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應當積極開發利用家長、社區、環境等各種資源,為幼兒創造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那么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當怎樣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幼兒園教學資源十分豐富,只要是能夠被教師利用,對教學有意義的資源都可以稱之為教學資源。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夠豐富幼兒園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途徑進行了研究。
一、利用幼兒園資源創造良好的環境
環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形象生動的環境能夠和幼兒產生相互作用,讓環境和幼兒之間進行對話,讓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做有充分展示的機會。
1、結合幼兒特點來布置環境。作為幼兒教師,要全面觀察和了解幼兒的特點,并善于傾聽幼兒的心聲,結合幼兒的興趣邀請幼兒一起參與到環境布置活動中來。比如:剛入園的小班幼兒情緒比較焦慮,會十分想念父母等親人,教師可以在活動室內放置幾部玩具電話,這樣幼兒就有了傾訴的工具,他們可以隨時向自己的爸爸媽媽“打電話”,并想象爸爸媽媽會怎樣回答,這樣幼兒的小心靈就會得到安慰,情緒也會得到緩解。針對初入園的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將環境主題設為:“快樂的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這樣能夠讓幼兒意識到幼兒園也是自己的家,從而更加輕松愉快地玩耍。
2、營造適宜的學習環境。在對幼兒園室內環境進行布置時要考慮到學習因素。如,可以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將活動室分成幾大塊不同的區域。例如,設置美工區;益智區等等,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相應區域,進行大膽嘗試。
3、環境也可以記錄幼兒的活動和成長過程。當幼兒在區域活動后,教師可以將他們成功的作品保留下來。如,有的幼兒搭建起了高樓,那么教師可以和幼兒共同把作品展示在結構區;有的幼兒用樹葉做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圖,可以將粘貼的圖畫作品放到美工區……
總之,要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就要為幼兒提供一定的學習環境,要讓幼兒在環境布置中與環境產生共鳴和交流。
二、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家長助教活動。幼兒園接觸的環境不但包括幼兒園還包括社區,教師可以將從事不同職業的家長邀請到幼兒園里開展助教活動,發揮家長的助教作用。如,將從事醫生、建筑師、教師等不同行業的家長請到社區來對幼兒進行面對面的演講、教育等活動,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知識普及,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如:豆豆的爸爸是口腔醫生,那么我們可以請他來幼兒園為小朋友檢查牙齒,并講解牙齒的結構和保護牙齒的小常識,這樣幼兒十分有興趣聽,并且能夠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小米的爸爸是建筑設計師,我們可以邀請他來講世界各地的建筑特色,這樣能夠開闊幼兒的視野,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高;敏敏的爺爺毛筆字寫得很好,為此我們專門請老人到空地上為幼兒展示寫毛筆字的過程,幼兒看完后很多都被吸引住了,甚至自己拿起筆練起來,這樣不知不覺中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也提高了。通過家長助教活動,加強了幼兒園和家庭、社區的聯系,調動了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教學的積極性,豐富了幼兒園課程內容,開闊了幼兒的視野。
2、利用社區資源,開展體育活動。幼兒園的活動范圍是有限的,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把幼兒帶到社區自然環境優美的地方,讓幼兒放松身心,高高興興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例如,在舉行春季運動會時,我園就選擇了附近有綠色點綴的大廣場。在廣場上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了蛙跳比賽。又如,在平時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時,還可以利用社區中的小樹林、石階等開展體育游戲、競賽活動。如,“穿樹林”、“走彎彎路”,讓幼兒聽口令完成指定動作任務,從而鍛煉身體,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3、在社區中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科學教育是幼兒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讓幼兒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身邊。如,在社區的一次活動中,地上的螞蟻吸引了一個小朋友,他十分專心地觀察了好半天,引得其他小朋友也過來觀察,顯然螞蟻的活動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于是我趁機組織了“探索螞蟻王國”的科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認識了螞蟻和螞蟻社會,并且只要一有時間就到草地上觀察螞蟻。這樣的活動能夠鍛煉孩子們的動腦、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科學研究精神。
四、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利用豐富的自然材料為孩子提供實踐機會。幼兒的智慧是在觀察、思維、操作過程中形成的,而動手操作是最重要的手段,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家長、幼兒的積極性,和他們共同采集大自然中的落葉、石子、泥沙等,并將這些作為創造作品的寶貴材料。如,在操作過程中,幾塊小石頭,經過拼湊、繪制和想象變成了魚的世界;不起眼的黃泥在孩子們手中都能編成各種小動物;小葫蘆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葫蘆娃。孩子們借助于這些材料,表達出他們眼中的世界。
2、將豐富的自然材料作為孩子的玩具和教具。豐富的自然材料中蘊涵的價值是巨大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做有心人,在孩子玩的過程教會學生學習知識。如,孩子們在撿拾落葉的過程中學會了數數。因此,教師要利用自然材料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使幼兒在大自然豐富寶藏的懷抱中,在愉快而富有探索性的活動中學習并獲得發展。
3、利用自然資源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自然中,學生能夠發現世界的新奇之處,并且這種發現往往被我們大人所忽略。在觀賞大自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對其發現的事物進行描述。例如讓幼兒說說自己在春天的新發現,這樣幼兒會有有極大的談話、交流欲望。同時教師也要有意地經常用優美詞句來向幼兒描述所看到的自然風景,使幼兒在真實的環境中對文學語言進行情境欣賞、體驗,從而激發了他們對文學語言的學習興趣,獲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總之,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發揮不同資源的教育作用,使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應君.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 2004.
[2] 施桂紅.幼兒園園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D].山東師范大學 2011.
[3] 施瑩.完善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的策略研究[D].寧波大學 2013.