要有意識地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在訓練說話時有目的有側重的去培養扶植,給予恰當的引導。
1、豐富學生生活,激發表達欲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他開口說話或寫文章,必須得讓他先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也就是說首先他肚里要有貨,腦子里要有事。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的時間多是師生共同活動的課堂時間,所以教師首先要抓住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和發揮教材的作用,使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其次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書本以外的知識,讓這些豐富的內容去充實學生的頭腦,是進行說話和寫話訓練的基礎。和家長配合,引導學生多看多接觸:看各種有益的課外書,影片,聽美妙的音樂,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接下來就要引導和激發學生產生表達的愿望,訓練學生大膽說話,注意訓練時要求學生表達清楚。
2、充分利用說話課,多給不說、怕說、不愿說、說不好、聲音小的學生機會。訓練時可以先讓班上愛發言、說話聲音響亮、干脆、說得較好的學生先說,然后啟發、調動鼓勵不會說不敢說的學生,動員他們說,大膽說。無論內容如何,多表揚肯定,這樣他一定會慢慢進步的。
3、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說話情境。例如:愛看什么動畫片,講給大家聽聽;愛玩什么游戲,怎么玩……昨天晚上吃什么好吃的;都可以成為學生說話的源泉,都可以成為訓練學生大膽說話的途徑。
三、“說”是過渡,“寫”是歸宿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的作文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寫話,就是把說的話寫下來,怎么說就怎么寫。在最初的訓練中,重點應放在培養寫話興趣、不寫錯別字、語句通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上。不論采用哪一種寫話方式,都要和說話訓練結合起來。堅持先說再寫,過渡到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上,為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降低難度。說為寫做了準備,學生寫起來就會容易多了,因此,每次寫話之前,盡量留出一定的時間先啟發學生說,說了再下筆。
學生從不會說到會說,從不會寫到會寫,從寫得不好到寫得較好,需要經過一個認真的長時間的訓練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平時一次一次的訓練組成的,讓每一次的訓練扎扎實實、環環相扣,這樣才能逐步完成從不會寫到會寫,寫得不好到寫得比較好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